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300676
大小:199.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9-26
《巴中司法局责任清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巴中市司法局责任清单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规章,拟订司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拟订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和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各区县、各行业的法治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三)指导、监督律师工作、公证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负责行政处罚工作。(四)监督管理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负责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业的统计监测工作。(五)指导、监督基层司法所建设和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六)组织承办自贡考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关工作
2、。(七)协助省司法厅管理辖区监狱,负责辖区监狱党建工作。(八)负责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负责仲裁登记的有关工作。(九)负责司法行政系统的依法行政工作,监督管理所属社团组织。(十)指导司法行政系统计划、财务工作,负责车辆等物资装备的指导管理工作。(十一)指导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协助区县管理司法局的领导干部,负责司法行政系统警务管理和警务督察工作。(十二)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十三)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职责边界-33-根据《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办法》、司法部
3、、中央综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加强刑满释放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司发〔2015〕8号)相关文件规定。(一)与公安机关的有关职责分工。核实、落实户口,对重点帮教对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不脱管、不失控,严防重新犯罪。(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的有关职责分工。领导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三)与民政部门的有关职责分工。对无家可
4、归、无业可就、暂无能力自谋职业、生活无着落或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刑释人员,提供社会救济。(四)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有关职责分工。负责将刑释人员安置就业列入失业人员劳动就业规划,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疏通就业渠道,为其创造就业条件,协助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五)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职责分工。对刑释人员依法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应一视同仁,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从事个体经营确有困难的,应适当减免管理费。(六)与税务部门的有关职责分工。对过渡性安置企业和自谋职业的刑释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劳动部门认可
5、,按有关规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七)与财政部门的有关职责分工。要确保安置帮教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八)与共青团的有关职责分工。参与配合对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特别是做好对青少年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关心其回归社会后的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九)与妇联的有关职责分工。参与配合对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特别是做好对女性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关心其回归社会后的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十)与金融机构的有关职责分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支持。(十一)与教育部门的有关职责分工。刑满释放人员继续入学接受教育的,
6、符合资助和减免政策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资助。-33-巴中市司法局责任清单序号1权力类型行政许可权力项目名称律师事务所(分所)设立、变更、注销许可责任主体法制科(行政审批科)责任事项1.受理责任:公示开展行政许可的法定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联系电话等。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2.审查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意见。3.决定责任:作出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许可决定的初审意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4.事后监督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
7、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5.其他责任: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追责情形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四川省行政审批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监督电话0827-5264260-33-巴中市司法局责任清单序号2权力类型行政许可权力项目名称律师执业、变更、注销许可责任主体法制科(行政审批科)责任事项1.受理责任:公示开展行政许可的法定依据、
8、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联系电话等。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2.审查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意见。3.决定责任:作出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许可决定的初审意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4.事后监督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