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

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

ID:19558531

大小:71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3

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_第1页
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_第2页
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_第3页
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_第4页
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弦波产生-全波整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阶段实验正弦波产生电路(实验9)精密全波整流电路(实验11)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原理(实验11)前期实验总结实验报告格式;组别或柜号;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积分;加法;---杨秀波罗覃思考题;经验教训总结---???表扬:徐东瀛、洪美娟、陈世兵正弦波产生电路(实验9)一、实验目的1.桥式RC振荡电路的原理2.负反馈对振荡波形的影响3.幅频相频特性的测量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P99图4.9.1)振荡工作原理Vo很小时,D1和D2开路,等效Rf较大,从而Avf很大,有利于起振。Vo增大后D1和D2短路,等效Rf减小,从而Avf减小,使Vo趋于稳定。无输出时调节Rp以调整负

2、反馈系数,从而调节放大电路部分的增益,使其满足振荡的幅值条件Vo+15V+–-15VaRCCRR1RPR2D1D2实验内容调节Rp,观察负反馈强弱对输出波形Vo的影响调节Rp,使振荡稳定且输出不失真情况下,测量输出信号Vo测量开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用波形发生器调节出ViVi幅值设为与上一步骤实测的Vo值保持Vi幅值不变,调节频率测量各个频率时输出的峰峰值测量各个频率时与Vi的Vo相位差填写P100表4.9.1Vo+15V+–-15VVi12RCCRR1RPR2D1D2实验11-精密全波整流电路1、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精密半波和全波整流电路工作原理。掌握运算放大器构成精密全波

3、整流电路原理。掌握电压传输特性测量方法。示波器XY测量模式使用;20k实验11-精密全波整流电路ViVo2+15V-15V+–Vo110k10kD23.3k+15V-15V+–D110k10k10k使用两片uA741或1片LM324集成运算放大器2、工作原理Vi>0,Va<0,D1止,D2通,Vo1=-2ViVi<0,Va>0,D1通,D2止,Vo1=0A2为反相加法:Vo2=-(Vi+Vo1)A1为半波精密整流,A1+A2组成全波精密整流ViVo120k+12V-12V+–D2D110k10kVo2+12V-12V+–10k10k3.3k10kVa3.实验内容运放调零-

4、---如何调零???用分压法输入直流电压,逐点测量传输特性(表4.11.1)---???输入Vipp=4V,f=1KHz正弦信号,测量Vi,Vo1,Vo2波形用示波器“XY”显示方式直接显示传输特性曲线测量传输特性---???信号波形ViVo1Vo2Vi>0时,Vo1=-2ViVi<0时,Vo1=0Vo2=-(Vo1+Vi)通道耦合方式如何选择?4、电压传输特性---测量方法!电压传输特性即输出Vo与输入Vi的关系,可以用“逐点法”取不同的Vi时测量Vo,逐点描出曲线。也可以用示波器的“XY”显示方式直接显示传输特性曲线。ViVo示波器的XY方式设置:按钮Display

5、菜单(将“格式”置XY方式)此时CH1通道变为X通道,CH2通道为Y通道。调整灵敏度和位移旋钮,显示合适的曲线。如何确定坐标原点?运放调零方法-(为什么要调零?)验收要求正弦波产生电路输出信号Vo测量结果;f=??;Vopp=?失真?表4.9.1测量结果半波整流信号与传输特性测量曲线;Vi,Vo1,Vo2波形传输特性曲线测量结果;表4.11.1测量结果;实验9报告要求P1001、总结负反馈对波形的影响调节Rp,观察Rp大小对输出波形的影响2、记录不失真情况下Vo波形稳定振荡时测量峰峰值和频率3、测量开环幅频和相频特性,记录到表4.9.1断开a点,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此时输入

6、的信号幅度保持和步骤2测量结果一致用cursor功能测量时间差,换算为相差4.思考题P106用分压法输入直流电压,逐点测量传输特性(表4.11.1)输入正弦波Vipp=4V、f=1kHz,观察并记录Vi、Vo1、Vo波形利用示波器的XY方式,观察并记录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思考题实验11报告要求常见故障排查-正弦波产生电路电路不起振?电路参数?电位器先调整到起振点附近(或用相应大小的固定电阻代替)电路连接?运放供电方式?常见故障及错误排查-精密全波整流电路输出波形正负半周不对称?输入信号带有直流分量?电路元件参数?输出波形不正确?波形测量方法---示波器耦合方式选择?运

7、放调零方法输入直流电压测量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的方法电压传输特性曲线测量方法?下阶段实验实验十: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电压比较器传输特性测量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生成波形及参数测量(包括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测量)选做:锯齿波发生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