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82088
大小:31.4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30
《城管局政风行风工作自查自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管局政风行风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今年以来,我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围绕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力推行文明服务,着力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工作作风和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实现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n找范文,到大秘书网] 一、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市纠风办的指导下,结合政风行风评议部署,我局不折不扣地开展了民主评议工作
2、,认真抓好各个环节。 领导高度重视,落实机构人员 按照上级对评议工作的要求,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把评议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纳入了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及时召开了局办公会,专题研究和讨论了如何搞好评议工作,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行风评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我局监察室根据通办发[XX]18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行风评议的实施意见,并将评议内容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我们还到相关单位学习行风评议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3、,使我们的行评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注重实效。由于组织健全,责任分明,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从而使我局的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深入宣传发动,整体推进评议 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扩大宣传范围,注重宣传效果,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政风行风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了解城市管理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了解评议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1、动员部署。局召开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对评议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要求把政风行风工作纳入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作为
4、系统工程抓;纳入廉政建设的整体安排,作为长期工作抓;纳入领导责任制,作为目标任务抓。各部门把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普遍制定了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2、组织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广大职工认为开展评议工作,是对城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全面考评,可以及时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整改提高,以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提高城管工作的公信力和知名度。 3、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以及简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我们把宣传工作贯彻于执法工作的全过程,与电视台、
5、日报、大众网、党政信息网形成协作关系,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和内部简报宣传了我局的工作机制、工作作风和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有关事迹,在市级以上报刊发稿20余篇、电视台发稿10余条。局机关大院设置了政务公示栏,局大门显著位置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勇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理解城管执法工作的良好氛围。 广泛征求意见,畅通评议渠道 1、印发《市城市管理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征求意见函》共计份,分发给市直机关各单位、服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诚恳征求意见。 2、印发了《机关干部职工政风行风评议自查表》,要求
6、每个干部职工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查找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工作纪律、勤政廉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自查自纠报告。 3、召开政风行风征求意见座谈会。我们结合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召开座谈会,相继召集服务企事业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群众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城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4、“上街头、进社区”找差距、寻意见。组织局领导、机关科室和下属单位的负责同志共40余人先后分6批次走进市区街头、各住宅小区宣传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7、条例等相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自查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风行风评议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政风行风的根本转变,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局的各项工作职能,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更好的服务通州经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围绕这一目的,我们把查找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我局近年以来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 人力、财力、执法装备与我们所承担的执法任务相比严重不足。执法经费、执法装备的不足也影响了我们执法的效果。 规章制度的落实
8、还有差距。我们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在贯彻执行上与要求还有差距,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也不够,个别制度还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在实际中得到落实。 工作质量和水平还不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由于平时忙于具体业务工作,忽视政策法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新,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政务公开透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