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设备检修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一、目的:为了规范分厂设备检修制度特制定以下检修规程。二、齿轮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减速器的维护和检修。1.2结构简述本机主要由机壳、齿轮、轴、轴承和电机等组成。结构形式为剖分全封式。1.3技术性能输入轴转速不大于30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40~70℃,适用于正反两向运转;传动比为2.5~50。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减速机及电机各零部件完整齐全。2.1.2地脚螺栓及各连接螺栓、螺母紧固。基础、机座稳固可靠。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2.1.4各部配合、安装间隙均符合要求。2.2运行性能2.2.1设备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2.2.2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2.2.3各部温度、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2.2.4性能参数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技术资料2.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填写及时、准确。2.3.2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及易损配件图。2.3.3设备运转、缺陷及事故有记录。2.3.4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2.4设备及环境2.4.1器体油漆完整,清洁光亮,外表无灰尘及油垢。2.4.2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和废液,环境整齐、整洁。2.4.3各连接面、油位计、视镜、轴封处均无渗漏。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56 3.1.1随时注意减速器在运转中有无异声。3.1.2检查油面,加油时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及技术规程,认真做到“五定、过滤”。3.1.3检查有无不正常的振动,温度是否符合规定。3.1.4检查器体上下结合面和轴封处泄露情况,如有滴漏及时处理。3.1.5观察电流表所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并做好记录。3.1.6设备和现场要经常保持清洁,无积灰、无油垢。3.2定期检查3.2.1每月测定减速器各轴承部位的振动情况,并做好记录。3.2.2大中修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状态检测分析。3.2.3设备长期不用需进行油封,妥善保管。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下表:序号现象原因处理方法1结合面或轴端漏油1.油液面过高1.放油至标准液面2.轴封损坏2.更换轴封3.上下结合面螺栓没拧紧或平面变形3.拧紧螺栓或研磨平面4.上下结合面密封失效4.更换密封2温度过高1.轴承损坏1.更换轴承2.缺油2.加油3.超负荷运转3.降低负荷3运转时有杂音1.各部轴承损坏1.更换轴承2.齿轮磨损严重2.更换齿轮4减速器振幅过大1.连接轴不同心1.调整使其同心2.地脚或连接件松动2.紧固连接件3.零件损坏3.更换零部件5电机过热输出轴扭力过载检查零部件是否有传动载卡阻现象3.4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3.4.1突然发生严重异常响声。3.4.2突然振动过大。56 3.4.3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3.4.4输出轴连接器销扭断或变形。3.4.5其他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4.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4.1检修周期4.1.1小修一般3~6个月。4.1.1中修一般12个月。4.1.2大修一般36个月。检修周期可随主机检修周期变更。4.2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紧固松动的螺栓。4.2.1.2检查更换联轴器上的易损件。4.2.1.3消除漏油现象。4.2.1.4调整传动轴的轴间隙。4.2.1.5修理安全防护装置。4.2.2中修4.2.2.1包括小修内容。4.2.2.2清洗机壳,更换润滑油。4.2.2.3检查、修理或更换被磨损的主动齿轮或轴。4.2.2.4检查更换滚动轴承及修理挡油板。4.2.2.5测量啮合间隙,修理齿轮面及轴。4.2.3大修4.2.3.1包括中修项目。4.2.3.2检查修理或更换从动齿轮或轴。4.2.3.3对磨损的轴承座进行修复。4.2.3.4修理刮研上下机壳的结合面或更换壳体。4.2.3.5刷漆防腐。5.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5.1轴5.1.1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如轴颈处过度磨损,可用堆焊、喷涂或电镀等方法修复。56 5.1.2键槽磨损后,在结构和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可比原设计放大一个级别,或原键槽的180℃或90℃处重新开键一次。5.1.3轴中心线直线度为φ0.02mm。5.2齿轮5.2.1齿轮内孔圆度、圆柱度、粗糙度必须符合于样要求。磨损过大可用扩孔镶套法行修复。5.2.2齿轮一侧齿面发生磨损或疲劳点蚀后,如结构上允许,可成对调向使用。5.2.3如经济上许可,齿轮也可用堆焊、镶环或镶齿等方法修复。5.2.4键槽磨损后同本规程5.1.3条同样处理。5.2.5齿轮与轴的装配多数采用压力机压入。如采用加热法进行装配,加热温度一般不大于350℃。5.2.6渐开线圆柱齿轮5.2.6.1齿轮与轴装配后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5.2.6.2两齿轮啮合时,接触面必须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上下。5.2.7圆锥齿轮5.2.7.1齿轮与轴装配后不得有歪斜现象。5.2.7.2两齿轮啮合时,接触面必须均匀地分布在节线上下,一般空载时接触面应靠近锥齿轮小端。5.2.7.3齿轮啮合不贴实,可在大齿轮上修正赤形来调整。5.2.7.4一般小齿轮的轴向定位以大齿轮的轴心线为基准来确定,而大齿轮一般以调侧向间隙决定轴向位置。5.2.8圆弧齿轮两齿轮啮合时,啮合接触面的正确位置应均匀地分布在名义接触迹线的上下两侧。5.3机壳5.3.1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可采用着色法检查,再根据着色情况进行机械或人工研磨。5.3.2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在未紧固螺栓时,可用0.05塞尺检查剖分面接触的密封性,尺塞入深度不大于剖分面的1/3。如达不到要求,可用着色法检查研磨,接触点不应少于2.5点/cm2。5.3.3轴承孔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将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各去掉约1mm,并研磨合格,再用螺栓把上下机壳连接在一起,用镗床将孔加工至规定尺寸。5.3.4轴承孔表面粗糙度为1.6,配合公差为H7。56 5.3.5机壳局部破裂时,如强度上许可,可用镶补、贴补、粘接、焊接等方法修复。5.3.6机壳安装时,应在结合面上涂密封胶,以保证其密封性。5.4轴承5.4.1滚动轴承应转动自如,无杂音,滚珠、滚柱及内外圈的表面应无麻点、锈痕及分层现象。5.4.2轴承的拆卸和安装须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直接敲打。5.4.3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5.5联轴器5.5.1拆卸联轴器须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直接敲打。5.5.2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找正应符合下表规定:外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径向位移轴向倾斜φ90~160mm2.5mm<0.05mm<0.2/1000φ195~220mm3mmφ280~320mm4mm<0.08mmφ360~410mm5mmφ480mm6mm<0.10mm<0.2/10005.6润滑系统5.6.1泵缸与柱塞径向间隙为0.03~0.05mm。5.6.2止回钢球与阀座配合严密,止回作用良好,滚子在销轴上应转动自如。5.6.3保持油路畅通。5.6.4组装后应立即加入润滑油。6.试车与验收(一般同主机同时进行)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1.1检查润滑油及油质,应符合要求。6.1.2检查机体、零部件,应完整齐全,各连接件、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6.1.3各密封处及接合处不得有渗油现象。6.1.4盘车无异常响声。6.2空负荷试车6.2.1油路畅通,油泵工作正常。6.2.2在额定转速下进行正、反向空载试验,时间不少于半小时。6.2.3运转平稳正常,不得有冲击、振动和不正常响声。56 6.3负荷试车6.3.1在额定负载和额定转速下,最高油温不超过85℃,电机直联型最高油温不超过80℃。6.3.2减速机运转平稳正常,不得有冲击、振动和不正常响声。6.3.3负荷试车不少于八小时。6.4验收6.4.1检修质量达到本规程标准。6.4.2试车达到各项规定要求。6.4.3检修记录及试车记录齐全准确。6.4.4按规定办理验收交接手续。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1严禁违章开停车和违章操作。7.1.2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7.1.3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连接件。7.1.4凡属转动外露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7.1.5设备运行中,不得在转动部位擦拭设备。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检修前必须按规定办理设备交出手续。7.2.2切断电源,并挂牌警告。7.2.3拆卸零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摆放整齐。7.2.4使用起重工具必须认真检查。7.2.5交叉作业时,要穿戴好安全保护用品。7.2.6需要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3.1试车工作应有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应有本岗位作业证。7.3.2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三、电动葫芦检修规程1运行性能1.1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1.2运行平稳无杂音、无颠簸现象。1.3电动葫芦电气绝缘良好,运行速度和吊钩升降速度均应符合要求。56 1.4起重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312242.2检修内容2.2.1小修2.2.1.1调整和修理安全装置如安全档、接地线等。2.2.1.2检查、紧固各部位连接螺栓、紧固件。2.2.1.3检查、更换制动器摩擦片,调整锥形电动机的轴向窜动量和防爆电动葫芦的制动弹簧。2.2.1.4检查、更换起升机构及行走机构的润滑油(脂)。2.2.1.5检查、润滑钢丝绳。2.2.2中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2.2.2.2检查、更换滑轮、钢丝绳、吊钩等零部件。2.2.2.3检查、清洗减速机构,更换润滑油。2.2.2.4修理、更换车轮、连轴器等零部件。2.2.3大修2.2.3.1包括中修内容.2.2.3.2解体检修电动葫芦的起升、行走机构,更换齿轮箱、花键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2.2.3.3修理或更换卷筒和卷筒外壳。2.2.3.4修理、调整运行轨道。2.2.3.5检修电器设备。2.2.3.6除锈、防腐。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由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修单位承担。4试车与验收由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修单位承担。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严格按照电动葫芦说明书操作。5.1.2吊运重物不准从人的上方通过。56 5.1.3电动葫芦工作时,不准进行检查和维护。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2.1检修前应卸掉电荷,切断电源并挂上“禁止牌”,吊钩不应悬在空中。5.2.2检修防爆电动葫芦时,应尽量避免在防爆区内施工;非得在防爆区现场施工时,应做好防爆措施。5.