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79787
大小:12.60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8-10-05
《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刘建荣学习要求1.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病”应运而生,并且愈“演”愈烈第一节概论一.定义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是指由于各种脑部血管病变引起脑功能异常的疾病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和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临床事件第一节概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脑卒中二.流行病学特点
2、第一节概论三.分类(classification)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其他原因脑梗死不明原因脑梗死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论四.脑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两条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ies)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两条椎动脉(VertebralArteries)概论1.颈内动脉系统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组织(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眼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第一节概论大脑前动脉血供皮层支:大脑半球内侧面前3/4皮质和白质额顶叶背
3、侧面上1/4皮质和白质深穿支:内囊前肢及部分膝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第一节概论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2/3,包括额、顶、颞和岛叶深穿支:内囊膝部和后肢前2/3壳核、苍白球、尾状核概论两侧椎动脉在脑桥下缘合成基底动脉,其末端在中脑处分成两支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概论2.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小脑、脑干、枕叶等主要分支小脑上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第一节概论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组织(枕叶、颞叶基底面、丘脑等)第一节概论3.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前交通动脉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左右颈内动脉系统)后交通动脉连接同侧的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前
4、后循环)两侧大脑后动脉由基底动脉连接第一节概论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的意义使两侧大脑半球及一侧大脑半球的前后部分有充分的侧枝循环具有脑血流供应的调节和代偿功能第一节概论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11.脑的正常血液和能量供应脑血流量:800-1200ml/min是全身的15-20%氧耗量:45ml/min,65L/24h占全身的25%糖耗量:4-8g/h,115g/24h第一节概论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22.脑的能量代谢特点脑的血供丰富,代谢旺盛脑对血流量、氧和糖供应的依赖性脑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脑血供降低至正常50%以下,脑细胞功能只能维持几分种,不及时纠正,即可产
5、生脑缺血、缺氧性损害第一节概论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33.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差阻断脑血流30秒,脑代谢发生改变阻断脑血流1分钟,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阻断脑血流5分钟,出现脑梗死第一节概论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44.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具有选择性轻度缺血,某些神经元丧失严重缺血,各种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完全持久缺血,各种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均坏死第一节概论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中心坏死区由于完全性缺血导致细胞死亡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55.缺血半暗带(penumbra)第一节概论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65.缺血半暗带(pe
6、numbra)缺血半暗带为可逆的缺血区,即在此区域内的细胞生物电活动虽已停止,但在一定时间内仍保持正常的离子平衡和结构的完整性,如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恢复血流,即可挽救濒临死亡的组织第一节概论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76.再灌注时间窗半暗区组织从可逆性缺血到不可逆梗死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达到不可逆梗死前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恢复血流,即可挽救濒临死亡的组织,而这一段时间即称为“再灌注时间窗”或“治疗时间窗”第一节概论五.脑的血液循环与病理生理——87.再灌注损伤当脑血流的再通时间超过“再灌注时间窗”,则加剧脑损伤脑缺血的治疗时间窗为3-6小时以内治疗的目的就是在缺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之
7、前及时恢复血流供应,挽救缺血细胞,改善预后第一节概论六.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最重要的和独立的危险因素2.心脏病:心瓣膜病、房颤、心梗3.糖尿病4.TIA和脑卒中史5.吸烟和酗酒6.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其他:不良生活方式(活动减少高盐动物油高摄入饮食)、肥胖、滥用药物、口服避孕药、感染、眼底动脉硬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液病、凝血-纤溶系统异常等第一节概论七.脑卒中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