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89250
大小:158.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05
《抗生素的合理选择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菌素的合理应用一、临床应用抗菌素的基本原则(1)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3、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4、预防性应用、治疗性应用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均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临床应用抗菌素的基本原则(2)5.病原学的确立和相关实验室的检查。6.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体内代谢和不良反应。7.掌握特殊人群的药物应用。二、抗菌素的作用机理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磷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环丝氨酸。2、杀伤细菌细胞膜;多粘菌素、
2、多烯菌素、米唑类。3、影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4、影响核酸代谢:喹诺酮类、利福平、磺胺类、氟胞嘧啶。5、抗菌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三、抗菌素的选择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拥有一典型或不典型β内酰胺环,该环为抗生素的活性部分,一旦被酶水解就将失去抗菌活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u青霉素类:革兰阴性和阳性球菌的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耐青霉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抗假单胞
3、菌广谱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革兰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替莫西林)。u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吡兰)。u非典型β—内酰胺类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素类:亚胺培兰、美洛培兰;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素:氨曲南、卡芦莫南;氧头孢烯类抗菌素:拉氧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
4、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棒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安美汀)、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特美汀)。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舒氨西林、舒氨新、优立新),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他唑新)。2、喹诺酮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属化学合成药,其抗菌谱广,不仅对各种革兰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而且对革兰阳性菌、耐药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结核菌、麻风杆菌等有强大作用。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最强,环丙沙星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最强,左旋氧氟沙星的抗菌作用略比
5、氧氟沙星强。近年耐药性明显增高,应掌握其适应证。3、大环内酯类抗菌素麦地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已相继应用于临床,其抗菌作用都未超过红霉素,但其副反应小。阿齐霉素和克拉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某些革兰阴性菌如流感杆、卡他莫拉菌、淋球菌等作用强。对厌氧菌、脆弱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作用较好。罗红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作用良好。4、多肽类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壁霉素)多粘菌素(B、E)5、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6、林可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7、磷霉素
6、8、半合成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细菌耐药的类型1、自然发生的生物学特征突变耐药:主要是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是染色体遗传基因DNA发生变化的结果。它是一个自发性事件,无论抗生素是否存在。由于敏感菌很快被抗生素杀死,因而携带突变的细菌具有巨大的优势,留下耐药的亚群。2、获得性耐药质粒介导的耐药:所有致病菌都具有耐药质粒。质粒是自我复制的环状DNA片段,能通过复制编码进入菌株或另一种细菌。它通过4种方式在细菌传播:转化、转导、结合、易位。革兰阳性细菌β内酰胺通过肽聚糖扩散→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肽聚
7、糖合成和激活自溶→细胞死亡β内酰胺酶因亲合力低β内酰胺不能与这些蛋白结合细胞存活细胞生存革兰阴性细菌β内酰胺→从孔道进入→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的间隙→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聚糖合成β内酰胺酶(质粒或染色体)细胞死亡缓慢进入→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破坏→细胞生存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染色体介导质粒介导头孢菌素酶青霉素酶广谱酶广谱青霉素酶诱导酶原有酶苯唑西林酶羧苄西林酶革兰阴性菌的耐药1、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1983年首先在德国发现对头孢菌素耐药的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1985年法国第一次报道
8、了ESBLs的爆发流性。ESBLs是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与大肠杆菌产ESBLs最多见。第三代头孢菌素可诱导产生ESBLs,应用越多细菌产ESBLs越普遍。大多数ESBLs是质粒介导可在医院内传播,造成暴发流行。耐药—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三代头孢。有效—碳青霉烯类、头酶素类、氧头孢烯类一般稳定,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酶抑制剂对有效。第四代头孢(部分有效)。2、AmpC酶:AmpC酶是Bush1型β—内酰胺酶的代表酶,主要是染色体介导的。所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