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3.1试车时无关人员应离开试车现场。5.3.2试车应严格按试车规定进行,不得任意增加试车负荷及提高试车负荷升起高度。四、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1运行性能1.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1.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1.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1.4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表1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水泵其他液体泵水泵其它液体泵水泵检修周期,月31~2123~6362.2检修内容2.2.1小修2.2.1.1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2.2.1.2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2.2.1.3检查轴承及油路,更换润滑油(脂)。2.2.1.4检查冷却系统及清除水垢。2.2.1.5消除在运行中所发现的缺陷和渗漏。检查及紧固各部螺栓。2.2.1.6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2.2.2中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2.2.2.2检修机械密封,修理及更换零件。2.2.2.3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56 2.2.2.4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2.2.2.5测定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2.2.2.6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2.2.2.7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等各间隙。2.2.2.8检查或校验压力表。2.2.2.9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2.2.3大修2.2.3.1包括中修内容。2.2.3.2更换叶轮。2.2.3.3更换泵轴。2.2.3.4泵体测厚、鉴定,作必要的修理。2.2.3.5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2.2.3.6除锈防腐。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3.1泵体及底座3.1.1泵体及底座应无裂纹,泵体涡旋室及液体通道内壁铸造表面应光滑,在不承受压力位发现裂纹或其它可焊补的铸造缺陷时,按照JB/TQ369《泵用铸铁件焊补》进行修补。3.1.2双吸叶轮泵泵体与泵盖中分面的平面度,以一米长的平尺检查应不超过0.1mm,装配时垫以0.2~0.25mm的纸垫。3.1.3泵体安装的水平度:3.1.3.1单吸式离心泵:纵向(沿垂直方向)0.05mm/m横向(垂直于泵轴方向)0.10mm/m。3.1.3.2双吸式离心泵:纵向及横向均为0.05mm/m。3.2泵轴及轴套3.2.1泵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修理或更换泵轴必要时可做无损探伤,检测有无裂纹。3.2.2泵轴轴径的表面粗糙度:安装叶轮、轴套及装配联轴器处,装配滚动轴承处,滑动轴承处。3.2.3以两轴承处轴径为支点,用千分表检查装配叶轮、轴套以及联轴器等部位轴径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3mm。3.2.4键槽中心对轴径中心线的偏移量应不大于0.06mm,歪斜不大于0.03mm/100mm。56 3.2.5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可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原键槽的90°或120°方向另开键槽。3.2.6轴径磨损后,可用电镀、喷漆或涂镀的方法修复。3.2.7轴套材料应符合图样;轴套不允许有裂纹,外圆表面不允许有砂眼、气孔、输松等铸造缺陷。3.2.8轴套与轴的配合用H7/h8或H9/h9。3.3叶轮3.3.1叶轮表面及液体流道内壁应清理洁净,不能有粘砂、毛刺和污垢;流道入口加工面与非加工面衔接处应圆滑过渡。3.3.2叶轮与轴一般采用H7/h6配合。3.3.3新装的叶轮必须作过静平衡,作静平衡的不平衡重量应不大于表2的数值;超过时用去重法从叶轮两侧切削,切去的厚度应不超过叶轮原壁厚的1/3,切削部位应与未切削处平滑相接。表2(mm)叶轮外圆直径mm≤200201-300301-400401-500501-700701-900允许不平衡重量g3581015203.4转子部分拆装3.4.1在拆卸轴承、叶轮螺母、滚动轴承等,如发现被锈蚀咬住,应用煤油或除锈剂浸泡后再拆,不要随意敲击。3.4.2装配后检查转子部件上叶轮的密封部位外圆及轴套外圆的径向跳动,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表3(mm)名义直径部位≤50>50-120>120-260>260-500>500-800叶轮密封部位外圆的径向圆跳动0.050.060.080.100.12轴套外圆的径向圆跳动0.040.050.063.4.3叶轮密封部位外圆与密封环的直径间隙根据图样规定,若无资料,可按表4-表6选取。其中:表4适用于材料为铸铁和青铜的泵;表5适用于材料为碳钢、Cr13钢的泵;表6适用于材料为1Cr18Ni9或类似耐酸钢的泵。四周间隙应保持均匀。3.4.456 转子装于泵体内,应使叶轮流道中线对准涡旋室中线。对于双吸叶轮应用轴套螺母调整叶轮位置,使与两侧密封环端面间隙相等;并应测定转子的轴向总窜动量,转子定位时取总窜动量的一半。表4(mm)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最小最大最小最大≤75>75-110>110-140>140-180>180-2200.250.300.350.400.450.370.440.500.560.631.21.51.51.82.0>220-280>280-340>340-400>400-460>460-5200.500.550.600.650.700.680.750.800.890.942.22.52.52.83.0表5(mm)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最小最大最小最大≤90>90-120>120-1500.350.400.450.500.540.611.51.82.0>150-180>180-220>220-2800.500.550.600.680.730.802.02.22.5表6(mm)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密封环直径直径间隙使用磨损极限间隙最小最大最小最大≤80>80-110>110-140>140-1600.400.450.500.550.520.590.660.711.82.02.02.2>160-190>190-220>220-250>250-2800.600.650.700.750.780.830.880.952.52.52.83.03.5滚动轴承3.5.1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应无坑疤、锈斑等缺陷,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无杂音。3.5.2检查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轴承座的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3.5.3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间间隙应不大于0。01mm;;轴的膨胀侧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的间隙,应根据两轴承间轴的长度和介质温度确定,留出足够的间隙。3.5.4拆装滚动轴承应使用专用拆装工具或利用压力机,胩方法要正确。不得用锤直接敲击轴承。装配后轴承内圈端面应与轴肩靠紧。3.5.5用加热法将轴承装于轴颈时,应在油温不超过120℃56 的机油中加热或使用轴承加热器,严禁用直接火焰加热。3.6滑动轴承3.6.1轴承合金与瓦壳的结合应紧密牢固,表面无气孔和伤痕。3.6.2与轴径接触角度在下瓦中部60°-90°范围(转速>1000r/min取下限,转速<1000r/min取上限。接触均匀,用涂色法检查每平方厘米应有2-4个色点。3.6.3轴瓦顶间隙按表7选取。表7(mm)轴的直径轴瓦顶间隙转速<1000r/min转速1000≥r/min50~80>80~120>120~1800.06~0.140.08~0.160.10~0.200.10~0.160.12~0.210.15~0.253.7密封装置3.7.1填料密封3.7.1.1轴套(或轴)在填料函处的表面粗糙度不得超过。3.7.1.2填料衬套和压盖与轴套(或轴)的直径间隙按表8选取,四周间隙应均匀。表8(mm)轴套或轴直径≤75>75~110>110~150直径间隙0.75~1.001.00~1.501.50~2.003.7.1.3填料压盖与填料箱内壁的配合采用H11/d11。3.7.1.4填料环与填料箱内壁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填料环与轴套(或轴)的直径间隙应较表8中数值相应增大0.3~0.5mm。3.7.1.5压盖压入填料箱的深度应为0.5~1圈填料高度,最小不能小于5mm,压盖不得歪斜,松紧度要调节适当。3.7.1.6填料密封应成斜口对接,填料选用要合适。3.7.1.7注意填料环的环槽对准填料箱上的水封孔或略偏外侧,使水流畅通。3.7.2机械密封3.7.2.1安装机械密封部件对轴(或轴套)的要求:3.7.2.1.1径向圆跳动应符合表3的规定;3.7.2.1.2表面粗糙度;3.7.2.1.3外径偏差不超过h6。3.7.2.2泵轴的轴向窜动应不超过±0.5mm。56 3.7.2.3动环与静环接触的密封端面平面度应符合要求。3.7.2.4机械密封的拆装3.7.2.4.1拆装应仔细,避免磕碰,划伤动、静环密封面及辅助密封圈,绝对不允许用手锤或铁器敲击;3.7.2.4.2在安装时,必须将装配部位及机械密封清洗干净,防止任何杂质进入密封部位。密封面在装配时可涂抹透平油或锭子油;3.7.2.4.3弹簧的压缩量必须适当,使弹簧压缩后的长度为其工作长度。3.8联轴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端面间隙应符合表9标准。表9(mm)联轴器外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联轴器外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径向位移轴向倾斜径向位移轴向倾斜71~1063<0.04<0.2/1000224~2505<0.05<0.2/1000130~1904<0.05<0.2/1000315~4005<0.08<0.2~10004试车与验收4.1试车前准备工作4.1.1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4.1.2检查泵座、电机座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4.1.3检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冷却系统是否畅通。4.1.4按规定加好润滑油(脂)。4.1.5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装上联轴器柱销。4.2试车4.2.1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声,盘车是否轻便,盘车后将防护罩装好。4.2.2向泵内引入或注满液体,排净气体。4.2.3按泵的启动操作程序启动、启动后运转正常,即可连续运转试车。4.2.4试车时间不少与2小时,应达到:4.2.4.1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4.2.4.2轴承温度正常;4.2.4.3轴承部件壳体的振动不超过规定;4.2.4.4流量、扬程达到铭牌数值或查定能力;电机电流不超出额定值;4.2.4.5密封符合要求。4.3验收56 泵在检修后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可按规定办理验收。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泵座上不准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5.1.2泵在运转中,不在靠近转动部位擦抹设备。5.1.3保持电机接地线完好,清扫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洒在电机上。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2.1检修人员应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规定。5.2.2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5.2.3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5.2.4放掉剩液,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5.2.5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整齐摆放,做到文明检修。5.