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35463
大小:41.5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9-30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严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严耕望 篇一:XX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1 题组层级快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XX·山东省实验中学)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2.(XX·山西省康杰中学调研试题)“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扩大
2、了西周的疆域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3.(XX·山西省第三次诊断考试)“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齐与秦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4.(XX·四川省绵阳市诊断性考试)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记载某一制度的特点时写到“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子以长不以贤”。这一原则的优势在于保障了 A.皇权的稳定性B.
3、继承权的确定性 C.血统的纯正性D.分封的科学性 5.(XX·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期中考试)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认为古代某种政治制度是“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组织蜕变发展而来的宗族关系??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工具”。该制度 A.适应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B.强调以父系血统维护政治秩序 C.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压榨D.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6.(XX·广东省华附等四校联考试题)学者研究发现: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重新恢复,此后一直维持了两千年。导致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的原因不包括 A.小农经济发展B.宗法观念结束 C.诸
4、侯争霸影响D.各国变法推动7.(XX·河北省省唐山市调研考试)《礼记·王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 A.威慑性、实效性B.制度性、强制性 C.等级性、仪式性D.规范性、持久性 8.(XX·湖北省重点高中期中联考试题)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
5、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9.(XX·广东省执信中学期中考试)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 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御史大夫C.锦衣卫D.刺史 10.(XX·江苏省无锡市模拟题)高焕祥在《秦汉廷议制度试析》中说:秦汉廷议内容之广、规模之大,气氛之激烈都是空前绝后
6、的;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明文记载的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这说明廷议 A.对皇帝集权有所制约 B.是国家的决策中枢 C.弥补了封建体制本身所造成的弊端 D.是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 11.(XX·福建省普通高中质检题)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A.保护了贵族利益B.规范了官员行为 C.维护了官僚政治D.扩大了地方权力 12.(XX·河南省周口市模拟题)《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7、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二、材料分析题 13.(XX·湖北省教学合作模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寓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