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

ID:19534968

大小:8.65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3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_第1页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_第2页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_第3页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_第4页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中医药历代名家神农”神农尝百草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又称炎帝,姓姜,传说中古代人物,三皇之一。《史记》中说:“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尝百草虽属传说,但客观上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于叶时代过渡到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人,战国名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其从长桑君学医,医德高尚,既为君侯看病,又为百姓除疾。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

2、,擅长望诊和切诊,判断生死预后,善用药、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并主张有疾早医,重视预防。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华佗—外科之祖华佗(约145--208)字符化,东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精通内、外、妇、儿各科,擅长外科,发明麻沸散,被誉为“外科鼻祖”。善施针术,创用沿脊柱两旁夹脊的“华佗夹脊穴”。临证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详辨病变脏腑及寒热虚实,对症施治。主张体育锻炼,总结五禽戏,防治疾病。因其医术精湛,多能起死

3、回生,故后世每以“华佗在世”称誉医家。张仲景—医圣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写作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元朝明朝以后被奉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陶弘景陶弘景(456年~536年)

4、,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汉字---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汉字,以下简称汉语),是由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使用和发

5、展起来的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和文字符号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古老、最独特的语言文字种类之一。★汉字---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文字和中医药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在汉字出现“隶变”而定型的秦汉时期,中医药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黄帝内经》确立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神农本草经》确立药物学基本理论、《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的临床施治原则和方剂配伍原则,使“理、法、方、药”首次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医药的学术体系。而保留这些历史信息的,正是汉字。★汉字---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在东汉许慎编纂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共收录汉字9353个,其

6、中涉及医药、卫生、保健的汉字就达1124个,其中植物名称用字613个、动物名称用字310个,矿物名称用字5个,共928个,人体骨骼、脏腑、组织器官名称用字98个,病理表现用字20个,疾病名称78种。★汉字---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据统计,与中医药有关的或直接来源于医药学著作的成语、典故达600余条,其中很多不仅保留着医药学意义,而且延伸到社会学领域,用以说明一些社会现象,因而具备了相应的社会学意义,如“针砭时弊”、“标本兼治”、“病入膏肓”、“以毒攻毒”、“肝胆相照”等。★汉字---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文字与中医药的思维方法也颇有

7、相通之处。传统中医的思维方法以形象思维、取象比类、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为主要特征,而这也正是汉字的特点。在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中,有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医古文,其目的就在于尽量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多一些古汉语的知识和素养,为学好中医药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中医药与儒释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中医道德规范的“仁爱”基础中医: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过度伤身喜、惊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各种情志活动太过,都能伤及心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8、致中和”与中医思想中庸思想对方剂名称的影响白术--补气健脾燥湿黄橘皮--理气调中,燥湿人参--补脾气甘草--补脾益气茯苓--健脾渗湿厚朴--长于行气燥湿诸药使脾胃升降得宜,既不太过,又非不及,达到“中和”的目的。功效:调阴阳,和荣卫养脾胃,增饮食治:胁肋胀满止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