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3.1试车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5.3.2开停车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持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5.3.3严格按照泵的启动、停止操作程序开停。5.3.4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后再试。五、SZ型真空泵检修规程1技术性能1.1设备出力应达到铭牌出力,或满足正常生产需要。1.2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选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不超过75℃。1.3设备运转平稳,无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1.4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1.5进泵水量适合、畅通、稳定,空载真空度不低于0.087Mpa。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3~612~1824~362.2检修内容2.2.1小修2.2.1.1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56 2.2.1.2更换填料,调整机械密封。2.2.1.3检查联轴器,更换弹性橡胶圈,校正联轴器。2.2.1.4检查轴承,更换润滑油(脂)。2.2.1.5清洗、检查循环水系统。2.2.2中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2.2.2.2检查转子的晃动情况,校验转子的静平衡。2.2.2.3检查或矫正轴的直线度。2.2.2.4更换滚动轴承和润滑油。2.2.2.5检修机械密封,修理或更换动、静密封环。2.2.2.6检查调整叶轮两端与前盖、后盖的间隙。2.2.2.7校验仪表。2.2.3大修2.2.3.1包括中修内容。2.2.3.2解体检查各部零件的磨损、腐蚀、陶瓷衬里的破损程度,检查更换各部零件。2.2.3.3更换叶轮、轴套、泵盖。2.2.3.4调整泵体水平度。2.2.3.5检修电机。2.2.3.6机体防腐。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3.1壳体和泵盖3.1.1壳体和泵盖不得有裂纹或大面积砂眼等缺陷。3.1.2铸铁泵盖和壳体端面腐蚀或冲蚀严重,不能保证密封要求时,应报废。若陶瓷泵盖的衬里破损,可采用更换衬里的方法进行修复。3.2主轴、叶轮和轴套3.2.1主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3.2.2主轴与滚动轴承的配合采用H7/js6或H7/k6。3.2.3主轴与叶轮的配合采用H7/m6。3.2.4叶轮两端与前后盖的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型号叶轮两端与泵前后盖的间隙总和型号叶轮两端与泵前后盖的间隙总和安装间隙检修间隙更换间隙安装间隙检修间隙更换间隙SZ—10.300.41SZ—10.400.50156 SZ—10.300.41SZ—10.400.5013.2.5主轴的直线度应为φ0.08~0.10mm/m.3.2.6叶轮的叶片不应有毛刺和裂纹。3.2.7叶轮腐蚀严重或叶片厚度减少二分之一时,应更换。3.2.8叶轮外圆与轴孔的同轴度为φ0.06mm。3.2.9叶轮必要时应做平衡试验,其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泵型号叶轮转速r/min叶轮宽/叶轮直径平衡种类在叶轮直径上测量允许偏差静平衡允许偏差,g动平衡允许剩余振幅,mmSZ—2SZ—3SZ—41450975730220/200=1.10320/332=0.93520/450=1.15动平衡区静动平衡区静动平衡区58100.06~0.080.07~0.100.07~0.103.2.10叶轮与轴装配后,其端面圆跳动为0.10mm。3.2.11轴套与轴不得采用同一种材料,以免咬死。3.2.11轴套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为φ0.01mm。3.2.12轴套与轴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得超过1.6,采用H7/h6。3.3密封装置3.3.1填料密封3.3.1.1填料压盖端面与填料密封箱端面应平行,紧固螺栓松紧程度均应一致,避免压偏。3.3.1.2压盖压入填料箱的深度一般为一圈填料的高度,但不能少于5.00mm。3.3.1.3填料的切口应平行、整齐、不松散,切口成30°角,装填料时接口应错开120。3.3.2机械密封3.3.2.1动、静环表面质量良好,不允许有缺陷、裂纹、径向划痕等缺陷。3.3.2.2各密封件应完好无损,橡胶密封圈在每次拆卸时应更换。3.3.2.3弹簧性能良好,无明显变形。3.4滚动轴承3.4.1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滑道表面应无缺陷、裂纹、径向划痕等缺陷。3.4.2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为H7/h6。3.4.3安装轴承时,后轴承应固定,前轴承(靠电机一边)应有0.20~0.30mm的轴向间隙。3.4.4热装轴承时,用100~120℃56 的机油油浴轴承10~15分钟,或用电加热器,严禁用直接火焰加热。3.5弹性连轴器弹性连轴器与轴采用H7/js6或H7/k6配合。3.5.1两半连轴器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7~0.09mm。3.5.2弹性套柱连轴器两轴对中偏差及连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mm)连轴器最大外圆直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连轴器最大外圆直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径向位移轴向倾斜径向位移轴向倾斜71~106130~19034<0.04<0.05<0.2/1000<0.2/1000224~315315~40055<0.05<0.08<0.2/1000<0.2/10004试车与验收4.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4.2.1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零部件、仪表、辅助设备是否完整。4.2.2检查轴承的润滑是否良好,循环水系统是否畅通。4..2.3盘车应无卡阻或轻重不均的现象。4.3试车试车两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3.1运转平稳无杂音;4.3.2轴封漏损符合要求,附属设备管路应无跑、冒、滴、漏;4.3.4轴承温度不高于75℃;4.3.5轴承震幅应符合要求;4.3.6真空度达铭牌值;4.3.7电流稳定,且不超过额定值。4.4验收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使用。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带压部分的螺栓和其他附件。5.1.2泵在运行过程中,不得擦抹或检修其运转部分。5.1.3泵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运转状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待压力降至零时方可进行检修。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6 5.2.1检修前,关闭进出口阀门,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切断电源,挂上“禁止牌”标志后,办理设备交接手续,方可检修。5.2.2检修设备,应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5.2.3检修设备的拆卸和组装应按顺序进行,并尽量使用专用工具。5.2.4设备零部件的组装和拆卸,应避免硬性敲击,以免损伤配合面。5.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3.1开停车由专人负责操作,操作者应持有本岗位的“安全作业证”。5.3.2严格安照泵的启动程序开车,启动前试车人员应站在作业安全位置。5.3.3在试车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后在试车。六、离心式风机检修规程1运行性能1.1设备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杂音,电机温升和电流不超过允许值。1.2设备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满足生产需要。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周期,月36~1224~362.2检修内容2.2.1小修2.2.1.1检查、紧固各部位联接螺栓。2.2.1.2消除设备局部缺陷。2.2.1.3清除管道杂物、水垢。2.2.2中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2.2.2.2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视情况予以修复或更换。2.2.2.3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达到规程要求。2.2.2.4校验压力表,风量表及其他仪表装置。2.2.3大修2.2.3.1包括中修内容。2.2.3.2叶轮静平衡,重要的风机转子做动平衡。2.2.3.3检查轴弯曲情况,及转子组件径向跳动,视情况予以修理和更换。2.2.3.4检查调整机体水平,并消除因风管下沉或吊架松动带来的附加应力。56 2.2.2.5更换润滑油(脂)。2.2.2.6设备与管道防腐。3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3.1转子3.1.1铆接叶轮的铆钉应无松动、裂纹及脱落;焊接叶轮的焊缝不得有裂纹和严重的焊接缺陷。着色探伤不合格的焊接叶轮,须经打磨、清洗、预热、补焊后,再次着色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1.2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变形等缺陷。3.1.3轮盘的磨蚀、磨损量大于原始厚度的1/3时,或叶片的腐蚀、磨损量超过原始厚度的1/2时,必须更换叶轮。3.1.4主轴应无裂纹、划伤等缺陷,轴径表面及主轴符合规定。3.1.5叶轮和主轴组装后做整个转子的平衡,其精度应符合JB3330G6.3~2.5。3.1.6转子各部位跳动量应符合图样要求。3.2机壳3.2.1在轴承部位测量机身水平度误差不大于0.05mm/m。3.2.2焊接机壳应光滑、平整、无变形,铸造机壳应无裂纹及其他严重铸造缺陷。3.2.3水平剖分式机壳中分面局部间隙不得超过0.05mm,并用固体或液体密封垫料密封。3.3密封壳体、轴承或级间的迷宫密封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一般可控制每侧间隙0.20~0.40mm,当每侧间隙大于0.50mm时,必须更换该密封元件。3.4轴承3.4.1滚动轴承内外滚道及滚动体应无裂纹、脱皮、斑点等缺陷。要用专用工具装拆,安装轴承可用油浴或轴承加热器加热。3.4.2滑动轴承与轴径的接触角应为60~90°,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斑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点;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贴合,且贴合面积不少于50%,轴承压盖的紧力为0.003~0.05mm。3.4.3滑动轴承与轴径的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3.4.4止推轴承与止推盘应均匀接触,其接触面积不少于70%,止推轴承轴向总间隙一般为0.30~0.40mm,最大不超过0.60mm。3.5联轴器3.5.1联轴器表面应无裂纹、气孔、伤痕、夹渣等缺陷。56 3.5.2弹性柱销联轴器各柱销重量应相等,弹性元件应无磨损,注意含胶圈的半联轴器应装在从动侧。3.5.3联轴器对中应符合图样要求。4试车与验收4.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4.1.1确认检修项目全部完成,检修记录齐全,质量符合要求。4.1.2确认冷却水系统是否畅通。检查润滑油油量及油质是否合乎要求。4.1.3检查电机转向,并经单试合格。4.1.4手动盘车,注意有无异响或阻涩现象。4.1.5用兆欧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壳体的绝缘电阻值,小于0.5兆欧时应进行干燥。4.2试车4.2.1经确认具备试车条件,可进行试车。4.2.2瞬时启动,无异常现象时,可启动风机无负荷运行2小时。4.2.3检查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及风管有无泄漏。4.2.4串入系统,负荷试车8小时,检查风量、风压、电流、电机温升、轴承温度等均应符合要求。4.3验收经负荷试车,确认设备运转正常,检修质量符合要求,方可办理验收交接手续,交付生产。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机。5.1.2设备运行时禁止擦拭运转部位。5.1.3联轴器或传动皮带应有良好的防护装置。5.1.4电机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5.1.5不得断水(冷却水)运行。