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24006
大小:43.59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29
《华南理工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南理工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 篇一:华南理工XX春《中国政治制度史》(样卷)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 (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样卷)教学中心:专业层次:学号:姓名:座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开卷;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随答题纸一并交回。一、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5题)1.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
2、现。(√)2.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通过法律来反映和确认并受到法律的强制力保护。(×)3.君主专制制度必然导致社会控制的严密化和文化专制主义。(√)4."先秦时期",这是奴隶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时期。(×)5.中国奴隶社会的起点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6.“三公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7.宰相制度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最后在明朝初期被废除。(√)8.汉朝建立后,采取是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行政系统,即官职上采取政务与事务合一制。(×)9.“安史之乱”后,唐代地方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式形成道、州(府)
3、、县三级 制。(√) 10.察举制发端于汉文帝时期,而正式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并成为两汉的基本选官制 度。(√) 11.“特奏名”又称为“恩科”,是宋代所推行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科举制度,即对那些 屡考不中、多次落第的考生所采取的恩赐科举及第的方法。(√) 12.在中国倡行千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最终在清朝同治年间废止。(×) 13.隋朝的“六条问事”监察法规,与汉代的六条问事不同。(√) 14.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行政法规。(√) 15.北宋初年,军队和军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构成了宋代军制上的所谓“祖宗家法”。 (√)
4、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变化,总是围绕着(B)这根主轴来运动的。 A、宗族B、君主C、人民D、政权 2.地下出土的文物资料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是(B) 首创的。 A.梁启超B.王国维C.康有为D.谭嗣同 3.西周官职中的“太保”属于(A)。 A.政务官B.事务官C.内务官D.顾问官 4.中国奴隶社会的内部阶段划分可以分为(B)时期。 A.四个B.三个C.五个D.二个 5.(D)创建军机处,乃是中国古代官制史的一大发展,论者多给予较高的评价。 A、顺治B、康
5、熙C、乾隆D、雍正 6.北宋“二府三司”的辅政体制中,掌管军国机务的是(C)。 A、宰相府B、翰林院C、枢密院D、三司 7.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确立于秦汉时期。 A、西周B、商C、春秋D、战国 8.元代(D)是全国最高的宗教和民族事务机关。 A、枢密院B、宣徽院C、御史台D、宣政院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9.汉代二级行政区划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称为(B)。A、县B、道C、邑D、国10、明代朱元璋宣布废除行省制度,省一级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三司分管(C)。A、司法、军事、行政B、军事
6、、行政、司法C、行政、司法、军事D、行政、军事、司法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是(A)。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选贡士制D、科举制12.唐代贡举众多科目中,(A)两科最受重视。A、进士和明经B、秀才和进士C、明经和明法D、秀才和明经13.明清科举制中,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在八月中旬举行,又称为“秋闱“的是(A)。A、乡试B、童试C、会试D、殿试14.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A)和征辟制。 A、察举制B、门荫制C、征召制D、军功入仕 15.我国以御史执掌的纠举弹劾,以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A)。 A、西周B、春秋C、秦D
7、、战国 16.元代提高了御史台的地位,其长官御史大夫骤升为(A),而且例由皇太子或贵戚兼任,不轻易授人。 A、正一品B、从一品C、正二品D、从二品 17.中国监察制度史上第一部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单行监察法规《钦台规》是在(A)朝制定的。 A.清B.汉C.元D.宋 18.战国初年,李悝编定(A),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 A、《法经》B、《六律》C、《法律答问》D、《封诊式》 19.汉代,(D)为中央最高法官,位列九卿。 A.大理B.尚书台C.廷尉D.御史大夫 20.元代,地方各级机构中的司法权掌握在(C)的手中。
8、A.御史台B.刑部C.达鲁花赤D.宗政府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