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

ID:19611342

大小: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4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_第1页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_第2页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_第3页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_第4页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与防治: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使用陆地或水域施工,可以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地下水位以上的各种土层中成孔,也可在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较大的岩层中施工,并且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单桩垂直承载力最大可达1000KN,可满足高、大、重型建筑和特大型桥梁基础承重的需要。设计可根据上层荷载选用桩径、桩长和最合适的持力层,与同等预制桩相比可节约钢材50%左右。施工的噪声和震动相对要小,无强烈震动和挤压,对周围建筑和地下管道破坏少。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Abst

2、ract:theslurrysupportingcast-in-placepileconstructionlanduseorezzaninemoreuneven,at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thesinglepilebiggestcanreach1000KN,canmeethigh,big,heavyconstructionandextralargebridgefoundationbearingneeds.Designcanbechosenaccordingtotheupp

3、erloadpilediameter,thepilelengthandthemostappropriatetip,andthesameprecastpilescansaveabout50%paredall,nostrongvibrationandextrusion,tothearchitecturearoundtheundergroundpipesandlessdamage.  Key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      :O213.1:A  由于施工管理不善,施工技术素质

4、低,成孔和成桩工艺不当,违章作业,常造成质量事故和隐患,直接影响成桩的质量。现通过施工实践,提出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1、钻孔浇注桩常见质量问题  (1)桩孔偏移倾斜(2)坍孔(3)吊脚桩(4)钢筋骨架错位(5)局部缩颈或夹泥(6)断桩  2、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2.1桩孔偏移倾斜  (1)原因分析  桩架安装不规格,桩架基层土松软,导致桩架不平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损,部件松动,护筒埋设偏斜。土层软硬不匀,土层中有孤石或基岩面倾斜等。  (2)防治措施  重新安装桩

5、架,夯填压实桩架基土,校正架水平度和垂直度。只有当天车前缘切点,转盘中心和护筒中心三点成一线时,方可开钻。如钻孔时在浅层发现有孤石可扩孔排除。如在钻孔深层发现有孤石,宜用钻机钻透块石。  当成孔的偏斜超过表1时,需要填入石子,粘土后纠正位置重新钻进,慢速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清孔后再浇灌混凝土。              2.2坍孔  (1)原因分析  孔中有松软土层,遇有流沙,软淤泥层,护筒周围没有用粘土甜封紧密而漏水或埋置太浅,泥浆护壁不好,孔内泥浆面低于空外水位,有的提升,下落掏渣筒或放置钢筋

6、骨架时碰撞孔壁,钻透在砂层的转速快,或空转时间太长等原因,造成坍孔。  (2)防治措施  当表层为松软土层时,需埋深护筒,用粘土沿护筒周围回填密实防止漏水,选配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表2中要求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泥浆面高于孔外水位。安防钢筋笼要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防止碰撞孔壁。清孔达到标准后,必须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控制钻头进入松土层的转速和空转时间。如有轻微坍孔时,宜用导管清孔,排沉渣,如遇有严重坍孔时,用砂和粘土拌和物回填到坍塌位置以上1~2m,再用原钻头和合格泥浆扫孔。  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表2     

7、 (1)原因分析  清孔未净,清孔泥浆比重过小,积淤过厚,吊放钢筋骨架和导管时碰撞孔壁,泥土坍落孔底。孔底涌进泥浆。清孔后等待灌注混凝土的时间过长等因素造成混凝土灌注不到桩底而吊空,直接影响桩的端承力。  (2)防治措施  终孔后,钻头提高孔底200m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min,孔底泥浆比重应<1.25,含砂率≤8%,粘度≤28s。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提高混凝土初灌时对孔底的冲击力

8、,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m左右。可用公式(1)求得初灌混凝土数量。利用隔水塞和混凝土冲刷孔底残留沉渣,提高单桩承载力。初灌入混凝土拌和物灌入量按公式(1)求得:  V=(∏/4)D2(h1h)(∏/4)d2h2(1)  式中:V—混凝土初灌量(m3);  D—实际钻成桩孔直径(m);  h—导管埋深(m),取1m;  h1—导管底口至孔底高度(m),取0.5m;  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