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2.1检修前应按规定办理检修任务书。5.2.2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水源、并在电源处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5.2.3吊装电机、叶轮、壳体时,严禁人员在吊物下往来、停留。5.2.4需在生产现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经许可方可动火。5.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6 5.3.1试车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5.3.2试车应有专人操作,操作者应持有岗位的“安全作业证”。5.3.3设立明显的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5.3.4试车中注意风机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消除后重新试车。七、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1运行性能1.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油质负荷规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1.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1.3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1.4达到设备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13~612~242.2检修内容2.2.1小修2.2.1.1检查轴承、齿轮传动部位,检查齿轮箱油位,添加或更换润滑油。2.2.1.2检查、紧固螺栓。2.2.1.3调整皮带的松紧程度。2.2.1.4消除跑、冒、滴、漏。2.2.2中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2.2.2.2清洗、检查滚动轴承及轴承箱,更换轴承。2.2.2.3清洗、检查传动齿轮及各零、部件。2.2.2.4清洗密封装置,更换填料或密封环。2.2.2.5测量、调整各部位间隙。2.2.2.6检查、更换连轴器及附件。2.2.2.7清洗气体过滤器。2.2.2.8检查清洗润滑系统。2.2.2.9校验安全阀、自控装置、压力调节器。2.2.3大修56 2.2.3.1包括中修内容。2.2.3.2检修或更换主轴,机壳及前后墙板。2.2.3.3检修或更换主动、从动转子。2.2.3.4做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2.2.3.5校正机座水平度。2.2.3.6壳体检测。2.2.3.7机组防腐、喷漆。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3.1机体3.1.1机体应无损伤、裂纹。3.1.2基础螺栓无松动、断裂现象。3.1.3机体安装水平度误差不大于0.04mm/m。3.2转子3.2.1转子表面应无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3.2.2转子和轴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3.2.3转子裂纹可采用热焊法或冷焊法修理。3.2.4转子两端面的平行度为0.02mm,转子两端面与墙板平行度为0.05mm。3.2.5转子之间的间隙,转子和机壳,墙板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3.2.6转子应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校正。3.3轴3.3.1轴表面应光滑,无磨痕及裂纹等缺陷。3.3.2轴径的圆度和圆柱度为直径公差之半。3.3.3轴的直线度为0.02mm/m,一般轴全长直线度应不大于0.04mm/m。3.3.4轴径表面如有划痕等缺陷应当用油石或细纱纸修磨光滑。3.4联轴器3.4.1表面应无裂纹和损伤。3.4.2键与键槽侧面紧密配合,上平面之间应有0.10~0.40mm的间隙。旧键槽加宽,不得超过键槽宽度的10%。3.4.3两半联轴器径向圆跳动及端面圆跳动按下表规定:(mm)联轴器外圆最大直径半联轴器径向圆跳动半联轴器端面圆跳动105~170190~2500.070.080.160.1856 290~3500.090.203.4.4联轴器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mm)联轴器最大外圆直径105~170190~260290~350平行偏移端面间隙倾斜偏移≯0.142~40.10≯0.162~40.12≯0.184~60.153.5轴承3.5.1滚动轴承3.5.1.1滚动体表面及内、外滚道应无磨痕、麻点、锈蚀等缺陷。3.5.1.2轴承外座圈与轴承箱之间的接合面应紧密配合,不可放置垫片。3.5.1.3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采用H7/k6配合,轴承座与轴承外圈采用K7/h6配合。3.5.1.4滚动轴承安装时,必须紧贴在轴肩或轴肩垫上。3.5.1.5拆卸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热装轴承可用100~120℃油浴,也可用轴承加热器加热,严禁敲打和直接火焰加热。3.5.2滑动轴承3.5.2.1刮研后的滑动轴承工作面应与轴颈均匀接触,一般每平方厘米不少与2~3点,其接触角一般为60°~90°3.5.2.2轴承间隙见下表:(mm)轴径顶间隙轴径顶间隙30~50>50~800.06~0.080.08~0.12>80~120>120~1600.12~0.160.16~0.203.5.2.3每侧间隙为顶间隙的二分之一。3.5.2.4轴承体与轴承座应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一般在60%以上。3.6密封3.6.1橡胶密封圈安装时应轻轻打入。3.6.2更换填料时,每圈应相互错开120°。3.6.3“V”型填料与轴间的过盈尺寸一般为0.1毫米。3.6.4迷宫式密封轴套两端的平行度为0.01mm,其径圆跳动为0.06mm,表面粗糙度。3.7传动齿轮3.7.1齿轮啮合应平稳,无杂音。3.7.2齿轮用键固定后,径向位移不超过0.02mm。3.7.3齿表面接触沿齿高不小于50%。沿齿宽不小于70%。56 3.7.4齿顶间隙取0.2~0.3倍模数,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mm)中心距≤50>50~80>80~120>120~200>200~320>320~500>500~800侧间距0.0850.1050.1300.1700.2100.2600.3404试车与验收4.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4.1.1确认检修工作完毕,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规程要求,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4.1.2检查出、入口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4.1.3检查润滑油箱、油位是否在液面计两条红线之间。4.1.4检查电气、仪表、联锁装置,保证正确无误。4.1.5顺时针盘动转子,应无异音和卡涩。4.1.6重要机组应有试车方案。4.2试车4.2.1空负荷试车4.2.1.1按操作规程开车。4.2.1.2将出口安全阀打开,使机器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运转4小时。4.2.2负荷试车4.2.2.1空负荷试车正常后,方可进行负荷试车。4.2.2.2起动电机后,调节电阻器逐步升高工作压力,每升一次压力运转2小时,共试车8小时。4.2.2.3检查转子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音。4.2.2.4轴承温度应符合规定。4.2.2.5出口温度、风压及电流等均应合乎规定。4.3验收罗茨风机检修质量符合要求,记录齐全、准确,经试车合格,认为达到正常的工艺指标和生产能力,即可按有关规定验收,交付生产。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及有关安全规定。5.1.2要经常检查齿轮箱油位,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5.1.3鼓风机在运行中出现异音过热、电流升高等现象时。应立即停车处理。56 5.1.4保持岗位清洁,随时消除跑、冒、滴、漏。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2.1检修安全前应按规定办理检修任务书。5.2.2在切除电源、气源以后,经有关人员签字,方可施工。5.2.3当起吊设备时,要认真检查起吊设备,确认无误方可起吊,并应有专人指挥。5.2.4检修中需要盘车时应相互通知以防止人员压伤、挤伤。5.2.5拆开的管口必须用布或塑料布封好,防止异物落入管道内。5.2.6动火要办“动火证”。5.2.7临时照明电压应低于36伏。5.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3.1试车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5.3.2开停车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持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5.3.3严格按规程启动、停止程序开停。5.3.4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后再试八、皮带运输机检修规程1运行性能1.1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皮带不跑偏,机架无异常震动。1.2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1.3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规定。1.4皮带运转无打滑现象。1、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下表: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36~1224~362、检修内容2.1小修2.2.1检查、修理皮带接头,更换卡子。2.2.2检查修换上下托辊。2.2.3检查或更换减速箱润滑油。2.2.4检查传动装置齿轮啮合及磨损情况。2.2.5检查电动滚筒电气装置并加油。2.2.6检查修理安全防护装置。检查校正连轴器,更换易损件。56 2.2.7调整皮带松紧度、清理皮带及机架杂物。2.2.8检查修补料斗。2.3中修2.3.1包括小修内容。2.3.2各轴承清洗换油,调整间隙或更换。2.3.3修换清扫器装置。2.3.4修理料斗。2.3.5修换跑偏挡轮圈。2.3.6检查修换上下托滚支架。2.3.7检查修理联锁装置。2.3.8减速机清洗检查、更换易损件。2.4大修2.4.1包括中修内容。2.4.2检查皮带磨损情况,更换运输皮带。2.4.3检查皮带磨损情况,各滚筒组件检查、修理或更换。2.4.4机架检查、修理或更新。2.4.5电动滚筒解体检查修理或更换。2.4.6修换皮带拉紧装置。2.4.7减速机检查、修理或更换轴、齿轮、机壳。2.4.8油漆防腐。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3.1机架3.1.1机架检修更换的型钢应与原机架相同,焊接必须牢固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的偏量均应不超过1mm。3.1.2机架横向水平度允差1/1000;直线度0.5/1000,机架纵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线的重合度允许偏差3mm。3.1.3中间架间距的偏差不超过±1.5mm,中间架支腿对水平面的垂直度为3mm/m。3.1.4机架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基础或锚点要稳固可靠,固定机架螺栓应牢固,检修完后投入运行时,机架不得有异常振动和移位。3.2输送带3.2.1选用普通型橡胶带时帆布径向扯断强力,一层不低于5Mpa。3.2.2普通型皮带宽B和层数Z见下表:56 B,mm500650800100012001400Z3~44~54~65~35~106~123.2.3检修更换皮带选用覆盖胶厚度应符合相应规定。3.2.4输送带联接推荐使用橡胶型、树脂橡胶型粘接剂粘接。3.2.5更换或检修皮带可酌情采用硫化接头或机械接头:3.2.5.1硫化接头强度可达橡胶带本身强度的85%~90%;3.2.5.2机械接头(打皮带扣)强度相当于橡胶本身强度的35%~40%。3.3硫化接头3.3.1硫化接头可用对接和搭接法进行。搭接法用于超高强力的胶带。3.3.2硫化温度与时间应符合所用胶料的性能;一般硫化温度不得超过143℃,硫化时间(一般指硫化温度从100℃升高到143℃所需的时间)约为45分钟。3.3.3胶料的成分宜与胶带中橡胶的成分一致。3.3.4硫化时压力一般采用1~2.5Mpa,现场胶接时因设备所限,压力可较小,但不得少于0.5Mpa。3.3.5接头应割成阶梯形状,其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可按下表的规定执行。剖割处表面要平整,不得有破裂现象;表面要锉毛,并保持清洁。3.3.6接头斜向必须正确,顺胶带的运行方向。3.4机械接头3.4.1接头处两端旧皮带各割去150~200mm。3.4.2胶带端部的裁切要严格成直角。直角边缘处应将尖角斜裁切除。3.4.3对于折形皮带,皮带扣应随二节或三节托辊而分段。3.4.4在正常情况下,胶带的覆盖均匀的磨损而使胶带芯体露出时,或胶带橡胶层严重脱落时,应更换皮带。3.5滚筒3.5.1金属滚筒3.5.1.1金属滚筒表面及轮辐不得有裂纹和缺陷。