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

ID:19549298

大小:15.5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03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_第1页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_第2页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_第3页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_第4页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历史70年代中期:反复使用的长钢针~V切开70年代后期:反复使用的头皮钢针80年代初期:反复使用的套管针80年代中期:一次性作用的头皮套管针~套管针PICC:于80年代中叶起应用于临床槪况PICC于80年代中叶起应用于临床.,开始是用于危重和需给予V营养的病人-----家庭病床病人的输液.国外自80年代开发出新的PICC技术与材料后,逐步将中心V置管的穿刺途径(锁骨~颈外~颈内股V等)改为外周表浅V,对推动中心V置管术在儿科领域(包括新生儿领域)的应用~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80年代中期,

2、PICC已常规用于儿童白血病化疗及NICU内.也有的在生后先采取脐V插管予以V输液,1周后视需要再行PICC.什么是PICC?—PICC的全称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定义由外周静脉穿刺,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5天至1年以上)。概述理念的推广——静脉治疗的新思路被动静脉治疗↓主动静脉治疗各种要求1、患者需求2、工作人员3、各种穿刺技术每天约99%的住院病人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工作量!!!!满意度????医疗纠纷!!!!建立

3、一个可靠的静脉渠道成为每日的挑战!化疗病人“怎么办?我的血管变硬、变黑了。”“怎么办?我的血管塞了”“怎么办?还有9次化疗,现在就找不到血管打了。”“怎么办?又肿了”“输液时,感到局部非常疼痛”甚至……▲技术驱动近20-30年药物的迅速发展药物治疗的复杂性综合疗法发泡剂/刺激性药物/溶液护理工作由医院向家庭转移需要可靠和安全,中长期的静脉通路通过改进导管的设计尝试减少导管引致的并发症结果是比以前有更多工具的选择被动静脉治疗可能造成的后果新思路主动静脉治疗血管结构→评估(治疗评估、病人评估、穿刺部位的评估、医护人员的评估、穿刺部位的准备、导管置入的评估……?)

4、→一、血管的解剖生理知识动脉:血管膜比较厚静脉:血管膜比较薄,另有静脉瓣为防止血液倒流毛细血管(网):细动脉、细静脉(动脉、静脉血管结构基本相同,都有三层膜:内膜、中膜、外膜)血管内膜内膜是血管的最内壁,以单层内皮细胞覆盖了整个血管的全过程内膜将血液以及输进静脉的药液与血管内壁的其他组织隔离开。当这一层内膜受到损伤时,就有可能导致静脉炎/血栓。血管中膜血管中膜是以平滑肌和有收缩性的组织相结合,随管内压力的增加或降低而扩张或收缩。该层中的神经纤维除控制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外,当血管受伤时还可发出疼痛的信号。血管外膜是血管的最外层,全部以结缔组织构成保护层。当针尖刺

5、入这一层时,持针者的指端会感觉到轻微的反弹。静脉瓣在静脉血管中多处有单向瓣膜称为静脉瓣,下肢更为多。其功能是抵抗重心吸引力的影响,帮助血液顺利流回到心脏药物滞留,引起静脉炎中心V与外周V:血管长度直径及血流量长度/管径血流量头静脉38cm/6mm    40ml/min肘正中静脉6cm/6mm40ml/min贵要静脉24cm/8mm 95ml/min腋静脉13cm/16mm333ml/min锁骨下静脉6cm/19mm800ml/min无名静脉 2.5cm/19mm800ml/min上腔静脉7cm/20~30mm2000~2500ml/min血管大小、血流影响

6、层流式—小血管、揣流失—大血管二、评估→治疗评估避免发生思考??临床医护人员的职责*保证药物及输注液体安全*选择最佳导管尖端位置取决于:*输注液体的渗透压*PH值*化学特性*输液治疗的留置时间渗透压及细胞容积血液的渗透压是:285mosm/L低渗<240mosm/L等渗=240-340mosm/L高渗>340mosm/L对于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的风险来说血清渗透压<450mosm/L低风险血清渗透压<450-600mosm/L中等程度风险(建议采用中心V通道)血清渗透压>600mosm/L高风险常用溶液渗透压:灭菌注射用水05%GS26012.5%GS625NS

7、308TPN14005%GNS580 10%505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   会损伤静脉内膜pH<4.1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pH6.0-8.0内膜刺激小pH>8.0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pH值的不同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主要因素药物的PH值酸碱度:PH=7为中性PH>7为碱性,>9.0为强碱PH<7为酸性,<5.0为强酸PH值在6-8之间为中性液体,对血管内壁刺激最小常见药物的PH值Ampicillin(氨苄青霉素)10.0Bactrim(磺胺合剂)10.0Cipro(环丙沙星)3.3-4.6Dobutamine(多巴酚丁胺)2.5Dopami

8、ne(多巴胺)2.5-4.5Doxycyclin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