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45041
大小:18.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30
《中考作文完全备考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作文完全备考方案 篇一:XX年中考作文备考方案 中考作文备考方案 1.方向决定成败──在审题上准备。 中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这主要有如下四个维度:一是立意──命题作文要抓住题眼;新材料作文要多方挖掘材料中包蕴的意义。二是重心──对文题中的题眼、要义或内核,必须充分展开(一般不少于整篇的三分之二,否则可能被阅卷者视为游离中心或旁逸斜出)。三是文体──“自选文体”,可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一篇××文”,只能写成指定的文体;“除××外,文体不限”,就不能选用被禁用的文体。四是
2、题目──命题作文不能另拟题目,否则就会被硬性扣2分;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需要自拟题目,以切合文章的主旨、内容,展示作者的才思。 2.内力提升境界──在思维上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式,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每周可选择同一个中考文题进行不同思维操练,不求成稿,只求提纲稿,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3.
3、细节增加亮点──在描写上强化。 中考作文主要是记叙文写作为主。写好记叙文,要创造出血肉丰满的形象,离不开生动的细节。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是“真”与“精”──“真”就是符合生活实际,经得起推敲;“精”就是精选能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可根据描写的种类,选择中考文题,进行某一描写片段训练,不求成文,只求成段,每次要看到“闪光”为止,每段要找到“闪光”为准。 4.模仿突破瓶颈──在阅读上积累。 选1-2本中考优秀作文“化整为零”。每天读一篇,每次学一个成功点,每次模仿一个段落口头表达,在短、平、快中日积月累。
4、 5.变格成就精彩──在修改上提高。 把自己以前的习作拿出来,或者用新学来的技巧来修改,看看自己是否掌握新技法;或者根据相应的中考文题来修改,看看自己如何把平时习作“打扮”成考场作文。一次不行,可以二次,甚至多次修改,直至满意。不以数量取胜,以质量取胜。 篇二:最新中考语文实现满分作文的备考策略完整版 最新中考语文实现满分作文的备考策略完整版 一、作文题型,有所变化 1.全命题作文,仍居榜首。在最新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82个全命题作文占%,与以前相比,稍有下降,但仍然稳居首位,比半命题高出一倍多
5、,可谓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都知道,全命题作文虽然是传统的作文命题形式,但确实是写作之本,更能考查考生的审题和构思行文的能力。估计往后的几年中,它还将稳居榜首,我们必须认真抓好命题作文的基础训练。 2.半命题作文,有所上升。在最新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中,40个半命题作文占%,比去年的20%相比,有所上升,已占全命题的近一半。预计半命题作文还可能逐渐增加,因为半命题作文能够给考生再一次选择的机会,可以利于不同的考生发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好的命题形式,决不能轻视。特别要重视指导学生根据实际,从利于发挥来恰当补充
6、题目上下功夫。其实,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就属于全命题作文了,但这个命题更适合考生的写作。 3.材料作文,略有上升。在最新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21个材料作文占%,与去年的10%相比,略有上升,已占半命题作文的一半。虽然中考的材料作文未像连续三年全国高考的材料作文成为主流,但略有上升也是在逐渐向高考接轨。或者说,高考的材料作文稳居榜首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会对中考作文产生一定影响也是必然趋势。再说,从选拔高中新生来说,确实需要强化材料作文训练。换个角度说,如果考生能把材料作文写好,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也 篇三
7、:中学XX年中考备考方案 XX年中考备考方案 本届九年级学生经历了大的动荡与波折。底子薄,习惯差,尖子少,客观上不利因素较多。在去年的年终统考中,我校的成绩相当不容乐观。在全区紧抓教学质量的严峻形势中,我校要认清形势,立足现实,准确定位,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学上 1、中考备考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阶段),过好课本关,课本上的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吃透。根据层次不同可适当提高。准备好各种复习资料。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阶段),本阶段要突出双基,培养
8、能力,要求教师对各学科重点知识作归类复习,理清各部分知识的纵横联系,加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力度,对初中阶段的知识有更系统的、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阶段),本阶段主要是综合训练,补缺补漏。要求教师在综合测试、模拟考试的基础上,通过讲评,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并针对学生掌握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不足,及时进行补缺补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备考状态,迎接中考。 2、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