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

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

ID:19530188

大小:5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3

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_第1页
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_第2页
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_第3页
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_第4页
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扶鹏老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扶鹏老师 《仅有爱是不够的》讲座整理各位好!很高兴今天以《仅有爱是不够的》这个题目进行讲座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扶鹏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和教育发展心理研究生。参加了曾奇峰精神分析连续培训、德国学校TA培训、蔡焯基抑郁症防治培训、唐登华家庭治疗培训、系统家庭治疗培训(李子勋、盛晓春、唐登华、赵旭东、刘丹、孟馥)、中澳青少年心理治疗培训、意象治疗技术培训、全国红十字会心理救援培训。2005年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006年组建心理工作室,一直在中小学担任心理咨询工作,江西教育电视台成长对话栏目专家组成员,江西心理救援队

2、咨询师。心理咨询工作中主要运用精神分析、认知、绘画、意象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常见的一般性心理问题,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睡眠障碍都有一定疗效。对于现实生活中个体成长、家庭婚恋、人际冲突、亲子教育等都有很好的个案解决经验。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你们可以反馈给我,也可以不反馈游戏叫《再选你的父母》。游戏与对父母的孝顺、尊重无关,只是进行一次特殊的心灵探索。做这个游戏很简单,只要一张白纸。不过请避开父母,尽量卸去负罪感,把情感干扰因素减到最小。在白纸上写下“再选某某的父母”,某某就是你自己。然后请你郑重地写下你为自己再选的

3、父母的名字。不必煞费苦心,你把头脑中涌出的第一个人名写下就是了。他们可以是你认识的熟人,也可以是传说中的神仙魔鬼;可以是已经逝去的皇亲国戚,也可以是依然健在的平头百姓;可以是动物植物,可以是日月星辰……给你们2分钟写下来你们现在问问自己,当我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有些怎样的感受?你们对父母的感觉各种各样,这些都是你们的父母带给你们的感受为什么做这个游戏呢?我们从自己的父母身上看到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去想自己与孩子的交往模式我们是爱孩子的,我们是怎样爱孩子的呢?今天想讲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我会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可能会和很多关于教育方法的思

4、路不一样。为什么先说教育呢,我想当大家了解教育的一些误区后,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自我的构建是如此的重要。所以,第二部分,我会谈到儿童自我的构建,我主要会去讲解温尼科特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当我们理解孩子后,我们就知道什么是精神分析上的教育模式,也就是尊重儿童自我构建的教育模式。今天时间有限,我不可能说很多,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我们熟悉的有安娜弗洛伊德,克莱因、温尼科特、斯皮茨、马勒、雅克布森等,还有法国的多尔多、阿尔莫,他们的理论作为欲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人来说,是必须学习的。他们也有相当的著作,在我们国内的,克莱因、温尼科特、多尔多的书都有。每个人的

5、理论都有我们可以去使用的东西,因人而用。在谈到儿童,我们也不能不提弗洛伊德,因为他是精神分析的鼻祖,对人的个性结构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我们在后面的讲座会听到。首先讲教育的意义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只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这样一来,教育缺失的后果就无法得到正确的估计。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只赋予它适应社会的功能。尤其目前教育体制还比较落后,为读大学,为工作而教育孩子的情况大大存在这种看法后果严重,因为这种观念中教育被认为无法触及儿童生命的根基,不是一种深刻改变儿童生命的因素。其实,根本的教育是人格的培养,是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完整心

6、理结构。我们今天的模样,和我们当时与父母的交往很有关联现在很多父母认为,我是爱孩子的,非常非常爱,可孩子为什么不爱我?孩子为什么表现得如此之差劲?因此,我们要区分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对父母之爱存在的两个误区有必要去谈谈。我们先谈谈这两个误区1.爱是永恒存在的。2.爱总是有益的。你们认为这两点对吗?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恒的吗?不是的,当父母本身从来没有得到过爱的时候,她不知道爱是什么。所以,父母只爱自己,或者连爱自己不知道他认为自己爱孩子,可给的不是爱,或者自认为是爱的东西一个做个好多年心理咨询的、生了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痛哭:太可怕了,我居然今天

7、才意识到,我对第一个孩子是那么无情。当然我从来没有打过他,总会尽力照顾他,但我不和他说话,在他面前,我没有任何感受。我脑中只有一个想法:他应该得到良好的教养。我从来没有想过他的感受,更没有想过他会有感受。因为我的妈妈就是这么对我的,她是实用型的,实用,仅此而已。我也见过不少母亲有这样的感受,她整天担心孩子的身体,是否生病了,是否安全啊当孩子要求自己吃饭穿衣,做事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不,你不会!”“你吃得到处都是”“会吃不饱的”这个时候,我们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是“虐待”,我说这个可能极端了,但到咨询室来的孩子好多这样的让孩子成为一个无能

8、的人,不是虐待是什么?爱也不一定是有益的,这也取决于父母的成长经历。有些父母爱孩子就跟爱巧克力没有区别,他们的关系是占有,而不是爱。孩子是自己的,我有权利决定他该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