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

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

ID:19616247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_第1页
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_第2页
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_第3页
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_第4页
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尹利智 日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1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邮电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日本经典文学作品赏析1》期末考试试题07704063240尹利智考试课程日本经典文学作品赏析1考试时间2010年1月题号三四总分满分6040得分阅卷教师一、浅论《源氏物语》对后世日本文学的影响。(要求:要有概述和分述,用中文,4000字左右。最后的结论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用日文书写,500到1000字。共60分。)1《源氏物语》被认为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问世于十一世纪,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也一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即使是在今天

2、《源氏物语》仍是日本作家的灵感之源。更使人惊讶的是无论这部书的写作背景,还是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都仿佛像中国的《红楼梦》。而它比我国的第一批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及欧洲最早的长篇小说《十日谈》要早三百多年,比《红楼梦》的成书时间早九百年。因此,有人认为,《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源氏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的高峰,被誉为日本古代小说中最辉煌的现

3、实主义巨著。作品在艺术上造诣很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代表着日本中古时期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来的日本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小说方面,《滨松中纳言物语》等在构思和人物描写上模仿它;《荣华物语》在组织材料上学习它;《云隐六帖》以它的续篇形式出现;在戏曲方面,谣曲、宴曲等常以它的内容为题材;在诗歌方面,它被认作歌学研究必读之书,对于以后和歌、排句、连歌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川端康成1968年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时发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少年时代的我,虽不大懂古文,但我所读的东西,亦还是以平安时代的古典后多,尤其是《源

4、氏物语》,我觉得它已经深深的浸印在我的心中。《源氏物语》以后,日本的小说,连续几百年间,都是对这名作的憧憬,甚至是悉心的‘仿作’,和歌自不必说,就是连美术、工艺以及造园等等,也都是仰仗《源氏物语》继续给予既深且广的美的食粮。”或许川瑞康成的评价有夸大之处,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但是《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源氏物语》中所表现出来的“物哀”幽情,已经成为日本不少作家纷纷捕捉、着意追求的境界。“物哀”思想是日本固有的带有本土特色的文学思潮。《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

5、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主要讲述的平安时代日本皇族、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以主人公光源氏为故事核心,讲述着他的生活已经和众多女性角色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点上和中国的《红楼梦》很相似。虽然《源氏物语》比《红楼梦》早了七百多年,但是也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

6、场人物达到四百之多。《源氏物语》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人还包括栊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书里有许多关于性爱的描写,所以日后出现《失乐园》或是《感官王国》一类日式作品实在无须惊讶,毕竟1001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用他们的严肃态

7、度来享受这道人生易垮的堤防。《源氏物语》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着一种谈谈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一种日本全国性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诗人,散文家,物语作家流传了下来。从日本独特的美学观念看,《源氏物语》的基本精神是“物哀”,即“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日本学者本居宣长在《日本文学史》中说:“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即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紫式部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表现人在外部环境触发下所产生的悲凉、凄楚之情。《源氏物语》第一回,桐壶天皇自美人更衣死后,“哭声多似虫鸣处,添得

8、宫人泪万行”。为小说奠定了悲剧基调。源氏被流放须磨前,“渐觉世路艰辛,不如意之事越来越多”,因此他想自动离开京都,避居须磨。到了须磨,“忧愁之事,不可胜数”。每当风和日丽之时,源氏追思种种往事,常是黯然泪下。当一轮明月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