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32315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30
《浅析如何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如何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发展迅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在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同时,各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方关系越来越为紧密,彼此间的合作也在快速发展。同业间的合作,有益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业业务因此应运而生,同时潜在的同业业务风险也随之而来,如何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将成为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的前提条件一、同业业务发展的背景目前在我国金融业发展模式下,同业业务发展多元化,涉及证券、货币、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银行业务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大,更突出了非信贷资产经营的利
2、润贡献度,使同业业务成为与银行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并列的三大业务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的现象不断加剧,整个银行业传统业务存贷利差逐步缩小,盈利能力受到较大挑战。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经营压力和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日益明显,面�Χ嘀匮沽�12和挑战,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和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需求更加迫切。随着各项监管要求的细化,同业业务告别前期粗放发展,开始以业务创新为重点,在银行间市场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二、同业业务发展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各银行积极参与到银行间市场过程中,银行的富余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各银行根据自身资产规模
3、、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要求及风险管控能力,明确开展资金业务的风险偏好和经营范围,选择与之匹配的投融资金融工具,积极探索多种资金运用渠道,促进资金的高效运用、提高货币创造效率(二)有利于调节流动性同业业务是银行同业之间调剂资金余缺、保障流动性的重要渠道之一,尤其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较低、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的中小银行,同业负债流动性高、期限结构灵活,成为重要的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在资金面宽松时期,以融出资金为主,同时也会配置短期同业资产作为流动性储备;在资金面较紧时期,通过融入资金也是调节流动性的途径之一,同业资产与负债合理的期限错配即能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又能提高收益(三
4、)有利于管理内部资金1.风险管理方面。转移利率风险,保持业务经营部门利差收入稳定性;122.绩效管理方面。一是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并与市场接轨的内部资金市场价格;二是有利于考察不同产品的盈利水平,支持银行对不同产品进行正确的定价;三是有利于支持对内部不同部门的绩效考核,激励良好的业绩,增大存放款利差;3.战略执行方面。一是支持资产负债管理并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分辨不同资金的机会成本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降低筹资成本;二是传导管理层对资源使用的导向性,通过价格杠杆调整和执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四)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同业业务同时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之一,尤其在近年来社会
5、融资总量中的银行贷款占比明显下降,直接融资占比则不断提高,同业业务的发展也呈现了向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倾斜的态势。例如,越来越多的同业投资业务实现了跨市场的合作,根据经济金融政策导向加大了相关优质资源的配置与运用(五)有利于提升收益12银行间同业业务是发展资金业务、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增加银行收益的途径之一,尤其是新的融资渠道和方法不断增多,创新金融产品及工具日益丰富的今天,同业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收益增长点。其一,银行机构信誉度较高,风险较小;其二,同业业务对网点建设要求低,其营运成本低于一般信贷业务;其三,同业业务大部分通过线上系统交易,明显降低交易成本;其四,同业业务
6、交易方式多样、金融产品丰富、交易效率高等方面都对提升收益有积极意义(六)有利于改善监管指标有利于降低资本消耗。根据银监会规定,在3个月以内期限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仅为20%,在3个月以上期限的则为25%,相比传统类贷款业务的100%或75%风险权重,大大降低了资本消耗(七)有利于同业交流同业业务是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交流互通的桥梁之一,尤其在金融创新活跃、社会融资格局加剧变化而导致银行间资金余缺差异加大的今天,同业间的交流成为各银行的迫切需求。通过同业交流会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银行在同业市场中互为交易对手,互惠互利。银行之间、银行与非
7、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也拓展了更广泛的业务合作,部分资金雄厚、产品丰富、科技技术领先的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小银行提供业务平台服务。部分规模较大的农商行、农信社、城商行等机构则凭借资金优势,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等合作,使同业业务成为双方资金调配的重要渠道三、同业业务存在的问题12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和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业在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经营压力和资产压力,迫切的需要找到盈利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业业务的地位和作用被推到更高的位置,但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一)同业业务信用风险1.市场参与机构参差不齐。从同业市场来看,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