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

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

ID:19612160

大小:1.57 MB

页数:151页

时间:2018-10-04

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_第1页
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_第2页
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_第3页
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_第4页
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6.喷流沉积成矿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喷流沉积成矿理论第一节古今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一、现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硫化物矿床二、古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与标志特征第二节喷流沉积成矿地质理论一、概述二、二元结构三、含矿热水喷流沉积岩系四、管道系统五、层状硫化物热液自交代作用六、晚期热液活动与交代作用七、多喷口席状-块状矿化八、铜金矿化与组分迁移演化第三节喷流沉积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一、岩石化学标志与特征二、稀土元素三、流体包裹体四、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龄第六章喷流沉积成矿理论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状硫

2、化物矿床的研究水平。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成矿理论,构成现代成矿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一节古今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是当前矿床学、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进行“深海钻探计划”以来,在大洋扩张脊附近海底,陆续发现了黑烟囱、白烟囱和热泉喷涌,并有生物、微生物活动及硫化物堆积等现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海底喷流沉积作用,合理地解释了许多块状硫化物矿床、层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矿床、层状非金属矿床,及许多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机制。因此,这一新的成矿理论,大大提高了对地质

3、历史时期形成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研究的理论水平。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是我国Cu、Pb、Zn、Au、Ag、Sn、Fe、S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其中包括许多超大型矿床。一、现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硫化物矿床第一节古今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一、现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硫化物矿床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对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与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勘查,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一)现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概述20世纪60年代,在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经缓慢扩张

4、形成的红海海渊,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多金属矿床和含金属热卤水(Bischoff,1969)震动了整个地学界,激起了人们对现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的极大兴趣。自20世纪}0年代发现红海海底硫化物矿床以来,目前勘查表明,红海卤水池含金属沉积物,是己知最大的现代海底硫化物矿床。其中,亚特兰提斯矿床,约有1亿吨硫化物及氧化物沉积。与此同时,在东太平洋脊沉积物中,亦发现了热水金属组分。第一节古今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一、现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硫化物矿床20世纪70年代,在大西洋的TAG热水区,发现了海底热泉和低温热水矿床。此后,在Galapagos扩张中心,发现

5、海底热泉和热水喷口生物群。在1978年,法国在东太平洋北纬21°发现了正在活动的高温热泉和块状硫化物矿床,从此掀起了研究现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的热潮。目前。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中大西洋的研究取得一定突破后,迅速组织开展了太平洋中脊和中大西洋海底调查。法国科学家,不仅迅速占领了东太平洋和中大西洋部分海域,而且在向西南太平洋进军,并取得重大进展。德国科学家与法国和日本科学家一道,在西南太平洋岛弧和弧后扩张盆地,发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海底热水活动和硫化物矿床。日本地质学家,发现了全球最大的热水云团和正在活动的黑烟囱式块状硫化物矿床。加拿大

6、多伦多大学科学家,建立了海洋地质研究实验室,重点开展现代海底热水成矿作用与古代矿床对比研究。第一节古今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一、现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硫化物矿床80年代末,日本在西南太平洋冲绳海槽内,发现了黑烟囱式硫化物矿床,为目前在海底发现的第一个类似于“黑矿型”的矿床。关于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的理论研究,国外在80年代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发表了大量的文献。美国学者P.A.Rana等(1984),在《海底扩张中心的热液作用》一书中,除深海考查的丰富资料外,对海水对流的模式、海水与玄武岩间的水-岩反应、元素的迁移、质量平衡及循环、围岩蚀变、热液矿化、

7、生物及微生物的作用,都作了详细论述。T.J.Barretr(1988)主编了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研究专辑。一般认为,从现代海底扩张中心喷出的热液流体,是一种海水。当它以对流圈形式在洋壳中循环时,已经与玄武岩发生了反应,形成了海底成矿热液。该模型已得到海水-玄武岩反应实验、计算机模拟和对海底玄武岩观察的验证。在现代洋壳中,存在热液对流圈,已得到确切证实。这些热液对流圈,首先被提出来用于解释大洋中脊热流的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后来又被热平衡概算的数学模型所预测,最后大洋中脊高温热液喷出口的发现,证实了它们的存在。由于得到这些真实现象的验证,对流圈模型

8、是目前关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最流行的水动力模型。第一节古今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一、现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与硫化物矿床经过对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