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ID:19309474

大小:8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2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1页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2页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3页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4页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外高等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0×3分)1.辟雍2.国子监3.哲学王4.梅贻琦5.《万国公报》6.威斯康辛理想(idea)7.教师基比特(guilds)8.《大学的理想》(theidealofuniversity)9.《三经新义》10.洪堡二、论述题(6×20分)1.比较中国的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2.叙述清末新政中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3.试述科举制度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原因。4.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为例,谈谈学生与大学关系的流变。5.有专家说大学正在或已经由社会的边缘转向社会大舞台的中心,从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6.

2、古代希腊和古代印度都有高等教育,比较它们的异同。参考答案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外高等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0×3分)1.辟雍:亦作“璧雍”,西周大学,设于王城。西周鼎盛时期,形成了“礼”、“乐”、“射”、“御”、“书”、“数”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体系。与此相应,辟雍的建筑也有变化,发展为整齐对称的四合院式课堂。按方位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专名。东面称为东序,又叫东胶或东学;西面称瞽宗,又叫西雍或西学;南面称成均,又叫南学;北面称上庠,又叫北学;中间称太学,又叫中学。总名为辟雍。“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学生按季节轮流到瞽宗学礼,到上庠读书,到成均、东序学习乐舞

3、和射艺。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以存古制,但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仅为祭祀之所。2.国子监:中国古代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西晋时设国子学,北齐改名国子寺,皆为最高学府。隋开皇初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以及算学,成为专门教育机构。唐承隋制,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广文馆,始设祭酒、司业为正副主观职官。唐代设有东都国子监。宋代国子监亦分置西京与东京两地。金国子监以宗室、外戚皇后大功以上亲属以及诸功臣和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十五岁以上者为入学对象。初设祭酒、司业、监承各一员。元设国子监、蒙古国子监、回回国子监,分领国子学

4、、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宋、明、清国子监皆兼具行政与教学双重职能。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废止。3.哲学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培养目标。柏拉图在《理想国》种构想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在这种国度,统治者非单纯的政治家和不问实际政治的哲学家,而是集政治权力和哲学思考于一身的哲学王。认为除非哲学家变成国王,或者国王或统治者能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哲学与政治相结合,排斥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此外别无他法使国家或个人得到幸福。柏拉图认为只有极少数人,经艰难而长期的教育过程,才能成为哲学王,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因拥有以永恒不变的理念为对象的真知识

5、,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哲学王从事公职的目的不是为建立个人的非常事业以彪炳史册,而是尽宗教对国家的责任;一旦未来的统治者训练成熟,便飘然隐退,安享晚年。4.梅贻琦:中国教育家。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出生于天津。1908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南开学堂。1909年赴美国留学,次年入吴士脱工学院习电机工程,1914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秋回国。1915年任清华学校教授。1921年以公费赴美国入芝加哥大学进修,1922年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同年回国,继续在清华学校任教。1925年被选为教务长。1928年11月受命为清华留美监督处监督。1931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主张办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

6、术,二是造就人才。认为清华大学学术上要向高深专精方面努力。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常委会主席。1948年客居美国,1955年至台湾,任新竹清华大学原子研究所所长。5.《万国公报》:美、英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中文报刊。原名《中国教会新报》,又称《教会新报》。它创刊于1868年9月5日,终刊于1907年12月,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前6年取名《教会新报》,自1875年的301期起,易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7月停刊;1889年2月复刊,中文刊名仍叫《万国公报》,是以新教士为主体的在华西人组成的广学会的机关刊物。初期以教徒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宣传宗教为主。改名《万国公

7、报》后,增加介绍西学等内容,以上层官绅与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除继续宣传基督教义外,更注重刊登时论及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与自然科学等译著,成为一本综合性的时事政治刊物。在中日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登载鼓吹变革的时论明显增多,主张中国在外交上联英拒俄,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在内政上广辟商埠、筑路采矿、聘用洋员等。这些观点,对部分洋务派官吏和维新派人士产生过影响。其目的是希望中国按照它所提出的方案,进行社会改良,以逐步加深中国的殖民地化。6.威斯康辛理想(idea):20世纪初发端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