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

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

ID:19656369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4

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_第1页
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_第2页
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_第3页
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_第4页
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评述革命百年,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南开大学举办的“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高端论坛,就为重新认识黎元洪、深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学术讨论和交流平台。通过参与此次高端论坛,笔者深受启发,相信包容多元、注重比较的历史观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历史人物、事件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的认知。  辛亥革命牵涉的人物、群体众多,领导革命、振臂高呼者往往比较容易引起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而对于那些最初似乎并未主动选择革命、却不得不随时应对革命所带来的诸多变化并做出艰难抉择的人物,有关研究则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在辛亥革命乃至中华民国历史上,

2、黎元洪便是一位“与革命党初无若何深切之渊源,然辛亥武昌炮声一起,即以鄂军都督骤跻于中华民国开国三杰之列,后此十余年间,且得三任副总统、两为大总统”的罕见人物。黎元洪的人生经历不仅与大时代之转变紧密相连,而且充分体现出民初政局的动荡和各派势力争斗的复杂性。  实际上,展开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研究,已具备一定的史料基础。武昌起义爆发之后,不同团体、政治派别的人士借助各种媒体,发表自己对局势的观察和思考,评价各位政治人物。近代以来十分著名的报刊如《申报》、《大公报》等,就刊登了大量与黎元洪有关的各种消息、报道、评论,甚至他所办实业的广告。《黎大总统书牍汇编》、《黎

3、大总统文牍类编》、《黎副总统政书》等也为研究提供了大量难得的一手资料。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1年3月至5月,香港历史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场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参观者。笔者有幸目睹了这一盛况,发现在150多组展品中,与黎元洪有关的历史文物成为展览的一个重点,不仅包括他在湖北训练新军时的照片,而且还有民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时身穿的礼服。展出的各种实物以及从海内外收集的同时期出版的各种报纸、画报、版画、纪录片等原始资料都充分反映了黎元洪与辛亥革命以及他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关系。与此同时,这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黎元洪的公共形象。

4、此外,ThelifeofLiYuan-hung、章太炎撰《大总统黎公碑》、章君毅著《黎元洪传》、沈云龙著《黎元洪评传》、薛明剑编《黎元洪年谱资料》、侯杰、姜海龙著《百年家族黎元洪》等传记资料、著作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同时期的讲述者或书写者以各自的方式记录和反思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片段,构建集体记忆。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舆论以及小说、戏剧的渲染下,有关黎元洪的刻板印象不断被重复、加强,以致他本人的言说和行动一再被忽视。例如坊间流传的所谓“床下都督”一说实为胡汉民等人对黎元洪的讹称。为了纠正这种偏差,研究者一方面应该以审慎的态度重新检视相关评论和文学再现

5、,注意分析文本制造者的身份及其立场”,另一方面不妨以探索黎元洪的个人生命史为研究路径,考察他在乱局中的实际处境及其所做出的选择。可以说,其中一些关键性的抉择不仅与其人生的际遇息息相关,也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组建和发展新军是黎元洪长期酝酿并为之倾尽心力的一项事业。他早年求学于北洋水师学堂、亲历甲午海战,在悲愤中立志。日本因军事实力强大而肆意扩张的现实更坚定了黎元洪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决心。在赴日本考察期间,他尤其重视研究兵法演练和军事人才的培养,并且系统掌握了编练新式陆军的要领。这些都成为黎元洪向张之洞献计献策、训练湖北新军的重要基础。例如他提出既要加强

6、武备学堂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派遣青年学生赴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日后湖北留日学生众多,实与黎元洪的远见卓识和出谋划策密不可分。  尽管武昌起义之后黎元洪出任鄂军都督有几分被动,但是当他最终决定执掌帅印时,也立下了维护共和的誓愿,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反对、抵抗复辟帝制、破坏共和的行径。在与各大强权势力周旋的过程中,黎元洪虽然深感身心疲惫,但是依然有所坚持。他与袁世凯的关系尤能体现这一点。作为南北新军的两大统帅,黎元洪与袁世凯在训练军队方面的能力不分上下。在政治上,两人既有互为利用的一面,也有针锋相对的一面,然而一旦袁世凯有任何危害共和体制的意图和行为时,黎元洪就坚决抵制、

7、不予退让。他反对袁世凯称帝,拒受“武义亲王”之封,即是例证。  经历了民初政坛的风风雨雨,晚年寓居津门的黎元洪将大部分精力革命百年,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南开大学举办的“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高端论坛,就为重新认识黎元洪、深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学术讨论和交流平台。通过参与此次高端论坛,笔者深受启发,相信包容多元、注重比较的历史观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历史人物、事件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的认知。  辛亥革命牵涉的人物、群体众多,领导革命、振臂高呼者往往比较容易引起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而对于那些最初似乎并未主动选择革命、却不得不随时应对革命所

8、带来的诸多变化并做出艰难抉择的人物,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