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81655
大小:26.5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29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篇一:第1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1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和课标要求: 1、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为中华民族的再度崛起奠定了政治文明的基础和保障,三大政治制度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
2、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分小组讨
3、论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阐述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难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 2、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4、虽然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 五、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图片。思考:你知道“两会”吗?由此引出建国初的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1、第一届政协的召开 思考:第一届政协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通过了哪些重要决定?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
5、过思考准确把握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决议。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得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信息: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等。之后教师再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突破: (1)大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通过课件上的材料进行说明。 (2)教师借助课件介绍国旗的由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等信息。 2、开国大典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材料介绍开国大典来丰富这部分内容。明确开国大典是新中国诞生的标志,让学生在心中自然生成出一种对新中国诞生的自豪感。 二、人民代表
6、大会制度的建立 设计意图: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意义。 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取信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标志、内容及意义。在内容中,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的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为了加强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和意义的认识,采取两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条款,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7、法》的性质和意义;二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两部宪法的不同性质和享受民主的广泛程度的不同。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设计意图:了解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明确政治协商制度在1954年以后的基本任务、主要职能以及意义。 首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以什么为标志?1954年前后政协的角色有什么变化?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1954年之间起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8、的作用,之后的政协会议是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而存在的,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设计意图:明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法律依据、含义、建立情况及意义。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片断,,并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关于这一问题,先由学生充分讨论,然后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