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12213
大小:21.4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9
《学术头衔终身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术头衔终身制度 篇一:当今中国不应该打破学术头衔终身 当今中国不应该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几个定义,打破即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学术头衔终身制即院士头衔终身制,为院士制度的一部分。XX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即为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我方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点论证我方观点: 1.终身荣誉是对科技工作者过去成就的一种肯定,是对未来取得更多突破的精神鼓励。纵
2、观整个科技界,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基本都是院士,2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也都是院士,试问这样的成就如何不能胜任这样的终身荣誉?在这样一种荣誉的激励下,院士们会有更大的科研热情,充分发掘院士的研究潜力。另外我要说明的是,院士是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称号,不是职务。院士终身制即代表荣誉终身,而不是职务终身。此处可类比于全国劳动模范,有谁听说过劳动模范也会退休的吗?院士本就是荣誉称号,谈及退休问题显得很滑稽。 2.学术头衔终身制充分保障了知识分子的研究自由。终身教职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初的威斯康星大学,当时该大学为保证学者能表达不同观点而又不遭到政治抱负,从而制定了终身制。
3、从事学术研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一旦被扣上争做业绩的帽子,顶着被劝退的压力,就失去了原本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当大家都为了通过考核而力求在短时间内获得成绩,还有谁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搞研究?又何来光辉灿烂的科技界? 3.院士制度的改革核心在于去利益化与行政化,而不在于终身制。若能在评选院士、资深教授的过程中,严格进行学术评定,切断政治经济团体的干涉;当选以后,再赋予其相应荣誉待遇的同时严格实行监督管理机制,院士将只是学术头衔与荣誉,不与利益挂钩,没有学术特权,那么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完全没必要。另外,既然院士是至高荣誉,不管其是否终身制,都将受到许多人的崇拜,赢得业界认可,自然与
4、之而来获得更多的投入与优待,这不是终身制的原因,而是荣誉本身带来的崇拜与光环。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 篇二:学术头衔背后的学术特权更值得关注 学术头衔背后的学术特权更值得关注 最近曝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造假事件,再一次将院士制度改革推向了风口浪尖。笔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反复指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的核心是院士头衔去利益化,如果不剥离院士头衔附加的学术特权和学术利益,将很难纯洁院士这一最高学术荣誉,也难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我国院士评审、管理、使用,近年来之所以饱受社会舆论质疑,就因为院士严重利益化。本来只是最
5、高学术荣誉的院士,变为了最高学术特权的拥有者。当选院士不仅是本人的荣誉,还由此获得相应的学术待遇、学术特权——在重大课题申报中,院士拥有特权,与此同时,院士还是各种评审的负责人,而鉴于院士的学术权威,院士所在机构也把申报院士成功作为重要的政绩,同时充分发挥院士在申报课题、申报成果奖项、组织评审评估中的作用,其他的机构也争相聘请院士兼职,意图很明显,就是看重院士所拥有的学术话语权。 这不但败坏院士的声誉,而且对整个学术界也是伤害。试想,如果院士候选人和其所在机构为争夺院士头衔,而对申报材料进行包装、弄虚作假,进而公关院士,这会给其他学者呈现怎样的形象?那些靠包装与公关“上位”的
6、院士,在此后的学术活动中,能坚持公平、公正吗?是否会把包装、公关视为正常?在课题立项、学术评价中,不管院士有无学术能力,都高人一等,这可能倡导学术平等竞争、鼓励青年学者坚持学术理想吗? 利益化之后的院士制度,非但没有起到对学界的激励作用,反而成为近年来的众矢之的。在院士头衔之外,我国其他一些学术头衔也存在利益化情况,形成了一个学术头衔利益化的链条,比如,“长江学者”头衔。本来,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初衷,是为了给青年学者以支持,让他们安心做学术研究,可是,这一计划却演变为一名学者入选为“长江学者”,还没有启动研究,就被广为宣传,学校也将其入选作为人才建设的政绩。至于“长江
7、学者”在聘期内究竟做出了什么研究成果,大家却不关心;还有的“长江学者”已经不再聘任,但依旧以“长江学者”之名行走学术江湖。而效仿“长江学者”由各地政府推出的“山水学者”等其他各类人才计划,被人调侃为“把我国所有名山秀水都污染了”。 重视头衔,拿到头衔之后,就靠头衔吃饭,这和我国的学术管理和评价机制有关。其逻辑和课题的立项是一致的,设立课题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资助相关学术研究,但现在,无论高校还是科研院所,都把申请到课题本身作为学者的“成就”,在年度考核、评审职称中,把申请到多少国家课题作为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