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56253
大小:18.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8
《浅谈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难点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难点与对策论文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防治难点;对策 论文摘要 白粉病常发于草莓上,可致严重减产,病菌喜湿耐旱,防治难、防治效果差,易产生抗药性,药物防治时易产生药害。就其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白粉病是草莓的常见病害。其病原为Sphaerothecamacularisf.sp.Fragariae,属专性寄生菌,为害叶片、叶柄、花及果。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
2、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病部变褐色、硬化,着色不均,其表面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中国编辑。 白粉病菌在植物体表外生长、繁殖,为害方式是其菌丝形成球状或指头状吸器,伸入植物体表面细胞,吸取植物营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而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果。白粉病菌不同寻常的特点是喜湿却又耐旱,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减产幅度可达50%左右。 1发生特点 一是周年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内均可感染发病。二是适温范围广。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
3、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才受到抑制,不能萌发再侵染。三是侵入、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草莓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经风吹雨溅传播到叶、花、果实上以后,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足够的湿度或有机械伤即可萌发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h。萌发后产生菌丝,菌丝在植物体表面生长表现为白色丝状物增多、增厚,7d便又形成分生孢子,再侵染为害。四是喜湿又耐旱,与湿度基本呈正相关。草莓白粉病菌是真菌中耐旱性较强的一类,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仅为25%,湿度越大,越利于发病,最适宜的空气湿度是8
4、0%~90%。五是与品种抗病性及其单体的抵抗力呈反相关。丰香、幸香和章姬等易感病,赛娃、千禧、红颊、明宝、益香等抗性较强;施氮肥过多、长势嫩绿时发生重;植株生长受到过分抑制时也易发病。 2防治难点与对策 盖棚前空气湿度不大时也发病 现象。XX年10月中旬,长丰县雨水不多,只是气温先降后升,很多莓农反映正在田间生长的草莓突发白粉病,病状多在叶背面,而且病株率相当高,发展流行速度很快。 原因分析。经过询问和调查发现,发病草莓长势嫩绿,肥料尤其是氮肥过多,钾肥较少,部分草莓田施行了漫水浇灌,地表湿度大,因草
5、莓栽后不久叶紧覆地面叶下湿度大,而病状多在叶背面。调查发现,附近相同品种不发病的田块土壤较干,地下水位较低。 对策。深沟高畦,排水降湿,降低地下水位。杜绝漫灌,有条件的采用膜下滴灌。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硅肥。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关键是要注意预防,培育壮苗。栽植时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磷肥用量,但也要防止肥料过多产生盐害。 病没治好,草莓苗萎缩不长 现象。施药多次后白粉病菌仍很多,此起彼伏,草莓植株萎缩黄瘦。 原因分析。发生白粉病后,莓农表现较为急躁,而农药经销者错误推荐,超量、同时使用多种农药喷施,其中多数属
6、三唑类杀菌剂,有抑制植株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合成的作用,导致草莓植株萎缩;同时因病菌吸取植株营养而致营养不良,故而表现瘦弱。 对策。避免3次以上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注意用量和浓度,不要按高限量用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时要同时配用碧护等生长调节剂。 药物防效差 现象。农户反映施药多次病害仍在,怀疑药物可能有假或诊断有误。 原因分析。一是施药不均,特别是没有施到叶背面,导致药物不能触及病菌,同时某些药物又不具内吸传导性,故而效果差。二是白粉病菌是真菌中一类较高等的真菌,易产生抗药性,对同类药物可以产生相同的抗性
7、,虽然换了药但往往仍是同类药,故而药效差。三是草莓植株受到三唑类药害后,植株生长不协调,病菌反复感染。 对策。1种农药持续使用2~3次后再换药,以减少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广度和速度。注意了解药的性质和类型,避免同类药连续使用。施药时要注意施到草莓叶片正反面,可以2人配合,一人用树枝挑起叶片,另一人喷药。也可使用风力较大的机动喷雾器,吹起叶片。实行健身栽培,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这点非常重要。同时使用植源性有机促生长剂可提高效果。要摘除重病叶和老叶,减少菌源、增加光照、降低叶片周围湿度,以减少反复感染。摘除的病老
8、叶要集中烧毁,切忌田头乱堆,以防成为新的传播源。据最新研究,喷施硅肥可以促进生长,有效防治白粉病。同时要明白一个常识:任何药物对病害的防效均难以达到100%。中国熏棚熏死草莓苗 现象。有莓农使用硫磺熏棚导致草莓被熏死。 原因分析。熏蒸硫磺杀菌的原理是将硫磺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硫磺升华成为气态,与病菌接触而杀菌。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技术不到位,温度过高甚至出现明火,导致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