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12232
大小:703.7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9-27
《报告精选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ZhejiangSundaEnvironmentalProtectionCO.,LTD编制日期:2011年11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2、。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1
3、三、环境质量状况15四、评价适用标准18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1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0七、环境影响分析31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7九、环保审批原则合理性分析38十、结论与建议40附件和附图: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监测数据附件3:企业营业执照附件4:立项批复附件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6:土地证附件7:审批登记表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图附图3:厂区平面布置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志远联系人孙高和通
4、讯地址合肥市包河工业园区沈阳路与上海路交口江淮重工基地内联系电话13305605009传真2249961邮政编码230051建设地点合肥市包河工业园区沈阳路与上海路交口江淮重工基地内立项审批部门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发改备[2011]343号建设性质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725)建筑面积(平方米)8057绿化面积(平方米)依托原厂区绿化总投资(万元)47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3年4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由安徽
5、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同投资,是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试点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汽车关键部件试验装置及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等系列汽车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装备生产建设项目为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的新增建设项目,主要进行车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生产研发。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包河工业园区沈阳路与上海路交叉口江淮重工基地内-19-,占地面积29997平方米。本建设项目投资4700万元,在原厂区内新建一座联合厂房及配套公用设施,新增总建筑面积8057平方米,购置现代化的车用电机及电机控
6、制器生产线、全激光视觉SMT表面贴装生产线、台架试验装置、测试开发设施等先进高效的加工及检测设备,使公司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车用电驱动系统制造基地,产品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项目技改完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套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产值12200万元,新增利税总额1688.93万元,其中利润1425.59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7、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状况,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编制依据(1)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08.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次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2008.2.28);(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8、.4.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