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43808
大小:42.46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9-30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吕思勉,中国制度史pdf 篇一:中国古代史MicrosoftWord文档 1.(XX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 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结合分封制的概况(分封形势图)可知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
2、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C 2(XX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XX年重庆文综历史,1
3、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 ①战乱频仍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酷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①②;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 【答案】D 4.(XX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与
4、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提供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诸侯不得参与政事,这实际上削夺政治权力,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 【答案】C 5.(XX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 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结合题干可知唐高宗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分割了相权,从而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选B项 【答案】B6.(XX年北京文综历史,13)图6是中国
5、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图片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受命于皇帝,故选C项。 【答案】C 7.(XX年安徽文综历史,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 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转载于:小龙文档网:吕思勉,中国制度史pdf)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6、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杜如晦认为科举制强调以文笔(文采)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忽视了品行,这容易导致官员因品行差以致危害民生。可见杜如晦实际上强调选官要注重品行,故选D项。[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D 8.(XX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解析】题干主要
7、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不符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 【答案】C 9.(XX年上海历史,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