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86350
大小:17.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9
《污泥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污泥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研究 本文以污泥高温好氧消化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文章主要介绍了污泥好氧消化的原理、污泥好氧消化工艺及研究现状、缺氧好氧消化工艺以及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等内容。 【关键词】污泥消化;好氧;缺氧; 一、污泥好氧消化的原理 污泥好氧消化的本质就是对污泥进行长时间的曝气,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污泥中有机底物,在有机底物耗尽时,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阶段,分解代谢自身细胞原生质,使有机物转化为CO2,H2O,NH3等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泥得到稳定化和减量化。如果以C5H7NO2表示细胞原生质,则污泥好氧消化的生化反应可表示为: C
2、5H7NO2+7O2→5CO2+3H2O+H++NO3- 1、好氧消化的优点有: 基建费用低,前期投资少: 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 生成的产物类似腐殖质,肥效高; 处理后的污泥上清液BOD5较低(小于10mg/L); 对悬浮固体的去除率与厌氧法大致相等。 2、缺点有: 需要曝气,运行费用较高; 不能产生甲烷等有用的副产物; 污泥消化后的机械脱水性能变差。 二、污泥好氧消化工艺及研究现状 1、污泥稳定指标 污泥好氧消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稳定污泥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污泥稳定的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挥发性固体(VSS)去除率和消化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
3、UR)。一些国家对病原菌的去除率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当VSS去除率达到38%和(或)当消化污泥的SOUR降低到~/VS・h时,可以认为污泥已经达到稳定。尽管现在还普遍采用这两种指标,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低温时,用SOUR的数值无法确定污泥是否达到稳定。 2、温度和固体停留时间 同其他好氧生物处理一样,污泥好氧消化的速率受处理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高时,微生物代谢活性强,达到要求的VSS去除率所需的固体停留时间(SRT)短,当温度提高至中温范围(30℃左右)时,SRT=15d即可完成污泥的稳定。当温度降低时,为达到污泥稳定处理的目的,则要延长污泥停留时间,而且
4、低温时去除病原微生物的效果很不稳定。VSS的去除率随SRT的增大而提高,但是反应器中的惰性成分也随之不断增加,当SRT增大到某一特定值时,即使再增大SRT,VSS的去除率也不会明显提高。对SOUR也存在着相似的规律,SOUR随SRT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当SRT增大到某一特定值,即使再增大STR,SOUR也不会有明显下降。这一特定的值与污泥的性质、可生物降解性等有关。因此在一定温度应选择合适的SRT,避免SRT过长造成基建及运行费用的提高。 3、污泥的来源及类型 CAD(传统污泥好氧消化,ConventionalAerobicDigestion)处理污泥需要的停留时间与
5、污泥的来源有关。一般认为,CAD适用于处理剩余污泥,而对初沉污泥,则需要更长的停留时间。这是因为初沉污泥以可降解颗粒有机物为主。微生物首先要氧化分解这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只有当有机物不足时,才会消耗自身物质,进入内源呼吸阶段。对于初沉池污泥、二沉池污泥、初沉及二沉池混合污泥应通过试验确定各自适宜的SRT。D.S.Bhargava通过二沉池污泥的好氧消化试验,提出了适用于剩余污泥的动力学方程,并确定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 4、初始污泥浓度 GanczarczykandHamoda于1980年研究发现初始固体浓度较高时,污泥好氧消化反应速率快,对VSS的去除率高
6、。这可能是由于较高浓度的污泥,在单位体积污泥中含有较多活性细菌数,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他们认为对污泥进行适当的预压缩可以提高进入消化池污泥的浓度,从而加快消化反应速率,提高消化池的有效容积利用率,节省基建投资。另外由于有机物氧化为放热反应,提高污泥浓度,可以减少污泥中的含水量,有利于提高整个反应器的温度,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三、缺氧好氧消化工艺 1、工艺原理 缺氧/好氧消化工艺(A/AD,anoxic/aerobicdigestion)即在CAD工艺中引入缺氧段,使污泥在该段发生反硝化反应,其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反应中消耗的碱度,所以不必另行投碱就可使pH值
7、保持在中性范围。A/AD工艺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5H7NO2+→5CO2++ 由于A/AD工艺的缺氧段中,是以硝酸盐代替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故从整体上看来,去除每千克有机物(VSS)只需O2,需氧量比CAD工艺节省18%。A/AD工艺反应器内污泥浓度、污泥停留时间、对VSS的去除率等都与CAD基本相似。CAD和A/AD工艺的主要缺点是供氧的动力费用较高、污泥停留时间较长、特别是对病原菌的去除率较低。 2、研究现状 通常A/AD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工艺I:通过间歇曝气,产生好氧和缺氧段交替。缺氧段发生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