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

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

ID:19280561

大小:29.8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30

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_第1页
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_第2页
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_第3页
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_第4页
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制带肋底板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甘肃安居新科建材有限公司2014年8月22日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GB50204-2002》。2、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3、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甘11G13》。4、所使用工程结构施工图。二、生产工艺(一)生产准备1、加工场地应为砼压光地面,光滑、平整,表面不允许出现麻面现象,张拉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2、JS500混凝土搅拌机、自动上料系统、PL1200Y混凝土配料机、预应力张拉设备,ZL-5b预应力检

2、测仪、坍落度检测筒2个、钢尺等。3、材料准备(1)钢丝:采用低松弛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性能符合GB/T5223-2002的规定。(2)水泥:强度大于等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及设计要求选用,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进场复试报告单。(3)粗细骨料:砂子采用中砂,粗骨料采用5-20mm的碎石,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试报告单。(4)外加剂: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试报告单,严禁使用含氯盐的外加剂。(5)砼强度等级:板标志跨度2100-5400mm时为C40,5700-6600mm时为C50。(二)

3、主要质量要求和生产工艺过程控制1、材料质量要求(1)水泥应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规定。强度等级符合42.5级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进场批应随机抽样复试,强度等级和安定性必须合格并有复验合格报告单。(2)砂应为中砂,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的相关规定。进场批常规检验项目,应进行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3.0%)及泥块含量(≤1.0%)的随机抽样检试验,并有合格的试验报告单。对各批进场的同一砂源地的砂尚应有坚固性、碱活性、有害物质含量符合规定的试验报告单。(3)石子为碎

4、石,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相关规定。进场批常规检验项目:颗粒级配(最大颗粒直径20mm)、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针状颗粒含量(≤15%)的随机抽样检验,并有合格的报告单。对各进场批和同一石子源产地的石子,尚应有压碎指标(≤12%)、坚固性、碱活性、有害物质含量的检验符合规定的报验单。(4)减水剂应有包括:PH值、密(细)度、减水率在内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掺加此种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检验报告及产品说明书。(5)钢筋质量要求ФH5低松弛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预应力主筋),必须有

5、符合GB/T5223-2002标准规定的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批复试合格报告单。构造钢筋、附加钢筋(特别是板肋两端兼作吊装用孔处的附加钢筋)应有符合GB1499.2-2007相关规定的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批复试合格报告单。2、混凝土质量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应有符合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的配合比试配报告单和配合比通知单。(2)每盘混凝土拌制必须对各种原材料进行(重量)计量,计量误差:水泥、外加剂、水为±2%;砂、石为±3%。(3)出机和浇筑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在试配报告单规定的范围之内。(4)混凝土强度等级

6、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以现场工作班随机取留的各检验批的立方体(100×100×100mm)试块,标养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按GB50107-2010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确认,且必须合格。3、生产工艺过程控制(1)预应力钢筋1)采用一次张拉法,即一次就拉到张拉控制应力σcon,根据DBJT25-125-2011图集,σcon=0.55׃ptk=0.55×1570=863.5N/mm2。2)同一生产板线钢筋张拉顺序应从中间向两边对称交替进行。3)同一工作班同类型、同规格钢丝应进行全数逐根观察检查,其数量、位置、间距应有隐验记录。发现松(滑)

7、脱、裂等钢筋应更换并做好记录。4)全数观察检查完和张拉完1h后,对该批张拉不超过300根的钢丝应随机抽取3根检查实际建立的拉应力值,并做记录。当实际建立的拉应力值与预应力检测规定值偏差百分率不超过±5%时为合格。5)张拉并检测合格的预应力钢丝应尽快浇筑砼,浇筑过程中尚应对处于裸露状态那一部分钢丝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踩踏)扰动和污染。(2)混凝土拌筑1)必须有使用进场原材料进行试配试验和试配报告单及配合比通知单。拌筑现场应执行配合比挂牌,并应特别注明配合比中砂的实测含水率数据。2)检查材料计量,每个工作班不少于两次并有记录。每盘材料计

8、量偏差:水、水泥、外加剂≤2%;砂、石≤3.0%。对砂子尚应随机抽样检查含水率并有记录。当含水率大于2%时,应对配合比用水、用砂量作减增调整且有记录。3)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每个工作班在拌合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检查不少于两次,并有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