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

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

ID:19578351

大小:5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3

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_第1页
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_第2页
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_第3页
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_第4页
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杨守敬日本访书成功原因初探作者:夏日新信息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夏日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清末来日的中国人中,许多人都抱有搜辑中国佚书的愿望,在杨守敬之前,已有不少人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有人留心搜集,来日的清朝首任驻日公使馆参赞黄遵宪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光绪五年(1879)出版的《日本杂事诗》中谓:“博士来从继体初,五经也自劫灰余。航头古典欺人说,何处嫏嬛觅异书。”其下自注谓:“余来东后遍搜群籍,足利

2、学校、水户书库皆藏书极富者,未闻有逸书也。欧阳公《日本刀歌》曰:‘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蛮貊,苍波浩荡无通津。’亦儒者妄想,明丰坊因之,遂有伪《尚书》之刻,是亦姚兴《舜典》得自航头之故智也。”①黄遵宪是光绪三年(1877)来到日本,他虽也极力想搜寻佚书,却无多大收获。杨守敬在三年后的光绪六年来到日本,任清朝驻日使馆随员,在此期间他广泛搜访中国流散在日本的佚书,最后携带了20余万卷珍贵古籍回国,其中不乏宋元时代的善本。为什么杨守敬的访书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呢?一、杨守敬来日前的学问基础杨守

3、敬自小起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式教育。他出生在湖北省宜都县一个商人家庭,四岁即丧父,六岁由母亲黎氏教以读书识字,至八岁始出外就师学习四书五经,至十一岁辍读,回家当学徒,但夜晚仍自学,诵书作文不断。至十四岁始又从师学习,一年后以经济困难再次辍学,至十九岁又出外从师,当年考取秀才,至二十四岁,自己设馆教书,当年考取举人。在传统的科举教育之外,杨守敬主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奠定学问基础的。读书时,他不愿只读八股文,而喜读名家文章,十九岁时,他师从江陵朱景云,当时与朱景云交往密切的谭大勋是考据学家,著有《新唐书纠缪》、《读书一得》、《明事类编》等

4、。杨守敬从朱师与谭大勋的谈论中开始接触到清朝的考据学。二十岁时,由于太平天国的动乱,长江下游的不少文人避居山区宜都,当时在杨守敬家先后赁屋居住的有著名文人余杭郑兰、元和顾文彬。顾文彬又是收藏家,精于鉴别,著有《过云楼书画》、《缘眉楼词》,郑兰是藏书家,杨守敬最早就是在他那里看到了六严的《舆地图》,并影绘二部,从而开始了与历史地理学的结缘。考取举人后,通过进京会试的机会,杨守敬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学者,从而为自己的学问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他自己在晚年自撰《年谱》中回忆自己第一次进京会试时说:“正月入都,由一山(遂溪陈乔森)得见文昌潘

5、孺初(存)先生、归善邓铁香(承修)同年。孺初精诣卓识,罕有伦匹,铁香卓荦不群,皆一代伟人。守敬得闻绪论,智识日开。”②陈乔森、潘存、邓承修三人与杨守敬从此成为终身好友,对杨守敬影响很大。陈乔森后来任广东雷阳书院讲席近三十年,弟子数千人。杨守敬到日本后,曾向日人宫岛诚一郎介绍说:“弟所深交诗人有陈君乔森,旷代奇才……尔时彼二十余耳,今已近五十矣。先生如以诗投之,弟为介绍……此人初入都时,年二十余,名震都下,一时无两,张之洞且退避之。”③潘存擅长书法,杨守敬谓“凡学问流别及作文、写字,得其指授为多。”④邓承修后任御史,晚年主讲广东丰湖书院,

6、有著作《语冰阁奏议》问世。由于在京能与学者文人交游,增长学识,在第二次入都应试落第后,杨守敬留在了北京,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乙丑(同治四年,1865)三月会试,荐而不售。是时都中友朋均劝余留京,余亦以都中为人文渊薮,乐与赏奇析疑,为学问进步,并非为他日发迹计,盖其时已屏除时文于意计外矣。”⑤后来又与钱塘谭廷献、山阴李慈铭、桐庐袁昶相交往。谭氏有著作《复堂类稿》、李氏有《越缦堂日记》、袁氏有著作数十种,后汇入《渐西村舍丛刻》中。杨守敬前后在京师来去呆了十六年,“在京日多,在家少”。⑥在京师与文人学士的交往,对杨守敬奠定学问基础起到了很重要

7、的作用,他来日本后,曾对日本友人说:“弟生于偏乡,无良师友,二十三举孝廉,同入京师,得交当世贤豪,故于学稍知门径。”⑦在来日以前,杨守敬在金石学、考据学、目录学等方面已具备了良好的素养。这些素养对他以后在日本访书取得重大收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来日以前,杨守敬最突出的成就是在金石学方面,据他自己说,在他还只有五岁时,数钱时就喜欢挑取古钱来玩,看来他嗜古来自天性。曾一度租住他房屋的顾文彬是鉴赏名家,或许对他也有些影响。留居京师后,他在教学之余,每天到琉璃厂法帖店物色碑版文字,常常流连忘返,归时街上寂无一人。经过历年辛苦搜寻,他收藏的汉、魏、

8、六朝的金石文字已基本齐备,后来携到日本的万余件金石拓片,为他在日本用以搜寻换购书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搜购金石拓片时所培养的鉴赏力、搜寻方法的训练也对他日后的访书有重要的帮助。杨守敬来日前在金石学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