3.5.1.2金属滚筒壁厚允许磨损1/3或圆度超过滚筒直径的0.5%,应予更换。包胶、铸胶滚筒,外皮磨损40~50%,或中间凹下超出6mm,应予更换。3.5.1.3滚筒横向中心对皮带机桁架纵向向中心线的偏移量不超过3mm。3.5.1.4滚筒轴线对皮带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3.5.1.5滚筒的水平度偏差应不超过0.5mm/m。56 3.5.1.6驱动滚筒的上母线应比托滚的上母线高出3~8mm。3.5.2电动滚筒3.5.2.1检查齿轮磨损情况,如磨损超过齿顶宽的1/5以上应更换新得齿轮。3.5.2.2大修时滚筒外壳可按3.5.1.2条要求执行。3.5.2.3装配时按拆卸反顺序依次进行,检修要保证装配质量。组装完后,应作气密性试验。3.6托辊3.6.1检修安装托辊时,托架应与机架上平面纵向中心线垂直,其检查方法,可在机架两端中心拉一直线,然后用直角尺检查。托辊横向中心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3mm。3.6.2托辊壁厚磨损40~~50%,或轴承体与轴承松动时,应予更换,更换的新托辊,必须转动灵活。3.6.3托辊的水平度允差为2mm/m(槽形托辊在中间托辊上测量)。3.6.4各托辊上母线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差不超过3mm。3.7轴与轴承3.7.1轴与轴径,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轴径无损坏及裂纹等缺陷,轴径表面粗糙度为3.7.2滚动轴承转动要自如,应无麻点、严重磨损、锈蚀和分层等现象,转动无杂音,否则应更换。3.7.3工作游隙符合要求。3.7.4滚动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配合应按图样要求执行。3.7.5轴承和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如间隙超过标准,可镶套或更换。3.7.6滚动轴承装配和拆卸都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准用锤打入。3.7.7滑动轴承外壳与内瓦合金不准有气孔、砂眼、裂纹等缺陷。制造应符合图样要求。3.7.8轴与轴瓦在底部60°~90°范围内均匀接触,总接触面积应不小于50%。3.7.9滑动轴承与轴瓦顶间隙为轴颈的2/1000左右。3.8拉紧装置3.8.1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联接后的位置,应根据拉紧装置的型式,输送带芯衬质、带长和起、制动要求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3.8.1.1对垂直或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应小于400mm,往后拉紧行程应为往前松动行程的1.5~5倍(对尼、帆布带芯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时,以及电动机直接启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拉紧行程应取大值)。3.8.1.2螺旋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56 3.8.2螺旋拉紧装置的丝杆及丝母磨损腐蚀及导轨腐蚀严重时应以更换。3.8.3在检修更换螺旋拉紧装置时,应按机长的1%拉紧行程。拉紧装置要灵活好用。3.8.4车式拉紧装置,绳轮壁后磨损20%或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时,应更换新轮。钢丝绳质量应符合GB1102《圆股钢丝绳》标准。3.8.5垂直拉紧装置,改向滚筒的磨损更换标准按本规定3.5.1.2项执行。导轨腐蚀40%时应更换。3.8.6拉紧滚筒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3.9皮带清理器3.9.1清理刮板橡皮应与皮带表面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5%。3.9.2清理刮板之橡皮磨损至金属架与皮带表面距离10~15mm时必须调整翻板或更换橡皮。3.9.3回转式清扫刷子的轴线应与滚筒平行,刷子应与胶带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90%。3.10料斗3.10.1料斗与皮带之间必须装有橡胶挡板。3.10.2修补或新制料斗应防止焊接变形,焊接要牢固,必须保证质量,安装位置高低合适、紧固。3.11驱动装置3.11.1电动机按电动机检修规定执行。3.11.2减速机按照HGJ010032—91《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3.12联轴器3.12.1联轴器拆修应用专用工具,不准敲打损伤。3.12.2联轴器找正应符合规定。3.13外露传动齿轮3.13.1齿轮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无毛刺、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3.13.2齿轮磨损达到0.24m应予更换(m为模数)。3.13.3齿面应均匀接触,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全齿宽的40%,接触高度为全齿高的30%。3.13.4齿顶间隙应为(0.2~0.3)m(m为模数)。3.13.5齿顶和轴的配合采用H7/n6。4试车与验收4.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4.1.1清理现场,达到规定要求。56 4.1.2清理皮带机、机架,皮带等各种杂物。4.1.3检查各紧固螺栓是否紧固。4.1.4检查各轴承、齿轮,减速机的润滑油是否充足。4.1.5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检查接地线是否完好,电机绝缘是否合格,控制装置是否可靠。4.1.6滚筒、托辊转动灵活,拉紧装置、清扫装置适当可靠。4.2试车4.2.1瞬时启动查看方向,无问题后即可进行。4.2.2空负荷试车二小时检查。4.2.2.1检查皮带不跑偏,皮带松紧适宜,清扫器灵活好用。4.2.2.2机架不发生震动和位移。4.2.2.3各部位运行平稳,无杂音和异常振动。4.2.2.4轴承稳度正常。4.2.2.5联锁装置操纵机构灵敏、好用。4.2.3负荷试车4.2.3.1负荷试车时间为四小时。4.2.3.2负荷试车达到空负荷试车要求,即可交付生产。4.3验收设备检修符合质量标准,试车达到各项规定要求,检修记录,试车记录齐全、准确、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交付。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严禁皮带机带负荷启动,如在运行中,因停电或其他原因,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被迫停车时须在皮带机上的负荷清除后,再行启动。5.1.2严禁跨越皮带,必须跨越的要专设跨越走台。皮带运转时,严禁伸入胳膊调整托辊,必须调整时要停车并有专人看护开关,严禁送电。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2.1检修前应办理设备交出手续。5.2.2拆旧皮带或装新皮带,都要设专用工具拉住带一端,并且慢松动或提升,斜皮带更换时,下部严禁站人。5.2.3架子检修吊装时,要保证吊装机具安全可靠。56 5.2.4检修完毕试车时,皮带上及靠近皮带人员,都离开后方可试车。5.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3.1试车应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5.3.2皮带机架及皮带运输带上无任何杂物,非试车人员严禁进入现场。5.3.3试车中严禁人员跨越皮带,当出现问题时应停车后修理。5.3.4试车中如皮带跑偏应由专人调整,负荷试车,下料要均匀,严禁超负荷。5.3.5负荷试车中,因各种原因突然停车,如查明原因,,处理好后,应把皮带机上的物料处理干净后再开车。特别是斜型皮带,在试车中下段一律禁止站人。九、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卧式、立式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的维护和检修。1.2结构简述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主要由输出轴、紧固环、机座、针齿销、针齿套、摆线轮、针齿壳、法兰盘、间隔环、销套、销轴、偏心套、输入轴、电机等组成。1.3技术性能输入功率:0.4~55Kw;输入轴转速:1000~1500r/min;输出轴许用转距:147~29430N.m;传动比:一级为11,17,25,29,35,43,59,87,二级为121,187,289,385,473,595,731,841,1003,1225,1505,1849,2065,2537,3481,5133,7569,三级为2507~446571。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减速机及电机各零部件完整齐全。2.1.2地脚螺栓及各连接螺栓、螺母紧固。基础、机座稳固可靠。2.1.3仪表、计器、信号、连锁和安全装置按期校验,达到齐全、完整、灵敏、准确。2.1.4防腐符合要求。2.2运行性能2.2.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过滤”。2.2.2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噪声≤77dB(A)。2.2.3各部温度、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2.2.4性能参数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技术资料56 2.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填写即使、准确。2.3.2有使用说明书,有总装配图、易损配件图。2.3.3设备运转有记录。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2.4设备及环境2.4.1机体清洁,外表无灰尘及油垢。2.4.2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和废液,环境整齐、整洁。2.4.3密封符合无泄漏要求。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时做好运行记录。3.1.2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及技术规程,认真做到“五定、三过滤”。3.1.3随时检查轴承温度,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发现超温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3.1.4随时检查轴封处泄露情况,如有滴漏及时处理。3.1.5观察电流表所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并做好记录。3.1.6设备和现场要经常保持清洁,每班最少擦一次设备,及时消除跑、冒、滴、漏。3.2定期检查3.2.1润滑油三个月检查一次是否符合标准。3.2.2机壳振动每月用VM—63测震仪进行检查一次,振动幅度应小于0.03mm。3.2.3设备长期不用需进行油封,妥善保管。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下表:序号现象原因处理方法1密封环漏油1.油液面过高1.放油至标准液面2.密封环损坏2.更换密封环2温度过高1.转距臂轴承损坏1.更换轴承2.缺油2.加油3有异常响动1.各部轴承损坏1.更换轴承2.针齿销轮磨损2.更换新件4减速机振幅过大1.连接轴不同心1.调整使其同心2.地脚或连接件松动2.紧固连接件56 3.零件损坏3.更换零部件5电机过热输出轴扭力过载检查零部件是否有传动载卡阻现象3.4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3.4.1突然发生异常响声。3.4.2突然振动过大。3.4.3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3.4.4输出轴连接器销扭断或变形。3.4.5操作规程规定的其他紧急停车。4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4.1检修周期4.1.1中修一般12个月。4.1.2大修一般36个月。检修周期可随主机检修周期变更。4.2检修内容4.2.1中修4.2.1.1清洗疏通油路,检查油泵,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4.2.1.2开盖检查各零部件运行情况,测量间隙。修复或更换易损件。4.2.1.3检查紧固或更换各部位紧固件。4.2.1.4检查更换轴承及密封件。4.2.1.5检查、修理或更换针齿套、针齿销、销套、销轴。4.2.1.6调整联轴器,更换易损件。4.2.2大修4.2.2.1包括中修项目。4.2.2.2检查修理或更换摆线齿轮、针齿轮。4.2.2.3检查或更换轴、紧固环、偏心套等部件。4.2.2.4刷漆防腐。4.2.2.5润滑系统修理或更换易损件。5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5.1拆卸顺序简述5.1.1松开联接螺栓,将电机和针齿壳分开。5.1.2取出全部销套。56 5.1.3取下轴用弹性挡圈后取出轴头的轴承及挡圈。5.1.4取出上面的一片摆线轮及间隔环。5.1.5取出转臂轴承(偏心套)。5.1.6取出下面摆线轮。5.2机座5.2.1机座与针齿壳接合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5.2.2壳体不应有裂纹和砂眼。