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61531
大小:21.3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9
《幼儿园毕业老师发言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幼儿园毕业老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可爱的大班小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我们可爱的大班小朋友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跨入小学学习。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XX届大班毕业典礼,宣告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昭示我们可爱的大班小朋友们新的人生里程的开始。 3年前,你们把可爱的小宝宝们送到幼儿园学习,3年来我们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尽心尽力的培养孩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与幸福!虽然我接这个班也才2年,在这两年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有苦有乐,孩子们带给我许多成长的
2、惊喜。同时我们也真确地体会到家园共建的重要性,在此感谢你们3年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作为大班班主任。我先向各位家长介绍一下小学和幼儿园学习的不同之处。孩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环境、活动、任务及人际关系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没有了午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都有内容丰富的课、还有作业整理课,要求孩子们遵守学校纪律、课堂常规、行为规范。 当然,我们的孩子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是不能马上适应,这个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
3、共同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要为孩子的入学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 一、入学信息 1、邻近的地区的小学包括:玉霞小学、乌石小学、育群小学、第三中心小学、新华小学等。 2、新生入学笔试、面试时间: 玉霞小学: 乌石小学: 育群小学: 第三中心小学: 新华小学: 3、新生入学需带的证件:户口本、暂住证、幼儿园毕业证书、预防接种证 二、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该具备的素质准备 、做好身体方面的准备。 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
4、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生活节奏加快了。在这个暑假期间,我们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尽快适应小学生学习生活。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在家要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进入学后,要教会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让孩子自己准备上学需要的物品;教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爱惜
5、自己的东西,并保管好。要学会利用课间上厕所、喝水;会根据气温变化穿脱衣服;身体不舒服时会向教师报告,请求帮助。 2、培养学生学习与劳动的能力。 我们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等。 3、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有些孩子进入小学会出现做作业动作慢,不督促就不去做的现象。我们应让孩子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
6、,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在教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会请教别人。这些也必须在平时加强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迅速的好习惯。[1] 4、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理解周围环境中的有关规则。如: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比,哪个小朋友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哪个小朋友懂礼貌、讲卫生等等。让孩子明白不能在室内大声喧哗、追跑;东西用过后不乱
7、扔,要放回原处;上学不能迟到,当老师和同学发言讲话时,不中途插嘴;不随便找人说话,做事之前先听清楚要求。 5、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新一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新教材。更多地注重孩子的与人合作与交往。 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 学会关心和参与集体的活动。 学会主动接近教师。 三、物质方面的准备。 1、准备质量好点的,穿起来方便舒适的球鞋,尽量不要系带子的,这样的鞋子活动起来会很舒适,而且不会摔跤。 2、一个双肩背书包,小学里将要求孩子每天背书包上学。学习用品中有铅笔盒、
8、木头的铅笔、卷笔刀、橡皮等。在准备学习用品时,不要花花绿绿,太花俏的物品只会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太有趣的学习用品只会让他们当作玩具。 3、一个小闹钟:定好时间,让孩子养成每天按时起床的好习惯。 4、自备一个有盖的杯子,学校每个教室备有纯净水。 其余的物品,如美术课用的水彩笔,油画棒,包书面用的纸等,在开学后一年级老师都会有具体的要求的,可到时再准备。这些准备工作最好和孩子一起完成,让孩子在一样一样物品的准备过程中,强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