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01592
大小:7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4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录一、发展形势1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一)指导思想3(二)基本原则3三、发展目标5四、主要任务6(一)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6(二)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8(三)实施品牌和质量提升战略9(四)打造高效的船舶制造体系11(五)优化产业布局12五、重点领域发展导向14(一)船舶制造和修理业14(二)船舶配套业16(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17六、政策措施19(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19(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19(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四)促进交流与合作20(五)强化行业管理21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
2、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壮大船舶工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海洋开发、保障战略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简称《中长期规划》)制定,与《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衔接。本规划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和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按照《中长期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方向,针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3、,提出“十二五”期间船舶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期为2011-2015年。一、发展形势“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高速发展的五年。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跃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43.6%,完成工业增加值1662亿元,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4%,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船舶出口额突破400亿美元,“十一五”20规划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在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船用设备本土化
4、配套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造船周期明显缩短,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船舶工业在高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中度较低,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步伐缓慢。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我国船舶工业整体水平和实力仍有较大差距。“十二五”20时期,船舶工业将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船舶工业全面做强提出更紧迫的要求,产业发展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一
5、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机遇,船舶工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融资环境持续向好,海运贸易和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广阔;我国船舶工业仍将处于成长期,产业基础更加雄厚,依然具有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等综合比较优势,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船舶工业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船舶运力和建造能力过剩,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散货船等常规船型需求乏力,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相对旺盛;国际海事新标准、新规范频繁出台,船舶安全、绿色、环
6、保要求全面提高,先进造船国家加强技术封锁,不断构筑技术壁垒;世界造船竞争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原材料和设备价格波动加大,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创造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航运市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顺应世界造船竞争和船舶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7、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做强做优船舶制造业,大力提升船舶配套业,快速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军民融合、环境友好的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二)基本原则——坚持把推进转型升级作为中心任务。切20实推动船舶工业发展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改善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生产能力布局,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调整升级产品结构,提高高端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坚持把技
8、术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利用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创新资源,加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