5.3针齿壳5.3.1检查针齿销孔磨损情况,针齿壳销孔直径使用极限见下表:针齿销孔直径公差标准使用极限≤10mm+0.016~0.019mm+0.030mm>10~20mm+0.019~0.023mm+0.037mm5.3.2针齿销孔磨损严重时,一般可用扩孔镶套法修复。5.3.3针齿销孔圆心对针齿壳中心径跳动应符合下表规定:针齿销孔公称直径径向跳动≤10mm0.030mm>10~20mm0.037mm5.3.4针齿销孔应均匀分布,两相邻孔机最大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针齿销孔公称直径孔距最大误差≤10mm0.05mm>10~20mm0.06mm5.3.5针齿壳两端面的针齿销孔同轴度为φ0.03mm,针齿销孔对针齿壳两端度为0.015mm。5.4摆线齿轮5.4.1摆线齿轮啮合面粗糙度为0.8μm,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5.4.2摆线齿轮内孔与轴承配合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当间隙超过使用极限规定时,应予更换。摆线齿轮内孔直径间隙使用极限≤40mm<0.05mm0.10mm60~121.5mm0.05~0.08mm0.13mm5.4.3摆线齿轮啮合面磨损超过下表规定,即应更换。摆线齿轮直径使用极限56 ≤250mm0.05mm>250mm0.08mm5.4.4摆线齿轮轴向间隙为0.2~0.25mm。5.4.5拆摆线齿轮时应注意标记,装配时必须按标记进行组装。5.5输出轴5.5.1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5.5.2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粗糙度为0.8μm,配合公差为H7/k6。5.6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应无裂纹、老化等缺陷,内外圆密封面平滑光洁。每次拆装应更换。5.7针齿套与针齿销5.7.1针齿套与针齿销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5.7.2针齿套外圆表面粗糙度为0.4μm,内圆为0.8μm,与针齿销表面粗糙度为0.4μm。5.7.3针齿套与针齿销的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针齿销直径针齿套外径间隙标准使用极限<10mm<14mm≤0.083mm0.13mm10~24mm14~35mm≤0.10mm0.15mm>24mm>35mm≤0.119mm0.17mm5.8销轴与销套5.8.1销轴与销套应无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5.8.2销套表面粗糙度外圆为0.4μm,内圆为0.8μm,销轴表面粗糙度为0.4μm。5.8.3销轴与销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直径允差使用极限≤10mm0.009mm≤0.014mm>10~18mm0.012mm≤0.018mm>18~30mm0.014mm≤0.021mm>30~50mm0.017mm≤0.026mm>50~60mm0.020mm≤0.030mm5.9滚动轴承5.9.1应转动自如,无杂音,滚珠、滚柱及内外圈的表面应无麻点、锈痕及分层现象。5.9.2轴承的拆卸和安装须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直接敲打。5.9.3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56 5.10联轴器5.10.1拆卸联轴器须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直接敲打。5.10.2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找正应符合下表规定:外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径向位移轴向倾斜φ90~160mm2.5mm<0.05mm<0.2/1000φ195~220mm3mmφ280~320mm4mm<0.08mmφ360~410mm5mmφ480mm6mm<0.10mm<0.2/10005.11润滑系统5.11.1泵缸与柱塞径向间隙为0.03~0.05mm。5.11.2止回钢球与阀座配合严密,止回作用良好,滚子在销轴上应转动自如。5.11.3保持油路畅通。5.11.4组装后应立即加入润滑油。6试车与验收(一般同主机同时进行)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1.1检查润滑油及油质,应符合要求。6.1.2检查机体、零部件,应完整齐全,各连接件、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6.1.3各密封处及接合处不得有渗油现象。6.1.4盘车无异常响声。6.2空负荷试车6.2.1油路畅通,油泵工作正常。6.2.2在额定转速下进行正、反向空载试验,时间不少于半小时。6.2.3运转平稳正常,不得有冲击、振动和不正常响声。6.3负荷试车6.3.1在额定负载和额定转速下,最高油温不超过85℃,电机直联型最高油温不超过80℃。6.3.2减速机运转平稳正常,不得有冲击、振动和不正常响声。6.3.3负荷试车不少于八小时。6.4验收6.4.1检修质量达到本规程标准。56 6.4.2试车达到各项规定要求。6.4.3检修记录及试车记录齐全准确。6.4.4按规定办理验收交接手续。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1严禁违章开停车和违章操作。7.1.2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7.1.3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连接件。7.1.4凡属转动外露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7.1.5设备运行中,不得在转动部位擦拭设备。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检修前必须按规定办理设备交出手续。7.2.2切断电源,并挂牌警告。7.2.3拆卸零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摆放整齐。7.2.4使用起重工具必须认真检查。7.2.5交叉作业时,要穿戴好安全保护用品。7.2.6需要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3.1试车工作应有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应有本岗位作业证。7.3.2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十、轴流风机检修规程1运行性能1.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1.2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1.3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电流指标正常。1.4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月612~182.2检修内容2.2.1小修56 2.2.1.1检查、紧固地脚螺栓。2.2.1.2检查紧固叶片组的螺帽和各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叶片角度是否变动。2.2.1.3检查或更换润滑油,并清扫叶片积土和污垢。2.2.1.4检查联轴器找正情况,更换橡胶圈。2.2.2大修2.2.2.1包括小修项目。2.2.2.2拆卸叶片、轮彀,检查有无腐蚀、变形和裂纹等缺陷;对铆接叶片,检查铆钉有无松动、断裂现象,校正叶片角度;必要时对组装后的叶片组做静平衡试验。2.2.2.3拆开减速机检查齿轮、涡轮、油泵、轴承、减速机体等零部件的磨损情况,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2.2.2.4检查修理传动轴联轴器并找正。2.2.2.5检查、修补机座和基础,检查或更换地脚螺栓,校验机体水平度。2.2.2.6进行防腐及防潮处理。2.2.2.7电机检查、修理、加油。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3.1检修方法简述3.1.1叶片在拆卸时,必须打上标记,检修后安装时对号复位。3.1.2轴颈的沟痕深度超过规定时,可用磨光和喷镀法修理。3.1.3在机床上用千分表检查轴的径向跳动、直线度、圆度和圆柱度。3.1.4用样板靠在蜗轮两侧面上,测量样板与蜗杆外径的距离,检查蜗杆中心线对蜗杆中心的偏差。3.1.5用涂色法检查轴承、齿面接触情况。3.1.6用压铅法或千分表检测齿轮啮合、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3.1.7减速机大修时,用盛装煤油法检查机体是否有砂眼、裂纹等缺陷。3.1.8用水平仪在机体平面上检测机体水平度。3.1.9滚动轴承拆装应使用专用拆卸工具和压力机;轴承加热装配时,机油温度不超过120℃,在油中侵浴10~15分钟后进行组装,严禁用直接火焰加热和用锤直接敲击轴承。3.1.10按滚动轴承的游隙要求,用塞尺、千分表或其它方法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3.2检修质量标准3.2.1叶片组56 3.2.1.1各叶片沿轴回转的倾斜角误差均不大于0.5°。3.2.1.1叶片组外缘处的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值见下表:(mm)叶轮直径≤600>600~800>8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8000径向跳动端面跳动1.02.01.53.02.04.02.55.03.06.04.0106.0153.2.1.2轮彀和叶片装配后做静平衡试验,要求在叶片外缘处的剩余不平衡值不大于25g。3.2.1.3轮彀径向与端面跳动值见下表:叶轮直径≤600>600~800>8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8000径向、端面跳动1.01.52.03.04.05.06.03.2.1.4叶片外缘与风筒间隙见下表:叶轮直径≤600>600~800>8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8000间隙1~21~31.5~42~63~84~125~163.2.2减速机3.2.2.1主轴3.2.2.1.1主轴不得有裂纹,轴径处不得有伤痕、蚀坑等缺陷。3.2.2.1.2主轴中心线直线度,在轴径处为0.015mm/m,其它处为0.04mm/m;3.2.2.1.3轴径的圆度、圆柱度为0.02mm;3.2.2.1.4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倾斜度为0.03mm/100mm;3.2.2.1.5主轴轴向窜量0.06~0.08mm。3.2.2.2蜗轮、蜗杆3.2.2.2.1蜗杆轴直线度为0.05mm/m,安装后不得有轴向窜动;3.2.2.2.2蜗杆齿工作面要求无沟痕、毛刺、裂纹、砂眼等缺陷,磨损值不超过原齿厚的10%;3.2.2.2.3蜗轮齿工作面要求无毛刺、裂纹、砂眼等缺陷,磨损值不超过原齿厚的30%;3.2.2.2.4蜗杆中心线对蜗杆中心平面的偏移量不超过0.08mm;3.2.2.2.5齿面接触面积,沿齿长方向不少与60%,沿齿高方向不少与50%;56 3.2.2.2.6蜗轮蜗杆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3)m(m为模数),齿顶间隙为0.09mm;3.2.2.2.7键槽与蜗轮轴孔中心线的对称度为0.03mm。3.2.2.3螺旋伞齿轮3.2.2.3.1齿轮啮合面要求无腐蚀坑痕、裂纹;3.2.2.3.2齿面接触面积沿齿长方向和齿高方向均应达到50%以上;3.2.2.3.3轮齿的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10%;3.2.2.3.4齿顶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3)m(m为模数),齿顶间隙为0.13mm。3.2.2.4减速机体3.2.2.4.1减速机体应无裂纹、渗油现象;3.2.2.4.2机体水平度为0.1mm/m对下轴承座为可调式的减速机体,上平面与下轴承座孔中心线平行度为0.02mm/m。3.2.3滚动轴承3.2.3.1轴承与轴颈的配合为H7/k6,轴承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为K7/h6;3.2.3.2滚动轴承的滚子与内外圈的工作表面必须光滑,没有麻点、腐蚀、坑疤等缺陷;滚子与内外圈的磨损间隙:对轴承内径为51~80mm的不大于0.12mm;对轴承内径为80~120mm的不大于0.20mm。3.2.4传动轴3.2.4.1传动轴直线度为0.5mm/m。3.2.4.2减速机轴与传动轴联轴器、传动轴与电机联轴器找正。3.2.5油泵3.2.5.1油泵体内表面最大磨损不大于0.025mm。3.2.5.2柱塞与泵体间隙为0.03~0.07mm;柱塞最大磨损圆度为0.04mm,圆柱度为0.05mm。3.2.5.3偏心套内孔最大磨损不大于0.5mm。4试车与验收4.1试车前的准备4.1.1检查机座地脚螺栓及机座与风机、电机之间的连接螺栓紧固情况。4.1.2检查油箱润滑油量是否适宜。4.1.3安全装置牢固齐全,接上电机接地线。4.1.4检查温度计,仪表等是否灵敏好用。4.1.5确认电机转向正确。4.1.6检修现场达到工完料净现场清的要求。56 4.2试车4.2.1启动前盘车2~3圈,确认转动灵活,接通电源先点开一次,无问题,便可启动开车。4.2.叶片与风筒无碰撞现象。4.2.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0℃。4.2.运转无异常振动和噪音,机体振幅不大于0.20mm。4.2.电流不超过额定值,波动小于5安培。4.2.风量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4.2.试车运转时间不小于2小时。