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57352
大小:1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6
《球形钛铝粉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球形钛铝粉末编制说明(讨论稿)《球形钛铝粉末》行业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6]58号)的文件精神,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订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球形钛铝粉末》,该项目计划编号为:2016-0204T-YS。按计划要求,本标准应在2018年完成。1.2产品概况钛铝基合金材料由于比重低,模量高,且具有优良的高温强度、抗蠕变、抗氧化和阻燃性能,因而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超高速飞行器、火
2、箭推进系统等高温结构材料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高品质的球形钛铝粉末是制备粉末冶金钛铝基合金材料的重要原料,采用球形钛铝粉末以热等静压或增材制造工艺制备的钛铝材料晶粒细小,组织成分均匀,可有效解决传统铸造钛铝材料结晶组织粗大,内部易形成疏松和成分偏析的弊端。此外采用球形钛铝粉末为原料,可以通过热等静压或增材制造工艺得到近净成形的目标零件,从而大幅降低后续目标钛铝构件的加工量和加工时间,促进钛铝构件的广泛应用。1.3起草单位情况及主要工作过程1.3.1起草单位情况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后简
3、称“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后简称“研究院”)发起并控股,依托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以重点实验室在高品质金属粉末和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增材制造相关领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为基础成立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专业从事商业化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SEBM)技术与装备、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PREP)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成立以来,在国内首次推出了满足科研的S型和满足医疗产品制造的Y型国产商业化粉床电子束3D打印设备;研制并销售了多套商业化等离子旋转电
4、极雾化制粉设备,最高转速可达到20000r/min;9研发了100余种3D打印复杂金属构件,其中300余件椎间融合器和关节在临床上获得了成功应用;在高品质球形粉末的生产制备方面,公司除开展TA7、TA15、TC4、TC11等常规钛合金粉末生产外,还组织研发了TiAl、TiNbZr、Ti2AlNb、TiNi、TiTa等20余种特殊牌号满足增材制造用高品质球形金属粉末。目前公司已经具备年产100吨金属粉末、20台套设备、上万件3D打印件的生产能力。公司依托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建立了
5、金属3D打印联合创新中心,先后承担“工业强基工程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在3D打印方面申请专利30余项,牵头制定3D打印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公司是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委员单位。西北院是我国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研究与生产的骨干单位,钛及钛合金的研制与开发是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具有从事钛粉及钛粉末冶金制品科研生产的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始就对钛、锆、铪等金属粉末的制备进
6、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掌握了独特的生产加工技术,拥有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钛及钛合金粉末,先后开发了高质量氢化脱氢技术、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技术、气雾化制粉技术和设备,起草了钛及钛合金粉末的相关产品及测试国家和行业标准,生产的钛粉在成分和性能上居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西北院还先后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自然基金面上、国际合作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钛及钛合金粉末及其制品的制备、应用研究与开发以及测试表征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高品质钛及钛合金粉末的研发、生产以及测试表征等方面
7、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许多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包括1项全国科技大会奖,2项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十余项省部级一、二等奖,拥有一百多项专利,发表论文400余篇,制定了相关材料标准和检测标准十余项,先后出版了5部材料专著,在我国乃至国际粉末冶金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3.2主要工作过程根据任务落实会议精神,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接到项目下达的任务后,立即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成员的任务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项目运行以来,工作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内外球形钛铝
8、粉末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信息。查阅了大量球形钛铝粉末的生产、检验数据,并进行了汇总、分析;对国内部分从事钛铝粉末材料制造研发以及9生产单位进行了调研,了解其工艺、产能、规格及质量控制水平等基本情况;对国外公司供应的球形钛铝粉末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汇总。结合调研情况和公司近年来在球形钛铝粉末的制造生产经验,以公司现有相关质量文件为基础,于2018年3月编制并形成了标准草稿,经过多次内部讨论分析,对草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18年6月形成行业标准讨论稿。2018年7月26日至7月2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