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04573
大小:22.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29
《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结构和力学性能,以及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优异的电导率等一系列特殊性质。因为这些性能,它在下一代晶体管、透明导电膜、储能技术、化学传感、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新材料。要实现石墨烯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必须首先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因此,首条石墨烯生产线开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技术工艺还不成熟,没有达到一致性的品质,而且成品面积都非常小,不能适应工业化应用。石墨烯整体还在研发阶段,各国对这个新兴材料正处于专利布局期,产业链
2、还没有形成,对石墨烯最大的需求仍然是各大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应用。石墨烯之所以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主要是没有找到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石墨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目前,石墨烯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四种:微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对石墨烯的研究,中国起步虽相对较晚,研究跟进却很快。截至XX年底,被SCI收录的与石墨烯相关的研究论文已经达到5072篇,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存在两个不足。首先,虽然研究群体大、成果多,但突出性、原创性成果较少。我们采用他人成熟的方法,始终处于落后位置
3、,重大创新十分有限,因此要在材料制备方法上寻求突破。此外,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产业应用相对薄弱。”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说,欧洲、美国、韩国等国企业介入比较早,成果应用转化也走在世界前列。 石墨烯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应用潜力非常广泛的碳材料,在触摸屏、电子器件、储能电池、显示器、传感器、半导体、航天、军工、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旦量产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从现阶段看,目前石墨烯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石墨烯售价非常高。但未来一到两年,有望在几个方面形成突破,一是利用导电性,有望在动力电池方面有
4、所突破;二是利用导热性,在散热材料方面,如LED的散热板方面,有望突破;三是利用其耐腐蚀性,有望在涂料方面形成突破。 目前石墨烯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可以支持其产业化,但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水平,未来还需有大的突破。而主要的制约因素在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与理想状态仍存在差距。我国石墨烯企业的研发经费和研发能力有限,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加速石墨烯科研及产业化五点建议一是从政府层面引导石墨烯研究的正确方向;二是通过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化进程;三是尽快着手制定行业标准,争取获得话语权
5、;四是加强行业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石墨烯广泛应用;五是成立相关产业技术联盟,加强行业内部的协调和合作。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际新材料协会、中国新材料协会、中国石墨烯联盟、中国电容器协会、中国电池协会、中国能源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石墨烯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以及对行业内企业调研访察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对我国石墨烯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投资机会、风
6、险预测等进行了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石墨烯的开发、产销、战略、经营状况等。报告还对石墨烯市场风险进行了预测,为石墨烯生产厂家、流通企业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石墨烯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石墨烯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节宏观政策情况13 一、宏观经济情况13 二、货币政策情况13 三、行业政策情况17 第二节中国电子行业运行发展概述17 一、中国电子行业运行特点17 二、中国电子行业运行情况20 第一节石墨烯相关概念24
7、 一、石墨烯定义24 二、石墨烯的性质24 三、石墨烯特点与用途24 第二节石墨烯行业特性分析26 一、石墨烯行业发展历程26 二、石墨烯行业产业链分析26 第三节石墨烯行业的地位分析27 一、行业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27 二、行业在GDP中的作用27 第四节XX-2018年石墨烯行业相关政策发展的影响展望28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发展的影响展望28 二、相关行业政策的影响展望28 第一节微机械剥离29 第二节化学气相沉积法29 第三节化学氧化还原法30 第四节外延生长法30 第一节国际
8、石墨烯行业发展历程32 第二节国际石墨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32 第三节国际石墨烯行业技术发展现状33 第四节各国的石墨烯文献发表量持续增加36 第五节各国积极进行专利布局37 第一节XX-XX年中国石墨烯产业竞争现状分析39 一、技术竞争分析39 二、成本竞争分析39 三、价格竞争分析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