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

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

ID:19239202

大小:29.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30

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_第1页
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_第2页
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_第3页
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_第4页
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织物的防臭、除臭整理1、除臭整理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1](1)除臭整理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清洁问题的关心程度日益提高,要求日常生活中具有优雅和安乐等舒适性能(适应性)的倾向也在日益增高。床上用品类和卧室内的臭味、内衣汗臭等衣着生活方面的臭味,以及厨房、烟草臭等生活臭味,往往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性。此外,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卧床的老龄者和在家疗养者增多,对防止恶臭措施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这些都促进了除臭整理的迅速发展。此外,人类生存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和霉菌,高温多湿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的繁殖特别活跃。细菌和霉菌于衣物上大量繁殖时,纤维易受其酸性或碱性

2、代谢产物的作用而发生分子链降解、变色,并生成挥发性恶臭物质,还易引发人体某些皮肤病的生成。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卫生功能的高要求,纤维制品的抗菌防臭、消臭加工是非常必要的。(2)除臭整理的发展现状日本大约在11年前就开发了消除氨气臭味(汗臭、尿臭)、硫化氢臭味(蛋类腐败臭)、三甲胺臭味(鱼类腐败臭)、甲基硫醇臭味(大葱的腐败臭)的除臭整理剂。最近,又将纸烟臭列入消除范围。在我国,除臭整理作为一项刚刚起步的整理技术,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的除臭整理产品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去除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恶臭(如上所述四大恶臭);第二类是去除香烟烟雾产生的臭味(主要是尼古丁和乙

3、醛);第三类是去除房屋装饰带来的甲醛气味。除臭整理迄今还是一种处于发展中的技术,在实用效果方面尚有些问题未解决,但具有很大的潜力。2、除臭整理的机理[2](1)臭味发生的机理臭味物质开始时很少单一存在,只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的生成物。臭味产生一般有:(1)动物体内消化、发酵、代谢的生理变化;(2)植物新陈代谢的分解产物;(3)自然界微生物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4)来自燃烧、热分解的物理和化学变化;(5)在工厂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的结果,形成有恶臭的物质。其中(3)是构成恶臭的主要原因。因此,添加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和进行表面处理是除臭整理的主要措施。(2)抗菌除臭机

4、理[3]抗菌整理剂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萌芽,进入80年代迅速发展。其机理有以下几种:(1)使细菌细胞内各种代谢物失活,从而杀灭细菌;(2)与细胞内蛋白酶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机能;(3)抑制孢子生长,阻断DNA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4)加快膦酸氧化还原体系,打乱细胞正常的生长体系;(5)破坏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6)阻碍电子转移系统及氨基酸转酯的生成;(7)通过静电场的吸附作用,使细菌细胞破壁,从而杀灭细菌。(3)其他四种主要除臭机理除臭整理机理,除用抗菌法抑制细菌繁殖、分解织物上所产生的臭味外,还有以下四种机理。①物理吸附法采用比表面大、孔隙大,且具有较强吸附

5、能力的物质吸附恶臭物质。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硅胶等多孔物质,以及超细氧化锌等。②化学吸附法 把产生恶臭的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加成、缩合以及离子交换等化学反应,使之变成无臭味的物质。如用环状糊精、类黄酮系列化合物、茶多酚类、含有羧基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以及两性表面活性剂整理织物。③类似生物催化除臭法 利用三价铁酞菁衍生物与恶臭物质生产化学反应,使三价铁转变为二价铁引起氧化作用而除臭。光催化氧化除臭法 即用超微粒状(纳米材料)二氧化钛、氧化锌吸收紫外线后产生电子和正穴,使吸附的水氧化为·OH游基,空气中的氧被还原为·O2-离子,形成过氧化物,能与多种臭

6、体反应而消除臭味。3、除臭整理的方法[4-8]由于臭味的来源不同,采用的除臭方法也应不同。常用的除臭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1)感觉消臭法感觉消臭法包括臭气掩盖法和中和法两种。掩盖法是用强的芳香物质掩盖臭气而使人感觉不到臭味。芳香物质包括玫瑰、铃兰、桂花、茉莉、薄荷醇、樟脑等。中和法是用微芳香或无臭的中和剂与臭气混合,使之抵消或中和,其中也兼有相互之间的化学、物理作用。中和剂主要是植物精制油,如松节油、柠檬油、桉叶油等。例如,松香精油、薰衣草精油等对硫化氢有很好的中和作用;苦扁桃精油、香根草精油等对硫化氢有很好的吸收效果。(1)化学消臭法化学消臭法是使恶臭分子和特定物质

7、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臭物质。这种消臭反应机理涉及到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加成、缩合及离子交换反应等。①除氨臭纤维:它是聚丙烯酸酯类纤维,分子结构中含有可吸附氨的羧基,对氨进行中和反应而除臭。它的优点在于吸附速度快,除氨臭效果好(为活性炭的4倍多),且可反复使用。②类黄酮系列化合物:包括黄酮-3-醇类、黄烷醇类、丹宁酸等。它们通过与恶臭物质发生中和、加成反应而消臭。③植物提取物:如茶叶干馏提取物、环糊精等。环糊精利用对氨、胺及硫化氢的包络作用而除臭;茶叶等植物的提取物含有松香酸、类黄酮、单宁酸等多种苯酚缩合体,它们能通过中和、加成反应等的复合作用来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