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43982
大小:27.8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03
《屋面卷材防水施工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屋面卷材防水施工规范 篇一: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工程粘贴法施工。 2.施工准备 材料及要求合成高分子卷材 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卷材 规格:厚、,长20m,宽1m;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规格:厚、,长20m,宽1m、2m;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规格:厚,长20m,宽;技术性能: 注:I类为高性能塑性体卷材;Ⅱ类为普通塑性体卷材外观检查卷材面应平滑、无空洞、裂纹、折皱以及影响不透水性的其它缺陷。折痕:每卷不超过2处,总长度不超过20mm;杂质:大
2、于粒不允许; 胶块:每卷不超过6处,每处面积不大于4mm2; 缺胶:每卷不超过6处,每处不大于7mm,深度不超过本身厚度的30%。贮存、运输。 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避免雨淋、日晒和受潮,严禁接近火源。 卷材应直立堆放,其高度不得超过两层,两层存放或运输时应在两层之间放一块纤维板或胶合板。短途运输平放不得超过4层。 应避免与化学介质及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接触。辅助材料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配套材料 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节点密封材料。改性沥青防水油膏:节点密封材料。 工具: 作业条件 基层必须坚固、不起砂、不起皮、表面清
3、洁平整,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大于5mm,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缺陷,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阴角处应做成半径为20mm的圆角;阳角处应做成半径为50mm的圆角。 基层必须干燥,其含水率不得大于9%,检测简易方法是将1m×1m卷材或塑料布平铺在基层上,静置3~4小时(阳光强烈时~2小时)后掀开检查,若基层覆盖部位及卷材或塑料布上未见水印即可施工。 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气温低于0℃时不宜施工。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并测定基层干燥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涂刷基层处理剂
4、 基层处理剂采用聚氨酯底胶,配比为甲料:乙料:二甲苯=1::~3,将底胶按配比拌合均匀后,用长把滚刷在大面积部位涂刷,底胶用量为/m2。涂刷时厚薄应一致,不得有漏刷、花白等现象。在大面积涂刷前,应先用油漆刷蘸底胶在阴阳角均匀涂刷一遍基层处理剂,注意留出管根、水落口、管道支架周边约250mm不用涂刷。定位、弹线 按设计要求及卷材铺贴方向、搭接宽度放线定位,并在基层弹上粉线。 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3%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若有2层或以上卷材组成复合防水层时,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垂直流水方向铺贴的卷材搭接
5、缝必须顺流水方向搭接,平行流水方向铺贴的卷材,如无刚性保护层则其搭接缝应与年最大频率风向一致。 卷材长、短边搭接宽度,如空铺、点粘、条粘时,均为100mm;满粘法均为80mm。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卷材搭接缝应距阴阳角不小于300mm,宜避开天沟位置,尽量减少阴阳角处的接头。平铺法大面积铺贴卷材试铺 将卷材拆去包装纸后开卷铺在基层上并对准粉线。 高低跨连体屋面,应先铺高跨后铺低跨,铺贴应从最低标高处开始往高标高的方向滚铺。 宜先铺离上料点远处,后铺近处。卷材与基层表面涂刷胶粘剂: 满粘法:将卷材铺展在干净的基层上,将卷材沿1
6、/2幅宽对折,用长把滚刷蘸基层胶粘剂滚涂卷材粘结面与基层表面。应留出搭接部位不涂胶,长短边部位空出80mm,作搭接用。 篇二:屋面防水规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XX]102号)的要求,由山西省建设厅主编部门负责,具体由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订而成。 本制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屋面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最后经全国审查会议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屋面工
7、程设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屋面接缝密封防水、保温隔热屋面、瓦屋面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具体解释由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负责。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给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地址:山西太原市新建路35号,邮政编码:03000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8、、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