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

ID:19571011

大小:9.77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8-10-03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andEmbryology)第七章神经组织 (nervoustissue)内容提要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突触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神经末梢神经组织概述概述:细胞: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neuron),能接受和整合信息、传导冲动。细胞间质:(1)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营养、绝缘、保护等作用。(2)结缔组织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神经元的结构组成胞体突起树突(dendrite)轴突(axon)神经元的胞体 (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胞体细胞膜细胞质(核周质)细胞核圆型,一个,居中,大、染色浅、核仁明显,染色质呈空泡状。特点:大、圆、淡、

2、核仁清晰尼氏体(特征性结构)神经原纤维(特征性结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脂褐素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膜蛋白:决定了神经元细胞膜的性质,其中有些是离子通道,如Na+、K+、Ca2+、Cl-通道;有些膜蛋白是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可使某种离子通道开放。神经元光镜图HE染色银染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胞体光镜观,示尼氏体核仁尼氏体神经元胞体—尼氏体光镜下:细胞质内嗜碱性的颗粒或团块。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功能:合成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要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要的酶,以及肽类神经调质。神经元胞体—尼氏

3、体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神经元向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化学信息的载体。神经调质:一般为肽类,能增强或减弱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起调节作用。神经元胞体—神经原纤维光镜下:在硝酸银染色的标本中呈棕黑色的细丝,在细胞质内交织成网。并深入树突和轴突。电镜下:神经丝和微管功能:构成神经元的骨架支持,物质运输。神经元的突起一个一个或多个数量将神经冲动传出胞体,至效应细胞(如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并传向胞体神经冲动细长、光滑、直径均匀,长短不等;起始端呈圆锥隆起,称轴丘。可有侧支呈直角分出;终末有分支。表面为轴膜,内部为轴质。呈树枝状分支,有树突棘,

4、是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内部核周质相似结构特点无有尼氏体轴突(axon)树突(dendrite)神经元的分类根据突起的多少: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神经元的分类2、根据功能分:(1)感觉神经元(2)中间神经元(3)运动神经元神经元的分类3、根据神经元轴突长短:(1)高尔基I型(2)高尔基II型4、根据神经递质(1)胆碱能神经元(2)肾上腺素能神经元(3)氨基酸能神经元(4)胺能神经元(5)肽能神经元二、突触定义: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功能: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的重要结构。二、突触分类:按连接特点

5、分类:常见类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另一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之间的连接,分别为称轴-树突触、轴-体突触。其他类型:包括轴-轴突触、树-树突触、体-体突触。按神经冲动传递方式分类:化学突触电突触二、神经元的连接—突触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般所说的突触。电突触实际是缝隙连接,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于某些低等动物较发达,于哺乳动物及人很少。突触化学性突触突触前成分(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前膜:轴突终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线粒体、微丝、微管等。富含电位门控钙离子通道。宽15--30nm.突触后膜: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及化学门控通道。化学突触

6、超微结构模式图突触的信息传递神经冲动从轴膜轴突终末触发电位门控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成分ATP酶参与,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相应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化学门控通道开放相应离子进出,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性变化化学性突触的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电突触为双向传导三、神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1.支持和绝缘作用。2.它们末端形成脚板。3.合成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4.修复作用:形成胶质斑痕。构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吞噬作用。衬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7、1.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2.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对神经节细胞起保护作用。(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分类:原浆型纤维型*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1、组成:(1)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2)完整的基膜,(3)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胶质膜。2、功能:屏障作用。2.少突胶质细胞3.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施万细胞2.卫星细胞四、神经纤维和神经结构: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分类:有髓神经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