4.3验收设备经试车,运转情况良好,各项技术性能达到规程要求,即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使用。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5.1.1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5.1.2设备应该有完好的接地线。5.1.3设备上的所有安全防护装置,不能随意拆除。5.1.4启动设备前要先盘车和点试。5.1.5设备运行中,不准擦拭转动部位。5.1.6不准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5.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2.1设备检修前要做好设备的清扫处理工作,处理合格后,要办理检修交出手续。5.2.2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经二次复查后,在电源处挂上“禁动牌”标志,方可开始检修。5.2.3检修中使用手电钻,必须戴上橡胶绝缘手套,电钻外壳应接地;使用的临时照明灯,电压不超过36伏。5.2.4需要动火时,必须先办理动火手续,分析可燃物含量合格,并按规定审批后方可进行。5.2.5吊装、搬运设备及零、部件时,要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起重设备,正确选用起吊绳索,严禁超负荷吊装,吊装物下严禁人员来往或停留。5.2.6检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放在规定的地方整齐摆放,保持现场清洁、畅通。56 5.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3.1试车工作应有试车方案,专人负责,并在统一指挥下进行。5.3.2开停车由专人负责,操作者应持有岗位“安全作业证”。5.3.3设立明显的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5.3.4试车前,先调试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确认旋转方向正确后,联接联轴器,装好防护罩,方可试车。5.3.5严格按照风机的启动程序开车。5.3.6试车中注意风机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振动和响声或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消除后再试。十一、螺杆压缩机检修规程1.总则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本规程规定了属容积型压缩机之一的螺杆压缩机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1.1.2本规程适用于下列设备的检修:氯乙烯压缩机8台VCM压缩厂房2检修周期与内容2.1检修间隔期检修类别中修大修检修间隔期(月)8242.2检修内容2.2.1中修2.2.2检查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磨损情况,并作适当处理或更换。2.2.3调整各部轴瓦间隙,并调节转子的窜量和阴、阳转子的啮合间隙及与气缸的轴向间隙。2.2.4检查清理转子体,测量各部轴颈,检查阴、阳转子啮合面有无损伤和摩擦并做适当处理。2.2.5检查同步齿轮的磨损情况及调整间隙。2.2.6检查吸入侧、排出侧轴封组合体。2.2.7更换全部润滑油、空气滤芯、粗油过滤器、精油过滤器。2.2.8清洗检查油冷却器。2.2.9清理检查各部位阀门、仪表、电路。2.2.10大修56 2.2.11包括中修项目。2.2.12检查基础有无塌陷、裂纹等。2.2.13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2.2.14转子各轴颈探伤检查。2.2.15同步齿轮探伤检查。2.2.16更换吸入侧径向轴承。2.2.17更换推力轴承。2.2.18检查联轴器损坏情况。2.2.19转子作动平衡测定。2.2.20检查油冷却器管束,并做压力试验。2.2.21油系统试压。2.2.22管路测厚更换。3检修与质量标准。3.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1.1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准备垫片、螺栓以及常用的检修工具,倒链等。3.1.2设备停运后泄压,电机停电,方可进行检修。3.2拆卸检修3.2.1初步检查、记录3.2.1.1检查螺杆压缩机转子轴有无裂纹、磨损,圆度或圆柱度是否超差,不大于0.02mm,粗糙度优于0.8即可。3.2.1.2检查轴承磨损情况,是否保证各项间隙指标。3.2.1.3检查轴封处密封情况,密封元件磨损及间隙情况。3.2.1.4检查同步齿轮啮合间隙,齿轮牙磨损情况。3.2.1.5检查机壳有无裂纹,壁厚情况。3.2.2拆卸检修3.2.2.1首先拆去压缩机上的供油管,供水管,及仪表等附件,然后依次拆下联轴器,同步齿轮端盖。3.2.2.2用工具提出同步齿轮,拆除止推轴承及其余轴承。3.2.2.3拆除轴封装置。3.2.2.4用起吊工具把转子轻轻吊出,慢慢放在清洁木板或橡胶板上。3.2.3质量标准3.2.3.1泵体纵、横向水平,其水平度允差为0.03mm/M56 3.2.3.2依次安装转子、轴封、轴承、同步齿轮及联轴器,并调整轴封、轴承间隙,转子啮合间隙、端面间隙、同步齿轮啮合间隙。见表格3.2.3.3最后进行转子轴与电机输出轴的找正,附属零部件安装。3.2.3.4螺杆压缩机各部间隙序号部位名称要求间隙值1阳转子排气端轴承间隙0.15—0.172阳转子进气端轴承间隙0.15—0.173阴转子排气端轴承间隙0.15—0.174阴转子进气端轴承间隙0.15—0.175阳转子排气端与泵侧盖轴向间隙0.26—0.286阳转子进气端与泵侧盖轴向间隙1.00—1.207阴转子进气端与泵侧盖轴向间隙1.00—1.208阴转子排气端与泵侧盖轴向间隙0.26—0.289阳转子与泵壳间径向间隙0.25—0.3010阴转子与泵壳间径向间隙0.25—0.3011阴阳转子啮合间隙上间隙0.25—0.3012阴阳转子啮合间隙下间隙0.30—0.3513同步齿轮啮合间隙0.05—0.0714各密封环间隙0.10—0.173.2.3.5螺杆压缩机转子轴与电机输出轴找正,一般用三块百分表测定。一块百分表测量径向偏差,另二块百分表测量轴向偏差,联轴器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圆跳动允差为0.02mm。4试车与验收4.1按本规程规定的检修质量标准进行验收。4.2打开冷却水各部位,检查有无漏水处,应畅通无阻。4.3全开吸入及排出阀。4.4检查供电系统,检查各仪表讯号,记录数据,检查联锁自控装置是否投入启动状态。4.5检查油路、油位、油质符合标准。4.6盘动电动机4—5转,检查有无障碍,要求转动灵活。4.7瞬间启动电动机,检查旋转方向,电动机,螺杆压缩机声音是否正常。运转时间1—2分钟。4.8第二次启动电动机运转10分钟,检查电压、电流指示符合要求,电动机,螺杆压缩机轴承温升不得超过65℃4.9如上述各项符合要求,则可连续运转2小时,再进行检查并记录。4.10螺杆压缩机连续运转24小时后,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可按验收制度办理验收手续。5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5.1螺杆压缩机日常检查5.1.1认真检查设备运行参数,严禁超温、超压。5.1.2定期检查设备振动情况并做记录。56 5.1.3定期更换油滤、空滤,及整台设备用油。5.1.4定期清洗油冷却器。5.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下表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处理方法轴承温度过高,有时超过65℃1、进油量不足2、新换轴承没跑合3、进油温度过高4、轴承负荷大加大供油量,保证充足供油,加长运转时间,加大冷却水量,降低油温,降低负荷或停机处理压缩机振动,振幅超过0.03mm1、机组找正精度不够2、转子组动平衡不符合要求3、轴承磨损,间隙变大4、地脚螺栓松动5、进出气压力不稳停车重新找正重新对转子进行动平衡校验停车更换轴承紧固地脚螺栓联系操作,检查处理油色改变1、油冷却器小管破损2、油质变差堵塞破裂冷却管定期更换油6螺杆压缩机检修安全注意事项6.1检修人员应遵循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的规定。6.2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6.3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牌。6.4切气泄压放掉余液,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6.5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检修。十二、聚合釜检修规程1总则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聚合釜维护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1.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聚合釜的维护与检修。1.2编写制定依据聚合釜设备制造图纸、产品说明书及执行HSE标准方面的要求。2检修周期与内容2.1检修周期结合装置停产检修,检修周期一般为12个月。2.2检修内容56 2.2.1检查、消除漏点,紧固松动螺栓:2.2.2检查齿轮减速器油位、油质及油路疏通情况,清洗油过滤器,添加润滑油;2.2.3检查水封装置;2.2.4检查搅拌叶、釜内焊缝的腐蚀情况;2.2.5检查釜内连接螺栓,失效更换;2.2.6检查、处理日常运行中出现的其他缺陷;2.2.7外部的机器保养。2.2.8清洗齿轮减速器内部,更换液压油、润滑油;2.2.9拆卸、检查齿轮减速器,更换或修复失效零件;2.2.10拆检油冷却器,清洗,更换密封件;2.2.11检查搅拌轴护套、两层桨叶、更换失效部件;2.2.12检查底阀、溢流管及温度计套管,更换失效零部件;2.2.13测量聚合釜壁厚,每六个月一次;2.2.14测量搅拌轴径向跳动,并调整。2.2.15拆除搅拌轴,并校正直线度;2.2.16检查清洗夹套,必要时进行强度试验或气密性试验;2.2.17对机架、传动箱重新油漆防腐,釜体更换保冷层;2.2.18检查、修补基础。3检修与质量标准3.1检修前准备3.1.1根据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和状态检测记录,分析故障原因及部位,制定检修方案;3.1.2编制详实、完整的检修计划,备齐所需备件,并对其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复验;3.1.3准备检修工器具、吊装工具、清洗剂、润滑油等;3.1.4落实安全措施3.1.4.1检修前切断电源,并且挂安全警示牌;3.1.4.2检修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3.1.4.3办理好各类进场检修施工手续;3.1.4.4停车检修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按工艺要求物料已排放干净,釜内有毒体含量须达到安全标准;3.1.4.5设备各类润滑油排放装桶,清扫干净设备周围区域,以保持部件清洁。56 3.2检修3.2.1减速箱3.2.1.1脱开联轴节;3.2.1.2拆除密封压盖,检查压盖密封面是否粗糙、损坏,密封件更换;3.2.1.3箱体检修、组装参见SHS1028-2004《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进行,按润滑手册要求加润滑油;3.2.1.4拆卸箱体固定螺丝,吊出箱体,机架检查,并做防腐;3.2.1.5调整箱体水平度。3.2.2聚合釜体3.2.2.1拆下折流板、搅拌叶、更换腐蚀较严重的部件;3.2.2.2检查各桨叶的位置,校正,紧固;3.2.2.3测量搅拌轴的直线度,若超差,则应拆下校直或更新;3.2.2.4测量聚合釜壁厚。3.3检修质量标准3.3.1机架部分质量标准(单位:mm)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1机架纵横向水平度±0.2/1000水平仪、平尺2机架标高误差1.5拉线检查3机架地脚螺栓腐蚀或垫铁不允许松动目测、扳手检查3.3.2齿轮减速箱质量标准(单位:mm)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方法与工具1齿轮箱内壁及零件清洁清洁目测2箱体底座水平度<0.1/1000水平仪3齿轮箱主轴与主传动同轴度<0.10百分表4圆柱齿轮啮合接触面积沿齿高>45%沿齿宽>70%着色法56 5联轴器径向圆跳动≤0.1端面圆跳动≤0.08百分表6传动系统转动灵活无异响耳听、手感3.3.3聚合釜部分质量标准(单位:mm)序号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方法与工具1各连接螺栓紧固扳手2焊缝符合图纸目测、无损探伤3两层桨叶处轴颈向跳动1百分表4搅拌轴直线度<100r/min时,0.15/1000百分表5桨叶间距、位置符合图纸卷尺4试车与验收4.1试车前准备4.1.1全面检查各紧固件的连接和传动件的结合情况;4.1.2检查各润滑点油位和润滑脂的添加情况;4.1.3全面检查电气、仪表、气路、水路和物料管路;4.1.4检查安全罩是否齐全、并已固定;4.1.5检查电机转动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4.2试车4.2.1空载试车4.2.1.1空载试车必须在本规程4.1各项检查完成后进行,并在釜内加水至二层桨叶;4.2.1.2连续运行前,各电机必须进行瞬间点动,观察和检查连接部位有无异常;4.2.1.3连续运行,检查各传动部位有无异响、异振和过热情况,电流有无波动;4.2.1.4空载试车:小修不得少于1h,项修、停产检修不得少于8h。4.2.2负载试车4.2.2.1消除空载试车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缺陷;4.2.2.2在釜内加水至二层桨叶,并按工艺要求进行调速;56 4.2.2.3负载试车不得少于72h。