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

ID:19549723

大小:197.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3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_第1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_第2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_第3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_第4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目标1熟悉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线索,理解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2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掌握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了解明朝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掌握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其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4理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线索及其阶段性特征。专题线索梳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初创、确立、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

2、的地方行政制度、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选官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更为深远。1地方行政制度:主要包括周朝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金朝的猛安谋克制、辽朝的蕃汉分制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僧官制度、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认识: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和巩固边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

3、发展。猛安谋克制度以及蕃汉分制制度等我国少数民族政权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僧官制度和土司制度等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2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完善,北宋时加强,元朝时发展,明清时期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认识:发展趋势:一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消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

4、化了君主专制局面。二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积极作用:(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

5、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消极影响:(1)君权专制易于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2)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的局面。(3)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发挥着积极作用。3.选官制度:主要包括汉朝的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至清末的科举制度。认识

6、: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判一但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任务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在汉代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次情况下,三国时的魏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

7、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知识按照门第高低分配权利,不能满足数量众多的出身的地主的要求,而门第高的士族腐败,因而加剧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分裂的倾向,说明士族制度已经腐朽。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均田制实行以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

8、制。由于一般农家子弟生活贫困,能读书应试者可谓凤毛麟角,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绝大多数是庶族地主。因此,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消弱了地方好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政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