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41744
大小: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2
《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查斯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制度 1、社区矫正组织应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全面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培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 2、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学习培训可采取集中、以会带训,参观考核等多种形式。3、培训工作由各级社区矫正培训组织分级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者每年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培训情况作为社区矫正工作者年度考核的依据。监督制度 1、社区矫正工作监督主要有法律监督、矫正组织内部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 2、检察机关予以对社区矫正工作予以监督,发现矫正工作中有不
2、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3、矫正对象受到非法待遇或矫正组织未按法律规定的刑罚内容执行刑罚的,矫正对象有权向当地检察机关检举反映,向上级司法机关提出申诉。 4、上级社区矫正组织应定期检查、指导、监督下级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同级社区矫正组织内部应加强相互监督,发现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督促其改正。 5、社区矫正组织应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其职责范围、工作程序、有关制度等,接受社会监督。 6、社区矫正组织可从有关部门、知名人士、离退人员和矫正对象亲属等聘请执法监督员。 7、社区矫正组织应及时处理矫正对象或群众的举报、投诉,并反馈处理结果。8、举报、投诉和处理结
3、果应登记归档,并报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社会志愿者聘用制度1、基层社区矫正组织应建立社会志愿者队伍,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 (2)热心社区矫正工作; (3)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社会志愿者应主要从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干部、村(居)委会人员、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原所在单位人员中聘用。2、自愿参与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志愿者,向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司法所报名,符合条件的,由司法所报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聘书。3、社区志愿者主要从事以下工作(1)参与制定矫正对象矫正方案; (2)为矫正对象提供法律及心理
4、咨询;(3)与矫正对象结成对子,帮助教育矫正对象;(4)对社区矫正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5)承办社区矫正组织指派的其他工作。4、街道(乡镇)司法所负责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的联络和活动。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1、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对矫正对象提出、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解答和处理。推诿、懈怠的给予警告,屡次发生上述现象的,对其进行通报批评、戒免谈话,直到调离工作岗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法律法规处理。2、报送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影响全区工作进度;或者遇有特殊情况、问题及重大事宜不及时反映和上报,瞒报、迟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3、
5、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侵害矫正对象基本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停职检查、给予行政处分,建议调离工作岗位。4、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矫正对象脱管失控,不积极查找,不主动上报,一经发现,通报批评;导致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影响恶劣的,给予行政处分,直到调离工作岗位。5、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因失职或者违反社区矫正其它规章制度,不按程序办事,不能在指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任务,给工作造成一定危害或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戒免谈话,直到调离工作岗位;后果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6、凡出现上
6、述问题的,不得在本年度内评优、评先、入党、提拔。矫正个案制度1、针对每名矫正对象成立专门的矫正小组,指定责任人,实施矫正方案,矫正其犯罪意识。2、根据矫正对象的需求,结合犯罪类型、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现实表现等找准症结,制定矫正个案。3、司法所、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矫正对象个案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学习教育制度1、司法所根据实际情况,每月至少组织矫正对象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或活动,要有学习内容、学习计划或活动资料。2、要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促使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3、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犯罪原因、恶习程度及其思想、
7、行为、心理特征,因人施教、注重实效。4、社区矫正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入矫教育;个案矫正;思想文化及职业技术教育;心理矫正;解矫教育等。 公益劳动制度1、有劳动能力的矫正对象必须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每人每月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2、公益劳动内容为无偿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或者社会(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由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地司法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设置原则为:符合公共利益,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便于监督检查。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