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

ID:19558046

大小:20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03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_第1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_第2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_第3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_第4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部共和国的历史就是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并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心目标,所以理解和把握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模式是中心问题。现代化是共和国史的中心和主题四个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至今)分期第八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把握两层:一是新中国的成立二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这是

2、主线)1、成立的条件2、成立的过程3、成立的意义一、关于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国大典二、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总体上抓住:一个时期:七年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过渡”)两个小阶段: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底)一般叫建国初期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底)三大任务:巩固人民政权(一节:中心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问题)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二节:中心是经济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三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1949——————1956年七年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这三年的特点是:(1)各种阶级成分并存

3、(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等)(2)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先有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后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属新民主主义经济(一)1949———1952年(为过渡做准备)所以,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三年的特点(一)1949————1952年2、主要任务: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3、主要措施及结果:政治上巩固政权:(1)剿匪作战(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土地革命任务完成)(4)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5)三反五反运动

4、(是七届二中全会的体现)经济上恢复经济及结果:(1)没收官僚资本(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3)合理调整工商业(三大经济措施)关于合理调整工商业问题1、内涵:在承认私营工商业存在的条件下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逐步改变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为什么要合理调整3、主要内容: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3、短暂春天:一战期间4、急剧萎缩:抗日战争时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表现1、民族工业的发展

5、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同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3、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关于新中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1、在私营企业中开展“五反运动”,开始建立了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2、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其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了新生。(二)1953一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1、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内容?特点?意义?1、52年国家财政根本好转2、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抗美援朝即将胜利为建设提供

6、和平的外部环境4、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改变经济落后状况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结合,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结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是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相同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施2、一五计划:3、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的一场社会主义革命(二)1953一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1、过渡时期总路线2、一五计划(1)对农业:(2)对手工业:同(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针、原则、办法、道路(合作化)通过赎买,和平方式革命(是创举)(4)结果意义:(5)存在问题:4、取得的成就(1)经济建设成就总括:开始改变

7、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具体成就:一个重工业基地、一个大桥、两条铁路、三条公路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一届人大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总结:(一)1949——1956年过渡时期完成后的变化1、生产力:落后农业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建立起来2、经济基础:由新民主主义经济→(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3、政权性质:新民主主义政权(新政协)→社会主义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