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76445
大小:6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30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8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一、顶管方案1.机头选型本工程由于一次顶进距离较长,为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确保绝对工程安全,我公司根据以住施工经验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其基本原理是主轴偏心回转运动的泥水平衡顶管机,其刀盘的正面,开口比较大,便于大块的卵石等能进入顶管机内,刀盘正面上下两个泥土和石块的进口,其开口的面积约占顶管机全断面的15%~20%。18刀盘由设在主轴左右两侧的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是通过行星减速器带动小齿轮,然后再带动设在中心的大齿轮。大齿轮与主轴及轧辊联接成一体。主轴的左端安装有刀盘。这样,只要刀盘驱动电机转动,刀盘也就转动,同时
2、轧辊也转动。在掘进机工作时,刀盘在一边旋转切削土砂的同时还一边作偏心运动把石块轧碎。被轧碎的石块只有比泥土仓内与泥水仓联接的间隙小才能进入掘进机的泥水仓,然后从排泥管中被排出。另外,由于刀盘运动过程中,泥土仓和泥水仓中的间隙也不断地由最小变到最大这样循环变化着,因此,它除了有轧碎小块石头的功能以外还始终能保证进水泵的泥水能通过此间隙到达泥土仓中,从而保证了掘进机不仅在砂土中,即使在粘土中也能正常工作。本掘进机的优点是:A、顶管机、主千斤顶、泥水循环系统和泥水分离装置(DESANDMAN)成套化。B、该机能适用各种土壤条件,如粘质土、砂土、砂砾混合卵石土和软岩上。C、使用安装
3、在轨道上的主顶油缸。一次顶进长度超过100m。D、该机由一人在地面遥控操纵即可。E、可在控制台上进行电视监测及方向控制,精度高。带有ISEKI专利的RSG双光靶方向控制系统,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可以将方向误差控制在10mm之内!F、使用主千斤顶不间断便可单独顶进一节管子。18G、泥水分离装置DESANDMAN是一种密封性好,操作灵活的分离系统,且能节省安装空间。此机型在现今使用较广,我们有着成功施工经验、技术成熟、可靠,对土层扰动少的特点。偏心破碎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是根据含水量较高的沙砾土而专门设计的。因此特别适应本工地基顶管的施工。2.平面布置、井内布置及管内布置(1)在工作
4、井范围内实行全封闭隔离施工并布置以下必要的设施,地面指挥监测中心、办公室、仓库、配电间、冷作间等。布局要合理,环境整洁、卫生,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2)现场布置采用25t汽吊,设备进场时,采用25t汽车吊。(3)管道顶进时,现场管材吊放设备仍采用25T汽车吊进行吊放下管。(4)井内布置 工作井井内布置主要是后靠背、导轨、主顶油缸、油泵动力站、钢制扶梯等。 3.出土方案 泥水平衡式顶管的出土采用全自动的泥水输送方式,被挖掘的土通过在机舱内的搅拌和泥水形成泥浆,然后由泥浆泵抽出,高速排土。在沉井上部砌2只泥浆池(循环池、沉淀池)。沉淀的余土外运需按文明施工要求和
5、渣土处理办法,运到永久堆土点,不得污染沿途道路环境。184.顶力计算 P=fγD1[2H+(2H+D1)tg²(45°-Ф/2)+ω/γD1]L+PF式中P——计算的总顶力(KN);γ——管道所处土层的重力密度(KN/m³);D1——管道外径(m);H——管道顶部以上覆盖土层厚度(m);Ф——管道所处土层的内摩擦角(°);ω——管道单位长度的自重(KN/m);L——管道的计算顶进长度(m);f——顶进时,管道表面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的摩擦系数;PF——工具管的迎面阻力(KN)。以D1500管为例:在长距离顶进过程中,当顶进阻力超过容许总顶力时,无法一次达到顶进距离时,需设置
6、中继间分段接力顶力。因本顶管工程的顶进长度均未超过100米,故而不考虑在顶进时加设中继间,只采用触变泥浆注浆工艺。5.出洞方案为防止出洞口及顶进过程中泥水压力过大涌入工作井内,在洞口内预先安装一个单法兰穿墙钢套管,用于安装橡胶止水圈及止水封板。由于顶进距离长,造成管材表面及F型钢套环、砂等对橡胶止水圈不可避免的磨损,需经常更换橡胶止水圈。因此,我们在洞口18里侧增加一道橡胶止水圈,当需更换外部橡胶止水法兰时,洞口内部的橡胶止水圈可防止地下水进入井内。6.测量以及设备安装6.l、测量的方法(以矩形工作、接收井为例,圆形方法相同)(1)、通视条件下的测量1.1.1使用交汇法引工
7、作井及接收井预留洞口中心至各自的井壁。置经纬仪至A点,后视B点,作BA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C。保证C、A、B在一条轴线上,置经纬仪在C点上,后视A点,在工作井井壁上定出一点A,,置激光经纬仪基座于井下D点,并抄平固定激光经纬仪架,置经纬仪于A点,后视B点,在激光经纬仪器架上定出D点,D点同A,,A,B点在竖直方向上成一直线,安装激光经纬仪于仪器架上,对中D点,后视A,点,依设计轴线打好角度,既可定出轴线。(2)、不通视条件下的测量①引出A、B两点后可根据导线法以及平移法定出C、D、A,其余步骤同通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