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

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

ID:1921125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榆阳区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通过对榆阳区山洪灾害现状问题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榆阳区山洪灾害预防建设提供借鉴。关键词:榆阳区山区;山洪灾害;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B84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概况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中游,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7053km2。明长城横贯榆阳区,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下简称南部山区)。南部山区是榆阳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南北长78km,东西宽60km,总土地面积2033km2。其东与神木毗邻,西与横山接

2、壤,东南与佳县、米脂交界,西南与横山、米脂相连。南部山区地势中北部高西南部低,海拔高程870—1405m之间,区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多年平均降水量412mm,年最大降水量为695.4mm(1964年)。主雨期(汛期)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6%以上。区内有无定河、秃尾河、佳芦河三大水系,均属黄河支流,100km2以上的河沟有9条,最大沟长不足40km。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年均侵蚀模数10000—15000t7/km2。南部山区涉及11个乡镇3个办事处311个行政村,总人口14.14万人,其中农

3、业人口13.38万人。2南部山区山洪灾害的特点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榆阳区南部山区主要由暴雨引发山洪形成山洪灾害。暴雨一般雨强大,历时短,笼罩面积小;南部山区因其山高坡陡,峁状厚层黄土不利于降水下渗且河道狭窄,比降大,部分河道沟谷切入基岩并多裸露于沟岸地带,因此产流快,来势猛,极易形成暴涨暴落、峰高量小、历时短暂的山洪灾害。有关资料表明,日降水量超过50mm易致山洪灾害,山洪多发生于傍晚或子夜。3南部山区山洪灾害的影响南部山区局部性山洪灾害发生频繁且分布

4、广泛,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历史上,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频发,大雨倾盆,洪水肆虐,田毁人亡,树木荡然。解放后的60年间,由暴雨形成大的山洪灾害就有32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每年大到暴雨形成的局部山洪灾害也有几次到十余次,主汛期的7、8月份占到总次数的85%。2007年8月4日下午5时许,榆阳区清泉、上盐湾镇34个行政村遭受暴雨袭击,估算3小时降雨量80毫米。此次山洪灾害虽无人员伤亡,但受损淤地坝33座,受灾面积4.52万亩,受灾人口1.31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7南部山区山洪灾害不仅给当地人

5、民群众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生命安全也同时受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发展区域经济奔小康的步伐亦受到严重阻滞。4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存在的主要问题4.1“人祸”成就并放大“天灾”。南部山区山洪灾害一定程度上是“天灾”,但非科学、无节制、弱管理的人类活动和行为却成就着“天灾”、放大着“天灾”。一方面是山区坡地复垦、偷牧、建房、修路等人类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围河造田、与河争地争水等人类活动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这些人类活动加剧了山洪的发生,加大着山洪灾害损失。另一方面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推行后,群众生产生

6、活基本以家庭为单位,集体活动较少,加之管理经费不足,导致淤地坝等工程管理不到位或无人管理,区内淤地坝每年均有损毁情况发生;同时有关执法、职能部门监督管理、查处力度不够,“人祸”阴霾犹存。4.2非工程措施极为薄弱。南部山区因其特殊的立地条件,群众居住分散,不少通村公路仍为土路,交通不便,不少自然村组仍有通讯信号盲区;遇有暴雨天气,村组道路、通讯信号又极易中断,致使本来不畅的防灾信息传递更加困难。南部山区现仅有气象、水利部门布设的雨量站点8处,均布设在乡镇政府驻地,非工程措施薄弱由此可见一斑。此外,村组多没有防灾预案

7、或者预案简单粗糙、针对性不强、操作性较差。74.3防灾工程病险隐患问题突出。南部山区现有浆砌石堤防工程不足3km,设防标准不足10年一遇,抗灾能力差。现有9座小型水库,其中7座水库由于防洪能力低于规定标准或设施损坏等病险隐患问题,汛期必须空库运行。1300余座淤地坝多数属群众自发建设,施工前未进行设计,工程标准低,质量差。目前,有80%的淤地坝存在病险隐患问题,其中67%的淤地坝没有放水泄洪设施或者已毁坏不能利用,成为只拦不排的“闷葫芦”;30%的土坝虽有放水或泄洪设施,但由于泄水(洪)能力不足,加之年久失修,已

8、不能保证工程安全;75%以上的土坝由于淤积严重,不能满足防洪能力要求。5南部山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75.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防灾工程效益。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差,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却使本来脆弱的生存条件更加恶劣,人们似乎忘记了暴雨山洪的肆虐给当地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这就要求我们政府部门、执法部门、区乡村各级管理单位必须正视“人祸”,强化管理。一是依据南部山区总体发展规划制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