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ID:19658985

大小:67.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_第1页
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_第2页
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_第3页
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_第4页
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常德石门桥供电所湖南常德415100摘要:工作流技术是通过调用相关信息及人员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工作流技术可以应对相对复杂的电力工程生产管理工作,它恰好解决了电力工程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业务流程”与“职能内容”协调问题,实现了对其的优化。木文借工作流技术探讨了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工作流模型的研宄设计及应用技术实现,证明该技术对生产项目管理的影响性。关键词:工作流技术;电力生产管理;工程;工作流模型;设计;应用实现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项目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不但可以解决现代管理业务流程体系

2、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也能丰宮工作流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确保电力企业业务能够实现稳定、及时的运营流转。木文也是希望借助工作流技术能将电力工程项目生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生产效率。一、关于工作流(一)工作流的基木概念一组工作流除了一组活动之外,还毡括各个子活动之间的顺序关系、过程及启动终止条件以及对每一项活动的具体描述。实际上,工作流技术能够组建多个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多数运行在多个工作流引擎之上,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定义、设计和实现。对于企业工作人员而言,工作流技术属于交互技术,它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推进和提高生产管理工作效率,并配合监控机制,使工作流技术在实施过

3、程中更加透明可靠。(二)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流程一般来说,工作流在管理系统实施之初要对客户业务需求展开分析,根据客户的长期发展方向来定夺0标,最终实现组织机构所提出的要求。按照客户的需求对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后,就全面进入了工作流真正的实施阶段,可以说,工作流的真正实施阶段包括以下3个阶段,分别是:①模型建立阶段:主要工作是利用工作流的建模工作来完成的,并且根据企业的运作情况对工作流模型进行处理。②模型实例化阶段:主要工作是在每一个过程中对运行中的数据进行设置,并i按照各个过程所需的资源情况对其进行分配。③模型执行阶段:主要是对执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当执行过程中的所有任务都完成

4、人机交互应用之后,就可以对工作流流程活动进行相关监控与跟踪,它也有提高数据处理精确性的作用,进而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如图1.图1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企业管理系统实施三阶段示意图(三)工作流在生产管理中的实现技术从技术角度讲,工作流所主要考虑的是怎样为生产管理设计底层支持技术,进而实现对企业管理系统的柔性及可靠性提高,另外它还能处理一些大规模iL复杂的应用分布性问题。按照这•一思路,0前的工作流实现技术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5种。第一,以LoutusNotes软件为主的底层支持系统,它的优点在于能够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对复杂文档的处理能力,而且安全性较高,所以可以用来支持群组工作并实现以工作流

5、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体系。第二,以CORBA软件为主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第三,基于Web技术所实现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这-点上它的优势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它在系统方面的友好人性化及运用灵活性。第四,基于消息队列与TPMonitor系统的消息通讯及维护机制。第五,主动数据库为主的技术体系下,通过运用数据库技术,提供有效II充足的底层支持技术。总体来说,上述关于工作流技术的相关内容可以为电力企业工程生产管理设计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1】,并且对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起到关键指导作用。二、工作流模型的设计研究(一)引入工作流的电力工程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分析工作流技术是将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业务流

6、程按照过程逻辑与应用逻辑完全分离开的,它实现了对业务系统功能在不修改状况下就能改变系统功能,是对业务流程的全部集成管理。所以,电力企业常常会利用工作流技术将业务企业电力业务流程中的应用程序部分单独分理出来实施管理,即使业务流程发生变化也不需要修改整个应用程序模块,仅需要修改业务流程模型就能解决问题。基于以上所描述的电力企业工程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应该如图2。图2引入工作流的电力企业工程生管理系统示意图由上图2可知,电力企业的工程生产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是由运行机制实现的,它在工作流技术下将项0的业务具体流程进行定义,之后通过计算机信息转化为能够处理的形式,通过执行特定的项0任

7、务实现系统的工作管理体系,如WFMS中对项0业务流程的模型实例化,等待用户请求或主动发送任务给用户,实现生产管理交互应用。因此可以说,上述文中所提到的应用流程逻辑是可以完全从系统应用程序中脱离开来的,并委任系统进行集中式的工作流系统管理。如此一来,电力企业的客户端就会形成三层C/S结构即:用户界面层、中间业务过程逻辑层和后端数据逻辑层。这三层中所体现的大部分过程逻辑都会集中于单一一台应用服务器上,并且在技术集中后被明确划分为表示逻辑、过程逻辑和数据库系统。它的三层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