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ID:19165650

大小:20.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9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_第2页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_第3页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_第4页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的洛阳,经历了由古代至高无上的皇家王城、没落到近代的一个破旧落后的遗址区,再到今天有着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的历史演变。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仿佛使它在绝望中重生,而这次重生,不再是为上流社会少数人服务的皇家御苑,而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公共活动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中村的改造,城市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代工业的发展及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了环境的不断恶化,公众对于提升公共环境意识,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意识也逐步

2、增加,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洛阳市洛浦公园滨水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素材,做到了继承与创新,反映了洛阳的往昔与变迁,为城市生态和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1洛浦公园概况  洛阳从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共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1],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洛阳也拥有“中西部地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殊荣。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的洛阳,以其得天独厚的滨水风光、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享誉海内外,其雄奇的自然风光和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更

3、是无数吸引海内外游客。  洛浦滨水公园是洛阳市一座大型的依洛河而建的横跨洛河两岸的跨世纪生态公园。洛浦公园的建立,呈现出了碧水蓝天,绿树成荫,芳草铺地的自然生态效果,成为人们娱乐、锻炼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好地方。当太阳西去,天空披上金色的晚霞,夜色像一层朦胧的面笼罩大地时,优美的滨水公园,在景观照明设计的作用下,通过光线的色彩变幻和明暗的对比,烘托气氛,营造出优美、浪漫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视线。河边的建筑、植物、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都倒影在河面上,微风吹来,波光粼粼,五彩缤纷,煞是好看,美化城市空间,展示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

4、形象。  2历史文化元素的借鉴  景观设计只有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联盟自然风貌相符合,将地域文化根植于设计之中,才能营造出最特色最地域最吸引人的景观[2]。洛浦公园滨水景观总设计中的北岸的东段景区——历史文化区,在该区建有河图洛书、夏都斟寻,商王祈雨、会盟史话、定鼎九州、洛神广场、东汉太学、张衡三仪、蔡伦造纸、建安风骨、洛阳纸贵、四夷里馆、李杜相会、雕版印刷等反映洛阳十三朝古都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文化广场[3]。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根据不同的文化特征、历史事件和思想意识形态,整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素材,展示悠久的历

5、史文化内涵,设计出不同特征和意义的历史文化广场。由“河图洛书”为主题的西入口大门进入,自西向东游览,就像回顾洛阳的历史,使游人在欣赏滨水美景的同时,能够集中学习洛阳的相关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多少兴衰成败,都在景观小品、铺装、雕塑、碑刻等设计中展现出来,再现了“天下名园重洛阳”的盛景。尤以“河图洛书”、“张衡三仪”、“四夷里馆”文化广场所寓历史文化更浓。  “河图洛书”历史文化广场  以“河图洛书”为主题的文化广场,是历史文化区的西入口大门,也是景区重要的景观节点,由河图石和洛书台组成。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

6、《易·系辞上》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与洛书两幅图是以表示地数的黑点和表示天数的白点为主要构成要素,从整体上排列成矩阵,构成很强的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的特点,是古人最早一种表达数学的思想。  河图石作为西入口的大门和值班室,河图石将传统河图中黑白点进行重新设计,外围若干点组合成圆形,用黑色和白色不锈钢铜钉镶嵌在用块石堆砌加工组合成的巨石形状的河图石上。洛书台为一个上升的小广场,用高低不平的黑色和白色的钢筋混凝土圆柱体,按照洛书图案设石柱组,石柱上采用象形文字雕刻,以示其历史的久远[4]。河图石前方置有花坛,绿篱组成中国

7、象形文字“马”;大门左右对称安置以虎头图案为底座、龙纹缠绕的路灯。整体设计庄重、大气、又充满神秘感,吸引人们的视线。  “张衡三仪”历史文化广场  别具一格的“张衡三仪”广场是历史文化区第八个景观节点,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东汉发明家张衡。张衡亲自参与主持领导东汉时期最大的天文台——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量地震方位的地震仪和用于水利发电的浑天仪,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为我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衡三仪广场中央的广场代表灵台,周围缠绕着以云朵、星星、月亮和太阳的形状设计的园路,其中云形采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8、的“S”形云纹,其线条粗细插线,舒展流畅,上下左右互相呼应,婉转曲折,回旋生动;中间安置“张衡雕像”;前方放置大型的地动仪和浑天仪模型,四周围绕着金叶女贞、红花醡浆草、香彩雀和红叶李,全景气势恢宏,富有层次感,充分显示了我国科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洛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