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396783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5
《邵芷耘《楚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難句解讀表解說者邵芷耘日期99.12.25書名《楚辭》篇名卷數〈九歌‧國殤〉原典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難句說明一、辭語注釋1.吳戈《山帶閣注》:「戈,平頭戟。吳人工為之,若《考工記》所謂吳粵之劍也。」吳國所製的戈,當時最鋒利。這裡用吳戈並非實指,指是比
2、喻武器精良。犀甲《山帶閣注》:「以犀皮為鎧。」 十八般武器:是中國傳統兵器的總稱,每一「般」下,都各有許多形製、功能不同的衍生兵器。一九六二年中國北京武術運動協會所定為:刀、槍、戟、劍、斧、鉞、勾、杈、鞭、(金間)、錘、鈲、钂、棍、槊、棒、枴子、流星。以下列舉說明。 刀:由古代腰刀演變而來的。單刀尚勇猛兇,動作多纏頭裹腦。尤其要求手的動作要配合。雙刀要求兩手配合一致,多用刀花,步法要活。 棍:為兵器之母,所以有「未學長兵先學棍,短兵之首是單刀」的通則。 槍:在兵器之中,槍的練習是最吃力,最難掌握的,但是他的威力和運
3、用在所有的兵器中也是最強的,因些大部分的兵器,在招式的運用上的假想對手莫不以槍為主,所以古時候的武術家才會叫槍為「百兵之王」。 戟:長戟有青龍戟、方天戟,不可舞花,俗稱「劍無纏戟無花」。短戟有單雙月牙之分,戟法有:探、片、搜、提、撲、折。-3- 劍:是防身兵器,文人,武士都喜歡佩帶。用雙劍時多舞花及行步靈活。劍的練法尚輕巧,有謂「刀如猛虎、劍如鳳舞」,必須身手配合,靈活多變。劍為短兵之尊。一般人常窮畢身之力以練習、鑽研,因為它的細微,學問的深奧,所以有「百日刀、千日棍、萬日劍」的說法。 勾:勾的月牙取自戟的月牙,尾部
4、的刺取自槍而成,勾身的刃來自劍,唯一勾鋒是其獨有。勾是多刃兵器,有鑽、勾、月牙、刃,故用時不可舞花及纏頭裹腦,重身法和行步,有「勾走浪式」之說。 鞭:有單、雙鞭,有竹節鋼鞭、十三節水磨鋼鞭、七節鋼鞭。軟鞭有九節鞭、十一節鞭、繩鞭、杆子鞭。九節鞭用鋼製,節節有鐵環相連。1.轂:車的輪軸。古代戰車軸凸出輪外,所以會錯轂。車錯轂,指雙方戰車交錯在一起。短兵:指刀劍一類的短武器。接:《集注》:「言戎車相追,輪轂交錯,長兵不施,故用刀劍以相接擊也。」2.蔽日若雲:都是形容多的樣子。3.矢交墜:指流矢在雙方的陣地前紛紛墜落。4.
5、凌:侵犯。躐:踐踏。章句》:「凌,犯也;躐,踐也。」5.殪:斃。右:指右側驂馬。6.霾:《通釋》:「霾與埋通。」此處指車輪深陷於地下。縶:《章句》:「縶,絆也。」7.援:拿起。枹:鼓槌。玉枹,崁玉為飾的鼓槌。8.天時懟:《集注》:「懟,怨也。」天時,天象。這句說天怨神怒,也就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意思。但「天時懟」也可理解為天陰沈的,像要塌下來的樣子。《章句》:「懟,落也。」威靈:威嚴的神靈。懟,作墜。9.出不入:與「往不反」同義。反,同「返」。10.忽:渺茫而蕭索。超遠:即遙遠。「平原忽」與「路超遠」意近。這兩句用重複的
6、詞組,強調將士們離家遠征勇往直前,誓死不回的決心。11.秦弓:這裡與「吳戈」的意思相同,指用最好的弓。秦國製的弓當時最強。《補注》:「《漢書地理志》云:『秦地迫近戎狄以射獵為先,又秦有南山檀柘可為弓干。』」12.懲:《集注》:「創艾也。」這句說身可殺而心不可屈。13.勇:指精神勇敢。武:指武力強大。14.不可凌:志不可奪。15.神:指精神。神以靈,指死而有知,英靈不泯。-3-1.毅:威武不屈。鬼雄:鬼中的雄傑。《章句》:「言國殤既死之後,精神強壯,魂魄武毅,長為百鬼之雄傑也。」「魂魄毅」一本作「子魂魄」。二、篇旨說明
7、 國殤是泛指為國而戰死的將士。洪興祖《楚辭補注》:「謂死於國事者。《小爾雅》曰:無主之鬼謂之殤。」對「死于國事者」之說,後世大都無異詞,但對「殤」的解釋,稍有不同。如蔣驥〈山帶閣注楚辭〉即約:「不成喪曰殤。」戴震《屈原賦注》解釋較全面而明確,說:「殤之義二:男女未冠(二十歲)笄(十五歲)而死者,謂之殤;在外而死者,謂之殤。殤之言殤也。國殤,死國事,則所以別於二者之殤也。歌此以吊之,通篇直賦其事。」篇章所描寫的戰爭畫面,非一兩次戰役的寫照,而是楚國多年爭霸歷史中的典型概括。 三、內容說明 篇中歌頌在
8、衛國戰爭中英雄們的崇高品質,堅強鬥志;最後以「魂魄毅兮為鬼雄」作結,對國恥的洗雪寄予無窮希望,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敵愾心情。由此可看到屈原愛國情感與人民血肉相聯之處。 主題思想的不同,決定了本篇與〈九歌〉其他各篇藝術上的差異。表現手法上,本篇正如戴震〈屈原賦注〉所說的是「直賦其事」的手法,對戰爭局面進行了集中的描繪,灑墨如潑。另外,作品描寫的場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