4.3验收4.3.1交接验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4.3.1.1达到规定试车时间,运行状况良好;4.3.1.2检修记录和试车记录准确、齐全。4.3.2检修质量按本规程3.3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4.3.3设备技术状态应达到完好标准。4.3.4按规定办理交接验收的手续,交付生产使用。4.3.5检修现场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5维护和故障检修5.1日常维护5.1.1维护内容5.1.1.1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5.1.1.2检查各密封点,消除漏点;5.1.1.3做好机台清洁卫生工作;5.1.1.4按设备润滑手册要求添加润滑油脂。5.1.2维护5.1.2.1操作工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巡检;5.1.2.2保全工每天巡回检查2次;5.2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见表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釜内发生异响搅拌叶碰撞异物或松动停车检查、检修2轴承温度过高润滑油脂过少或过多润滑油脂老化轴承损坏适当补充或减少、换油脂3减速箱漏油轴承损坏、油封损坏更换4搅拌轴晃动桨叶与轴连接螺栓松动、轴直线度超差、液位太低紧固、校正、调整液位5折流板托脚脱落焊缝腐蚀补焊56 十三、计量泵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常用卧式柱塞泵和隔膜泵的维护和检修,特殊用途卧式柱塞泵以及立式柱塞泵的维护和检修可参考执行.1.2检修周期与内容1.2.1检修间隔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312241.2.2检修内容1.2.2.1小修1.2.2.2更换密封填料,消除泄漏点。1.2.2.3检查、清洗泵入口和油系统的过滤器,更换润滑油。1.2.2.4检查、紧固各部螺栓。1.2.2.5检查、修理进出口阀组零部件。1.2.2.6检查、修理联轴器零件。1.2.2.7检查、调整或更换易损零部件。1.2.3中修1.2.3.1包括小修项目。1.2.3.2修理或更换进出口阀组零件。1.2.3.3检查或更换轴承。1.2.3.4检查或修理柱塞、曲轴等主要部件。1.2.3.5校验压力表、安全阀、计量调节机构等。1.2.4大修1.2.4.1包括中修项目1.2.4.2解体、清洗、检查测量各零部件。1.2.4.3检查柱塞与柱塞套的磨损情况。1.2.4.4检查隔膜是否有裂纹1.2.4.5修补基础,机体喷漆。1.2.4.6电价检查、修理、加油。56 1.3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1.3.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3.1.1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确定检修项目及内容,并做好备品备件、材料的准备工作。1.3.1.2所有检修项目都应填写检修任务书,并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所承担的检修内容,各项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3.1.3当停泵后,操作人员按规定对泵进行隔离、排放、停电并符合检修条件,由工艺负责人签署设备检修移交手续,才能进行检修。1.3.2拆卸步骤1.3.2.1泵缸头的拆卸把柱塞移向前死点,将柱塞从十字头上拆出,再拆下吸排管法兰和与调节机座相连接的螺母后,将泵缸头从机座上拆下。1.3.2.2柱塞式计量泵泵头的拆卸a取出柱塞,拆下填料压盖,取出密封填料,水封环和柱塞套。b拆下吸排管法兰,依次取下衬套、限位器、阀球、阀座。1.3.2.3隔膜式计量泵泵头拆卸a拆下安全补油阀部件,掏出柱塞,拆下填料压盖,取出密封填料,水封环和柱塞套。b拆下吸排管法兰,依次取下衬套、限位器、阀球、阀座。c拆下前缸头,依次取出限制板和隔膜。1.3.2.4调节机座的拆卸1.3.2.4.1放掉机座内的润滑油,拆下机座后端的玻璃板。1.3.2.4.2拆下电机取出连轴器,拧下轴承盖压紧螺母,将轴承盖、轴承蜗杆和抽油器从机座里拿出。1.3.2.4.3打开调节箱盖,拆下调节器压紧螺母,旋转调节转盘将调节丝杆和调节箱从调节支架上拿下,并拆下调节支架。1.3.2.4.4拆下连接架压紧螺母,将连接架从机座上取出,打开机座上座,从机座内取出十字头销、十字头、堵头。1.3.2.4.5将N形轴及轴上的偏心凸轮、连杆、上轴承座等从机座内取出,并从N形轴上拆出上轴承座、轴承、垫圈,拿出套在偏心凸轮上的衬套,取出滚针及偏心凸轮。1.3.2.4.6拆下机座的轴承座,拆出轴承、衬套、涡轮、涡轮套。1.3.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6 1.3.3.1泵缸头检修1.3.3.1.1检查柱塞的磨损情况,有毛刺用细锉和砂纸打磨光洁,若磨损严重则更换新件。1.3.3.1.2检查单向阀阀球的圆度,检查阀球表面光洁度。1.3.3.1.3检查隔膜是否有裂纹,针孔等缺陷,若影响使用则更换新件。1.3.3.2调节机座的检修1.3.3.2.1检修涡轮套、涡轮、偏心凸轮、凸轮衬套的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更换新件。1.3.3.2.2清洗轴承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检查滚动体是否磨损,检查支承体是否损坏,若有损伤或影响使用更换新件。1.3.3.2.3检查联轴器弹性快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更换新件。1.3.3.2.4更换密封填料1.3.4回装1.3.4.1原则上,按照拆卸逆顺回装。在回装前,各部件应用煤油擦拭干净,保证部件清洁。1.3.4.2回装完成后,手动转动联轴器,应转动自如,无卡阻现象。1.4试车验收1.4.1检修完工后,检修人员与工艺人员共同确认所有检修项目已完成,并符合质量标准,清理现场遗留物。1.4.2设备开车后运行平稳,在运行72小时后,按规定办理交工验收手续。1.5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1.5.1每天每班定时擦拭设备并保持设备各部位清洁,无油污,灰尘及杂物。1.5.2保持设备各零部件及附属设备管道完整齐全,指示剂记录仪表灵敏可靠。1.5.3按时填写运行记录,做到准确、齐全和整洁。1.5.4按规定时间和路线做好巡回检查,主要内容有:压力、流量的数据、润滑油油位、温度、轴承温度、振动、声音情况、动静密封点泄露情况,正常排放情况。1.5.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下表: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密封泄露1.填料没压紧2.填料或密封圈损坏3.柱塞磨损产生沟痕4.超过额定压力1.适当压紧填料压盖2.更换3.修理或更换柱塞4.调节压力56 流量不足1.柱塞密封泄露2.进出阀不严3.泵内有气体4.往复次数不够5.进出口阀开启度不够或阻塞6.过滤器阻塞7.液位不够1.修理、更换2.修理、更换3.排除气体4.调节5.检查清理6.清洗过滤器7.增高液位压力表指示波动1.安全阀、单向阀工作不正常2.进出口管路堵塞或漏气3.管路安装不合理,有震动4.压力表失灵1.检查调整2.检查处理3.修改管路4.修理、更换产生异常声响或震动1.传动机构损坏2.螺栓松动3.进出口阀零件损坏4.液位过低1.修理或更换2.紧固3.更换阀件4.液位提高油温过高1.轴承或零部件损坏2.油位低3.油质不符合规定1.检查更换2.加油3.更换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紧急停车:a泵内发生严重异常声响;b振动突然加剧。1.6计量泵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6.1检修人员应遵循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的规定。1.6.2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1.6.3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牌。1.6.4切气泄压放掉余液,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1.6.5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检修。56 十四、鄂式破碎机检修规程1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常用鄂式破碎机的维护和检修。2检修周期与内容2.1检修周期:小修1—6个月中修1—2年大修3—5年2.2检修内容:2.2.1小修2.2.2更换磨损的衬板、肘板、调整排石口间隙,紧固各部螺栓,疏通油路,修补各部漏斗及部件。2.2.3中修2.2.4包括小修内容外,更换或修补牙板,调整修理侧板和肘板垫,检查或更换拉杆,拉杆弹簧,检查调整皮带松紧度。检查清洗各部轴承油量,各部接触面情况,动鄂轴磨损情况,清洗润滑系统,处理各部密封。2.2.5大修2.2.6包括中修内容外,修理或更换各部轴承,调整机座,修理基础,修理或更换机座机体,修理或更换偏心轴、动鄂皮带轮、飞轮等。设备全部解体情况,彻底检查,大修应进行验收和试运行。3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3.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1.1准备垫片、螺栓,以及常用的检修工具、倒链。3.1.2设备停运后,断电,清理周边石块,便于检修。3.1.3验电后方可检修。3.1.4确定检修用备件,材料准备工作。3.2拆卸步骤3.2.1机头的拆卸3.2.2松动机架上轴承座紧固螺栓,取掉轴承座上半部分,两个轴承座一样拆卸方法。3.2.3用倒链吊出整体机头,连带偏心轴一起出。3.2.4用工具拔掉皮带轮和偏心配合轮。56 3.2.5取掉轴承密封盖。3.2.6松轴承定位用胀紧套锁母,松开后,用手锤敲击轴承,让轴承松动。3.2.7轴承松动后取下,两侧方法一样。3.2.8把中间偏心轴定位轴承端盖螺栓拆除,两侧端盖全部取掉,用千斤把偏心轴,轴承压出。3.3质量与标准3.3.1机座必须平整、稳固,机体安装稳固,纵向水平度允许差为每米不大于0.4mm,横向水平度允许每米不大于0.2mm。3.3.2主要连接螺栓在装配时,最好应放在油中加热300℃左右后紧固。3.3.3机体与底座应紧密接触,当螺栓未拧紧时,局部间隙不得超过0.1mm,连接处每个接触长度不应超过150mm,共累积长度不应超过连接面边缘周长的10%,机体各部作连接要求同上。3.3.4动鄂与动鄂轴承外应过渡配合,不得出现间隙,偏心轴与轴承内应用过盈配合,不得出现间隙。3.3.5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转。4试车与验收4.1按本规程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4.2先盘车,检查有无障碍,要求转动灵活。4.3电机送电,启动电机,检查破碎机是否有大的异响。4.4检查破碎机振动是否在范围内。4.5运转10分钟后,检查电流,破碎机轴承温度是否正常。4.6以上各项指标都正常后,按验收制度办理验收手续。5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5.1维护操作人员要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注润滑油脂。5.2设备运转中应经常检查轴承温度的变化,温度不得超过60℃,同时检查各部螺丝有无松动,弹簧松紧状况是否正常,电机是否超载运行,声音有无异常,给料是否均匀等。5.3在破碎,若破碎腔内物料阻塞而造成停车,应立即关闭电机,必须将物料清除后,方可启动。5.4设备运转中,不得清扫或擦卫生,等停车后再清扫。5.5清除电机上的矿物及灰尘,清除弹簧下的堆积物,清除肘板上下的堆积物。56 5.6检查更换三角带,使每根三角带松紧符合要求。5.7常见故障及清除方法:现象原因消除方法1.肘板发生冲击声音(1)拉紧装置拉得不够紧。(2)弹簧失效(3)支撑垫或肘板磨损过大以及松动(1)紧固弹簧(2)更换弹簧(3)检查更换2.肘板与边护板有金属撞击声音松动紧固3.破碎机转速慢或皮带打滑皮带松弛或拉长调整电机位置或更换4.滚动轴承发热(1)油量过多或过少(2)滚动轴承损坏(3)油质不好或污垢过多(4)轴承间隙小(5)锥形套磨损,损坏(6)轴承移位,窜轴(7)轴承压盖与密封盖磨损(1)调节油量(2)更换(3)更换(4)调整(5)更换(6)检查修理(7)检查修理5.肘板折断(1)肘板与支承垫接触偏斜(2)破碎口掉入铁块等物(1)调整更换(2)防止异物进入6.动鄂轴断裂承受大的突然负荷或经常承受超负荷控制过大负荷,防止异物进入7.紧固螺栓松动振动过大检查紧固(1)弹簧破坏(2)拉杆破坏56 8.飞轮回转,破碎机停止工作,肘板从支承座中脱出(3)拉杆螺母脱出检查更换1.6颚式破碎机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6.1检修人员应遵循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的规定。1.6.2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1.6.3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牌。1.6.4吊装工器具合格,有防尘保护措施。1.6.5检修前检查清楚破碎机内及周围所有物料,以免卡料,在拆卸中出现偏心配重自转现象轮。1.6.6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摆放整齐,做到文明检修。。5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