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05572
大小:89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6
《中国古代政治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政治史时空定位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制,形成“家天下”局面;分封制、宗法制将族权与政权结合,形成“家国一体”局面。3.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确立于秦朝,误以为其起源也在秦朝。事实上,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变法
2、过程中,就纷纷在地方上设立郡县。表明,战国时期区域性的中央集权制就已经出现。三.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1)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统一。(2)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持久性。2.消极影响(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
3、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四.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专制主义是一种中央内部的决策方式,即一切事务由中央的某一人来决断,在古代主要体现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上。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采用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是削弱地方的权力,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五.自秦至明清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1.演变(1)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皇位的不可僭越。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汉朝:汉武
4、帝重用身边工作的人,建立中朝,削弱三公职权。(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者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使军国大权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从而有效地巩固皇权。(4)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5)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6)清朝:清朝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皇权更进一步加强。2.趋势:在君权与相权的权力之争中,通过分割相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说明了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走上极端。六.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两对基本矛盾贯穿始终
5、:一是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分化削弱,最后被取消。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中国古代加强专制集权的最主要措施是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最终集权于中央或者皇帝,但是“分化事权”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从而使财政负担过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古希腊、古罗马)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但不能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1.(2013·海南卷)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
6、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2.(2013·北京卷)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3.史学家张荫麟先生(1905-1943)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父系
7、家长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禅让制4.(2013·课标Ⅰ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2013·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