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ID:19239663

大小:18.2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30

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第1页
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第2页
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第3页
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第4页
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篇一: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总括: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与结构决定的。对于这个基本

2、经济制度,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任何的动摇与偏离,都会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歧途。  一、探索之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下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过程,先后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制度创新(转载于:小龙文档网:九年级政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说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经历了先成功、后挫折、再成功、再创新的历史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混合经济阶段。这是第一次重大

3、制度创新,即从传统的半封建、半殖民经济转变到新民主主义经济。刘少奇曾明确提出,在建国初期的经济条件下,中国不要学苏联搞单一的公有制,还是要利用私人  资本主义,要允许多元化经济成分存在。当时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刘少奇的观点,并希望提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讨论。  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后,存在五种不同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是共和国最早期的混合经济成分共存的时期,其经济类型表现为一种以私有经济为主、国有经济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多样化混合经济类

4、型。当时的第一次土地改革和国有化都是相当成功的。其中,国有化也是相当有限的,新政府只是强制性地没收了官僚资本,将其立即转变为国有经济,并没有限制和消灭私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当时的《共同纲领》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

5、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十条还明文规定:“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共同纲领》还提出:“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毛泽东称这是“统筹兼顾”的方针精神。对私营经济,他还提出“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所谓“有所不同”,就是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处在主导地位,它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却不同,要加以区别。但在其他问

6、题上要按《共同纲领》办事,公私一样发展,有公无私是不对的,这就是“一视同仁”。刘少奇还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应当使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各得其所,都有发展。  这些方针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也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建立前所未有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制度变迁,还有一个需要10到20年时间的逐步适应、不断巩固和完善的过程。  但是,刚刚搞了几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就制定了“一化三改”

7、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农民和手工业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为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以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在城市地区实行第二次国有化和集体化,消灭城市私有经济,削减城市个体经济,  在农村地区实行集体化,消灭农村个体经济和土地私有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苏联理论的影响。  作为第二次重大制度创新的“三大改造”曾打算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时间完成,实际上于1956年就完成了,既搞得过纯过公,又搞

8、得过急过快。可惜的是,后来制定的目标并不是要使五种经济成分共同和谐发展,而是通过划分不同的经济成分,逐步针对性地实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造在1956年基本完成,仅从就业角度看,城镇个体劳动者从1949年的724万人,到1953年达到高峰,为898万人,占城镇就业总数(2754万人)的%,到1956年又急剧降至16万人,占城镇就业总数(3205万人)的%;私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