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听取地方财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工作,经部领导批准,条法司组织调研小组赴XX、XX,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调研活动。在XX,调研小组听取了XX市财政局法规处、会计处、国库处、监督处、第三税收分局、监督五局和崇明县税务局对财政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XX,调研小组召开了两个座谈会,分别与XX、XX、XX、XX、福建、XX、XX、宁波等地财政厅(局)法制机构及XX、XX、嘉兴、义乌、XX市财政局同志进行座谈。调研座谈中,地方财政部门的同志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小组从
2、财政制度建设、财政执法及执法监督、财政普法、财政法制机构及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本报告。 一、地方同志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财政制度建设 各地同志充分肯定了近年来财政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大家认为,正如条法司在《财政制度建设课题调研报告》中曾经指出的,在财政制度建设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少、老、低、粗、乱”等方面的问题,给财政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少”,即某些重要的财政法律缺位,转移支付管理、非税收入管理等法律或行政法规尚未建立(XX财政局法规处、三分局、监督五局、XXXX财政厅法制处、XX省财政厅法制处、XX省财政厅法规处、XX市财政局
3、法制处);“老”,即现行财政制度法律滞后改革与发展,预算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急需修订(XX省财政厅法规处、XX省财政厅法制处、XX市财政局法制处);“低”,即财政制度立法层次偏低(XX省财政局法制处、XX市财政局);“粗”,即某些财政制度操作性不强(XX市财政局监督处、会计处、监督五局、XX省财政厅法制处、XX市财政局法制处、嘉兴市财政局);“乱”,即法律冲突现象较多存在(XX省财政厅法规处、XX市财政局法制处、嘉兴市财政局)。针对这些问题,地方同志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严格制定并执行立法计划规划。实践证明,编制财政立法规划,制定年度立法计划,是推进立法进程、提高财政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
4、。它使立法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防止匆忙立法和不必要的立法,全力保证重点立法项目,最大限度的减少立法工作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使立法做到既有现实性,又有科学性,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既注重当前,又顾及长远,从而发挥整体效应(XXXX财政厅法制处、XX市财政局法规处)。 二是坚持各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财政立法,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某一个内设机构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部门的协调配合,牵头起草单位与其他相关机构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财政立法,涉及方方面面的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故在立法中要注意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消除部门意识。财政立法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原则,
5、起草单位要耐心细心地做好解释、说服、协调工作。要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对社会各界提出的合理意见,认真研究吸纳到立法中,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要耐心细致地作解释工作,以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XX省财政厅法规处、XXXX财政厅法制处)。 三是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在立法实践中,有些经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的法规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有的在原则上或权利义务设定上和上位法相违背,有的在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幅度上超出了上位法的规定,有的几个法规相互之间存在矛盾或冲突等等。因此,要加强中央、地方立法合作,地方立法也要征询中央部门意见(XXXX财政厅法制处)。
6、 四是重视相关立法财政条款审核工作。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表现在法规草案起草、审议、修改等各个环节。尤其在起草阶段,往往都是政府的相关部门草拟草案,部门利益倾向色彩比较明显,虽然在以后的环节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但难以真正脱胎换骨。因此,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立法审核工作,从法律的角度把好增支减收的关,把好规范财政管理的关(XXXX财政厅法制处)。 五是加强地区之间交流。如XXXX财政厅在总结XX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我国第一部出台的湖南省政府非税收入条例的立法及实践经验,吸收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成果,结合XX工作实际,推动制
7、定《XX壮族XX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建议多创造条件反映各地方财政法制建设成就,组织相互交流(XXXX财政厅法制税政处)。 六是大力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近年来,条法司开展了诸如政府采购、财政监督、注册会计师管理等方面财政法律的立法后评估活动,通过跟踪评估机制的运行,不断发现政策执行中的种种问题,并逐步解决和修正。希望今后多组织相关活动(XX市财政局法规处、XX财政厅法制税政处)。 (二)关于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 地方同志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