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

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

ID:19238077

大小:28.4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30

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_第1页
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_第2页
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_第3页
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_第4页
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  篇一: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  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  杨俊一  XX-8-2916:52:50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XX年5期第4~14页  【英文标题】ChangesofSocialSysteminChinaduringthe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  【作者简介】杨俊一,上海行政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XX33)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制度”,从“两位一体”解构、“三位一体”重构到“四位一体”建构,其基本经验和教

2、训是什么?笔者在提出“权利平等、正义优先”分析构架的基础上,通过“单位制度”、“市民制度”以及“社群制度”分化与发育经验轨迹的分析,阐释了如何正确分析“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社会失灵”以及三者有机结合均衡发展之管见。  Sincetheopening-uppolicy30yearsago,China'ssocialsystemhasexperiencedthedeconstructionof"bi-nity",reconstructionof"trinity"andconstructionof"quadra-nity".Ho

3、wever,whatarethebasicexperiencesandlessons?Basedontheanalyticalframeworkof"equalrightsandjusticepriority",theauthorexaminesthegrowthofDanweiSystem,CivilSystemandCommunitySystem,explainshowtoanalyze"marketfailure","governmentfailure"and"socialfailure",andfinallyputsfor

4、wardhishumbleviewsofbalanceddevelopment.  【关键词】制度/权利平等/正义优先socilsystem/equalrights/justicepriority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76(XX)05-004-(11)  当代中国,关于“社会建设”或“四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始于XX年,“成于”XX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议》,发展于十七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命题的提出。但是从改革开放30年着眼,从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

5、教训的分析着手,它实际是一个从“两位一体”解构、经过“三位一体”重构,又到“四位一体”分化和建构的历史过程。  笔者以为,“社会建设”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的题中应有之义。区别只是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的特点。  所谓的题中应有之义,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未变,既非“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亦非“欧洲特色的民主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30年的阶段性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概括。本文拟从社会本体结构变迁的角度,以社会本体的“制度结构”(

6、institutionalconstruction)为分析对象,阐释这一社会制度变迁或创新(communityinstitutionchangeorinnovation)的“转型路径”。其目的,一方面,厘清一些对改革开放30年的“误  读”;另一方面,试图提出建设性讨论的思维范式,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民生社会:权利平等、正义优先  按照克罗齐“历史哲学”的说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按照马克思《导言》的说法,认识的逻辑是从具体到抽象,陈述的逻辑是抽象到具体。①无论是当代史,还是认识或陈述的逻辑,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本体的

7、解构、重构、建构的历史进程,既要着重于当代社会本体结构的共时性分析,反思其“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现代性;也要着重于当代社会本体结构的历时性分析,反思其“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叙事性”。结构性分析,强化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以抽象要素的分析为起点;历时性分析,侧重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结构分化与发育事件的“发端”,以叙事性描述为前提,其目的是“理论还原”改革开放30年社会本体结构发生史的逻辑。  为了更好地说明叙事性结构的重点,笔者借鉴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法”(idealtype),②提供一个叙事性分析的社会本体的“结构—

8、要素图”。通过“结构—要素”内涵的阐释,为进一步分析改革开放30年,社会本体结构变迁的三种型式,即“单位制度”、“市民制度”、“社群制度”的分化与发育的内在机理,提供一个思维范式上的分析构架。(见图示)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社会本体的结构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