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

ID:19481552

大小:7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2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1页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2页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3页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4页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8月目录一、发展基础与趋势1(一)发展基础1(二)发展趋势3二、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5(三)发展目标6三、重点任务6(一)推动规划设计技术创新,促进形成集约空间格局7(二)推动智能化技术应用,促进城市安全高效运行8(三)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促进低碳节约循环发展9(四)加强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城市环境生态宜居11(五)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促进建筑品质显著提升12(六)发展绿色建造方式,促进建筑产业提质增效13(七)推广经济适用技术,促进农

2、村环境明显改善14(八)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15四、保障措施16(一)加快科技管理改革和机制创新16(二)拓宽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17(三)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17(四)营造行业科技创新氛围17I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作部署,明确“十三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特制订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趋势(一)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3、2020年)》,围绕新型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目标,统筹推进重大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和成果推广应用,组织“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开发,行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新技术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城乡规划科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遥感监测、城镇建模仿真、城市运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了对城市规律、功能组织、安全风险的认识深度和对人口、用地发展的预测精度,提高了城乡规划、城市群规划编制科学水平。通过“多规合一”

4、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提升了空间规划统筹能力和行政审批效能。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实现规模化高效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对绿色建筑全生命期关键技术和产品设备进行了重点支持,构建了16面向建筑群和城市片区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评估诊断方法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体系,为实现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全覆盖提供保障。在不同气候区完成了上百项绿色建筑创新示范工程,有效支撑了全国3.6亿平米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城镇节能减排水平迈向新高度。突破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技术瓶颈,研发了余热

5、废热利用、北方空气源热泵等建筑供暖装备,完善和提升了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有力支撑了建筑节能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实施中德、中美等国际合作项目,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等技术发展。突破了针对不同类型水源的“从源头到龙头”多级屏障成套技术和组合工艺,为我国城市饮用水“龙头水”达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净水和水质监测关键材料与装备实现自主创新和优质制造。建立了可保证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工艺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实现国际并跑。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融合应用,探索了城市建设管理新模式。发布《智慧城市管理公

6、共信息平台》、《智慧社区建设指南》等,引导城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服务能力,形成一批智慧城市典型案例和模式。在城乡规划实施、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推广遥感技术应用,建成行业遥感应用技术平台。攻克重大技术难题,显著提升工程建造水平。16攻克了超高层及大跨建筑施工、结构安全与抗震、防火、抗风雪灾害技术等一批重大难题,工程建造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千米级超高层建筑设计建造技术体系,支撑了上海中心、广州金融中心等重大工程建设。在工业化建筑结构设计、

7、构配件生产、安装施工等方面取得技术进步。实现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和标准体系,并在深圳平安大厦、广州东塔等数千个项目中推广应用。“十二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支撑行业发展的创新供给不足,多数重点领域仍处于跟跑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间有一定差距,成果转移转化力度不够;复合型科技领军人才缺乏,行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发展趋势1.科技创新成为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

8、城镇化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和综合承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必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城市粗放管理向城市精细治理转变,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提升城镇化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