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363404
大小:141.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9-22
《课题名称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EGA050204课题类别: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课题资助经费:1万学科分类:教育发展战略课题鉴定时间:2010年7月课题负责人:刘新玲教授福州大学主要成员:蓝华生白丽英苏淑珍杨优君张金霞陈隽研究总报告序言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未成年人问题,不管是制定宪法,还是参与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都对青少年儿童做出了保护性规定。同时也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
2、律和其他涉及青少年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同样属于“祖国花朵”的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却成为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尽管他们的生存和教育状况远不如正常儿童,然而他们却很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同情。因为他们是罪犯的孩子。世人通常会把对其父母的痛恨及厌恶延伸到这些孩子的身上。在其父母被判刑入狱、丧失对孩子监护权的同时,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也失去了保障。教育的缺失,使他们本来就敏感、自卑、充满仇视和报复的幼小心灵更加不健全。同时也失去了社会化的正常渠道。有的孩子从小无人看管,在社会上流浪,遭人歧视
3、、生活无依,偷、抢、暴躁、易怒,甚至攻击行为是这些孩子常见的现象。教育的缺失,使他们缺乏分辨能力,往往把自己家庭的悲剧归根于抓他们父母的警察,所以憎恨警察、仇视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最不安定的因素。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存和教育权益保障的缺失,又构成了服刑家长新的不安定因素。据山东省女子监狱的调查,在押犯人中,55%的犯人子女是未成年人。他们在狱中服刑改造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他们的子女。一些犯人因牵挂在外流浪的子女而无心改造。在我国,监狱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总数已逾60万①司法部:半数以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堪忧.中国青年报.200
4、6-07-04。保障其中困难者最基本的生存和教育权利,对于服刑人员的矫治和改造,对于其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中,这个问题却被社会边缘化了。从我国司法行政部门职责讲,罪犯子女不是直接的工作对象。他们的职责是对在押服刑犯人进行改造,还对一些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等,没有代表政府行使福利救助的职能。即便是专门负责安置帮教的部门,罪犯子女也只是工作的一个边缘地带,其工作主要是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继续教育、就业等提供帮助。从民政部门的现有职能看,主要救助对象是孤儿、弃婴。罪犯子女既非孤儿(父母
5、尚在),又非弃婴,所以很难进入民政部门的视野。目前我国关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养育权益保护,缺乏独立的法律规定;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是空白;在实际操作上,只有极个别的社会力量介入;在社会上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状况无论是短期和长期,都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养育权益保障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这个群体以及他们服刑父母的改造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保障人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长远意义。摘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个特殊的群体,父母入狱造成了他们事实监护人的缺失,其生存和教育权益得不到保障,严
6、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危害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本项目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描述和分析了我国60余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现状,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居多,且上学年龄普遍大于正常孩子。父母入狱与孩子辍学显著相关,监护人事实上的缺失或不完整,使孩子的家庭教育和管理大打折扣,经济困境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教育质量,且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受影响更大。居住环境中不良的人文氛围,严重影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正常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研究显示,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救助大致从1996年开始,民间非政府组织是主要救助主体。十多年来,在救助方式上探
7、索出了:集中和中长期助养为主的长期救助和短期救助、集中救助与分散救助、民间救助和政府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救助程序逐步程序化。但被救助的孩子成绩普遍在中等或偏下,心理情况基本健康。研究在充分肯定了法制建设越来越重视对未成年人合法利益保护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存、教育权益保障实践中政府的缺位。并建议:政府应配合国家立法,担当起保护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最基本的生存与教育权的责任;通过制度安排,制定和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法律援助的落实。政府还可以运用公共权力,为民间救助机构的存在创造宽松条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鼓励和支
8、持有条件的个人或组织成立保护、代养服刑人员子女的机构,发展寄养制度,有效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