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35132
大小:28.3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3
《XX年前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年前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篇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 摘要:汇率制度是一国政府针对外汇交易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其对平衡一国内外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公布人民币汇率开始到现在,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僵化到灵活的调整过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在通过不断评估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国际影响和国内影响之后,人民
2、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逐步退出了固定汇率制度,走向了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于XX年0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背景: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
3、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终于,党中央、国务院于XX年7月21日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
4、历程: 改革开放至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历程以1994年为分界线,可以分为“政府调控为主的汇率制度”和“市场调节为主的汇率制度”两个时期。政府调控为主的汇率制度时期为1978—1993年期间,市场调节为主的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XX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XX年至今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多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无章可循的,其有内在的逻辑性、方向性和原则性,既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与国际汇率制度的接轨。 一政府调
5、控为主时的汇率制度沿革: 1978年起,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原有的人民币固定汇率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越来越不利于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和促进对外经贸活动的开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发挥人民币汇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逐 步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人民币汇率体制亟待进行新的改革。 为此,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外汇体制改革,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经了两个阶段:1)198l一1984年期间的官方牌价和外汇调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阶段,这一制度促
6、进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不利于外商来华投资;使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等。2)1985—1993年期间的有限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阶段。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制度作了准备。但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指令性计划和双重汇率制度,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机制仍不健全,这样使得市场调节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力量不足、微观主体活力较弱。 二市场调节为主时的汇率制度沿革: 1、1994-XX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最重大的一次
7、改革,其主要内容有:1)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市场调剂汇率并轨;2)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4)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实行汇率并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上最重大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阶段人民币汇率略有升值,并且保持稳定,对于促进贸易、引进外资、保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金融、经济、贸易等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问题逐渐显现出来:1)汇率的形
8、成机制缺失,导致外汇市场上供求信号失真;2)汇率缺乏灵活和弹性,使汇率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3)汇率风险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弱化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利于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