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

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

ID:19268734

大小:48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30

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_第1页
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_第2页
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_第3页
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_第4页
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及广场的雨水利用王玉轩王武林张燕摘要:以西安城区道路年集雨量为出发点,采用排放渗透一体化模式,增加道路、广场的雨水收集、存储及渗透利用,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及城区雨洪负荷过大等问题。关键词:道路集雨;雨水利用;成本;适用性城市在不断进步,田野、草地、树林、荒滩等土地逐渐被道路、广场、厂房、住宅所替代。原本要渗入土壤的降水(雨水)却被不断增加城市硬化地面拦阻,并通过城市雨水管道排走了。渐渐地,城市的水源吃紧了,雾霾却日渐严重了。“雨水是资源,综合利用在前,排放在后”,是城市雨水利用途径的指导思想。有多

2、少原本属于土壤的降水(雨水)被迅速排走?这些被迅速排走的降水(雨水)能否被利用?本文给出一个“把雨水请入土壤”的设想,并提出一个模块式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先认识一个新的概念:“年集水吨面积”。一、从“年平均降水量”到“年集水吨面积”一个地方年平均降水量是一个常数,用P表示,单位:米(m)。9那么,在该地方一年中平均收集降水一吨所需要的面积,这是一个新概念:地方平均年集水吨面积,简称“年集水吨面积”,也是一个常数,用A表示,单位:平方米/吨(m2/t)。二者之间关系如下:1吨水=1立方米水=年集水吨面积*年

3、降水量即:A*P=1(年集水吨面积*年降水量=1)(3-1)故年集水吨面积:A=1/P(平方米/吨)(3-2)集水面积为S平方米(m2)每年的集水量为:V=S/A(吨)(3-3)年集水吨面积侧重于体现建筑(或集水)工程的积水能力,也可以称作为该建筑(或集水)工程需要提供的排水能力。(3-3)式表明每增加S面积的硬化地面,每年将会有V=S/A(吨)的未被利用的雨水,随城市雨水管道流失。二、用“年集水吨面积”概念认识西安西安市年平均降水量537.5~1028.4毫米,其中,市区年平均降水量584.9毫米[1],

4、由公式(3-2)知西安地区年集水吨面积为:A=1/P(m2/t)=1/0.5849=1.709≤2.00(m2/t)也就是说,在西安,每1.71平方米集雨面每年均可收集雨水一吨,本文取值A=2.00(m2/t)。50米是常人一分钟所走的距离(每步约0.6米,一分钟约90步),也是城市道路两侧相邻两个雨水口之间的最大距离[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第7.1.6条)要求,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其道路设计应满足:主干路45~55m,次干路40~50m,支路15~30m的宽度要求

5、。这里我们以主干路50m,次干路40m,支路20m9宽为例,分别计算一个雨水口一年所能收集的降水量。由(3-3)式:V=S/A可以算出一个雨水口一年所能收集的降水量分别为:V主=1250吨、V次=1000吨、V支=500吨。并由此推知,一公里的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每年可收集雨水分别为:25000吨、20000吨和10000吨。城市道路的集水能力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增大的。“截至2014年年底,西安城市道路长度3146公里,道路面积7199.75万平方米[3]”,该道路的年集水量达3600万吨。城市道路的集雨

6、能力及其开发利用空间巨大;若不被利用,原本属于土壤的雨水被白白地迅速排走。三、排放渗透一体化系统排放渗透一体化系统含排放环节和渗透环节两部分,并以渗透环节满足雨水自然渗透且渗透区域结构不受影响为前提条件。沿道路方向有不小于3米宽的绿化带是道路排放渗透一体化系统前提条件。本文以道路排放渗透一体化系统为例进行论证说明,广场排放渗透一体化系统与之类似。该系统如图1所示。图1排放渗透一体化系统示意图排放环节:设计或改造道路的直接排放雨水口为间接排放雨水口,即溢流式雨水口。该方案将雨水口由传统的一个出水口,变为现在的

7、两个出水口组成,即溢流口(雨水排放出水口)和渗透出水口;且满足溢流水位高程差为0.4-0.5米。9当雨水汇入溢流式雨水口时,先从渗透出水口流出,直到水位达到溢流水位时,才从溢流口流出,完成先渗透再排放的取舍过程。溢流式排放渗透示意如图2所示。图2溢流式排放渗透示意图[4]渗透环节:在沿道路方向的绿化带中,距人行道1.5m处布置管径为DN200(或DN315)的普通渗透排水管,管外填配砾石层;同时对应道路雨水口处在渗透排水管线位置上建造渗透检查井。雨水渗透检查井并不参与渗透,以道路雨水口面为深度零面,其长宽深

8、截面尺寸分别为1.2m×1.2m×1.4m。雨水渗透检查井临道路雨水口一侧,以管径为DN200的雨水管与渗透出水口相连接;另外两侧或三侧(依绿化带宽度及走向而定)连接管径为DN200(或DN315)的普通渗透排水管。该检查井要求:渗水管底部比入水管底部低0.1m,比检查井底部高0.2m。渗透管填埋示意如图3所示,其数据关系为:b=D(D为雨水渗透管管径、b管壁到砾石边的距离);H=h+b,(h为道路雨水口面到渗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