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94284
大小:4.0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1
《苏教版八上《人的性状和遗传》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总课时:7、8班级:小组:姓名:小组内评价:【学习目标】1、举例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4、理解基本的概念有:遗传性状、性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5、记住几个规律;6、掌握怎样绘制生物遗传图解;7、树立讨论意识、合作意识、鼓掌意识、效率意识...,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学习者。【重点、难点】:重点——1、基本的概念有:遗传性状、性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
2、性状与隐性性状;2、记住几个规律;3、掌握怎样绘制生物遗传图解。难点——1、相对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2绘制生物遗传图解。【导入新课】课前准备:自主学习目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1、生物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2、遗传性状——是指可以的生物体的特征和特征。3、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形式。 下图中所涉及的6组相对性状,请把每组相对性状的序号填入到括号中:( )、( )、( )、( )、
3、( )、( )。 【小组合作探究】:探究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 的染色体上。规律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染色体中各有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成对也会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探究2:(1)孟德尔选用的豌豆在自然情况下能接受外来花粉吗?(2)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出现此种现象?(1)把杂种豌豆(子一代)在种下去,后代(子二代)却有高有矮,这说明在子一代中是否含有控制“
4、矮”性状的遗传物质?A、显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 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 的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基因,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基因。探究3:遗传图解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亲代高矮性状基因组成:高茎(DD)、矮茎(dd),完成下列遗传图.规律2:有 基因存在,即表现为显性性状。规律3:雌雄配子结合
5、的机会是的。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总结提升】(概念图/思维导图表示)【过关检测】1、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B.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着性状的基因C.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2、生物的性状就是( )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B.生物的生理特性 C.生物先天的行为方式 D.前三项都对3、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条,其雄花产生的精子和雌花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
6、色体分别是( ) A.20条、20条 B.10条、10条 C.20条、10条 D.10条、204、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 ) A.都来自父方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C.都来自母方 D.有的来自父方,有的来自母方5、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B.一般而言,一对基因控制生物的一种性状 C.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D.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6、父方的基因型为HH,母方的基因型是hh,它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基
7、因型分别是() A.H、h、Hh B.h、H、h、Hh C.H、h、HhH D.H、h、HhHh7、已知:控制豚鼠黑色毛的基因是显性基因(A),控制豚鼠白色毛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下图表示豚鼠雌雄各一只,交配生下一只白色小豚鼠。请在下图中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基因型。 8、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不卷舌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对不能卷舌的夫妇,他们所生的子女应该是( ) A.都能卷舌 B.都不能卷舌C.有的能卷舌,有的不能卷舌 D.卷舌的和不能卷舌的
8、各占一半9、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10、如果一株红果番茄的花(RR),接受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rr),那么在红果番茄上结的果是( ) A.红色 B.黄色 C.红黄相间 D.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5、5、11、教材P35“自我评价”12、教材P35“思维拓展”13、基训P10—11T9—13【课后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